《浅谈如何培养低幼儿童的音乐节奏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低幼儿童的音乐节奏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如何培养低幼儿童的音乐节奏感要提高少儿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一次,教师必须运用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注意正确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节奏教学的效率。一、通过语言感受节拍童谣和歌曲体验稳定律动和节拍感。因为稳定的律动、节拍对于节奏起着内在的组织、规定的作用,是构成节奏和感知节奏的基础。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律动、节拍感是节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例如在学习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这一环节中,简单的讲解、教授只能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于是我用了节奏童谣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学生进教室时,教师亲切的
2、拉着孩子们的小手,边听音乐边进教室,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走走走,我们一起走J孩子们在教师连续读“走”的过程中,掌握了义的节奏感。在学生掌握了这一条后,教师立即把童谣变成了:“长龙变成了小火车跑跑跑跑呜一”孩子的步伐立刻由“走”的节奏变成了“跑跑”的动作。使孩子易于掌握,乐于接受,很感兴趣。又如小鸡怎样叫,小狗怎样叫,学生回答“小鸡叫叽叽叽;小狗叫汪汪汪”等。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很高这样消除学生们对学习的枯燥感和恐惧感。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很简单,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一定能把他学会、学好,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功感。二、在游戏中提炼节奏动力来源于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认真的学习,掌握提高
3、。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J当学生产生这种学习动机时,学习的兴趣就会由然而生。因此,在节奏教学中,要想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靠强灌硬塞是不行的,必须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乐,使学生在愉快、活跃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望,达到培养学生具有精确、敏捷的节奏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和自身素质。在学习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运用游戏的形式教授。首先画好一个个孩子在走的动作,又画了两个孩子在跑的情景。启发孩子们他们在干什么?你能不能也来做一做?你感到跑的速度快还是走的
4、速度快?孩子肯定会说跑的速度快。那我们在读走的时候,速度就要慢一些,而跑则要稍快。教师在说时也要用动作表现出来,给孩子以直观感,然后教师提炼出节奏型:“刚才我们作的动作,用我们艺术课中的符号表示是这样的XXXXX”这种提炼式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记忆力。三、恰当运用“声势”另外,我发现运用“声势”,是训练节奏最好的方法之一。“声势”即人体节奏,运用有声有示的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进行节拍节奏的敲击,这样既能发出各种不同音色和力度的声响,又能体现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姿势和体态,从而以游戏方式达到节奏的目的。这种通过在热烈的娱乐气氛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方法,对儿童特别有效,有趣。学生们对这个新课题还是很感兴趣的。我从简单的拍掌、节奏与朗读一致的节奏练习开始,逐步加深到复杂一点的跺脚、拍腿、拍手的卡侬的练习。拍手是最常见、最简单、最灵活的一种,我通过各种形式,如放平的或弯曲的手掌去拍;用整个手掌或少数几个手指去拍,从而达到不同的音色和音强的变化。拍腿在力度和音色上不如拍手那样富于变化,但拍击的方式花样更多。如:左手拍腿,右手拍右腿,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从而达到反应敏捷、动作准确的训练效果。跺脚,一般声响较重,起大贝斯的作用,给人以稳定感。学生多种感官并用,身体、手、脑、脚的协调动作,锻炼了想象力,思维更活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