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城市污染城市防洪城市用水问题.doc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4319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城市污染城市防洪城市用水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城市污染城市防洪城市用水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城市污染城市防洪城市用水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城市污染城市防洪城市用水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城市污染城市防洪城市用水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城市污染城市防洪城市用水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城市污染城市防洪城市用水问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城市污染城市防洪城市用水问题 摘要:十八大报告及2013年两会均把城镇化列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从规划入手,注重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从雨水利用的角度解决“城市热岛、城市荒漠”问题,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城市污染、城市防洪、城市用水问题,打造美丽城市、宜居城市,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源头的保证。一、城镇化建设是十八大报告提及的重点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水源

2、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二、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生态空间要山清水秀,就必须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增强消防、洪涝等防灾能力,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园林产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三、城市出现的生态问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直接或间接影响和改变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水文循环和水循环,也直接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城市人口及财产集中,城市缺水,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形成地下漏斗,造成地面沉降,水污染更加严重,城市雨水排泄不畅,雨水资源大量流失,雨水径流严重污染,暴雨后产生城市水

3、涝,损失严重。许多大城市城中心“城市热岛、城市荒漠、城市雨岛效应”等问题,加剧了城镇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降低了城镇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随着城市扩张,地表硬化面积增加,大多是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路面,有雨就产流,小雨就成灾。再加上排水措施跟不上,就很容易形成“水城”,对城市防洪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生态、环保上提出更高要求。四、雨水利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有效改变地表水环境,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将雨水就地收集、利

4、用,可削减雨季洪峰流量,维持河川的水量,增加水分的蒸发,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或避免马路及庭院的积水,营造水景观,改善小区水环境,实现住宅“靠天增值”,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2、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并缓解城区旱情大多城镇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干热风或城市热岛效应频频发生。利用雨水入渗回补地下水,能够部分缓解城镇缺水危机。3、蓄渗雨水,减轻城市防洪、排水系统压力从源头截蓄大量的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也可以降低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从总量上减少排入市政管网和河湖的雨水量。实施雨污分流,通过增加多种“蓄、渗、滞、留”雨水的措施,以补充现有排水系统能力的不足。雨水利用还可以缓解降水

5、强度和降水量,减小对河湖水环境的压力。五、雨水利用的应用领域雨水除了可以作为街厕沖洗用水外,也可作为其它用水,如空调冷却水、消防用水、洗车用水、花草浇灌、景观用水、道路清洗等均可使用,利用雨水贮留渗透的场所,一般为公园、绿地、庭院、停车场、建筑物、运动场和道路等。此外,也可以经处理消毒后供居民饮用。六、利用雨水促进生态建设的举措雨水资源化利用作为一项水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是解决城市水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建议如下:1、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注重生态优先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以人为本的前提是以生态为本,把城市规划和雨水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实施雨水径流控制,把集水、蓄水、处理、回用、入渗地

6、下、排水等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和谐统一。2、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考虑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通过经济手段,把企业、个人的局部利益同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限制损害环境的活动,奖励保护环境的活动。通过地表软化、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等生态工程措施,实现对生态占用的补偿,使建设用地兼有生态用地的功能。3、尽快制定完善加强雨水利用的政策法规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城市雨水利用方面需要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规定在各项规划中,要求增加雨水的收集利用规划内容。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雨水利用规划的建设监管力度,保证雨水规划设计内容能够实现,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的效率。4、雨水收集利

7、用的模式城市雨水利用在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予以借鉴。依城镇规划区域的气象、水文地质和下垫面条件选择不同的雨水利用模式,主要有:屋面雨水利用模式,下凹式绿地雨水利用模式,透水性地面铺装土壤入渗模式,道路雨水利用模式,小区、广场雨水利用模式,河、湖、水系雨水利用模式,雨水回用利用模式等。在城市雨水利用过程中,需要明确城市功能分区,对于不同的区域选择合理的排涝模式和雨水收集技术。七、结语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雨水问题成为城市水环境和水资源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实现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同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标本兼治,促进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电力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