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渗性能施工技术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抗渗性能施工技术保证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混凝土抗渗性能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本工程为水工构筑物,水池底板大部分厚度为40(600mm,已接近大体积混凝土的下限标准,要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的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不一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进一步达到抗渗和提高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本工程中一个重点也是本工程的难点所在。尤其是二沉池底板和池壁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方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高,由于水泥产生大量水化热,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升高,结构内外温差大,内部和外部存在温差应力,而使结构混凝土表面受拉,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受拉应力极限时,表面就会产生裂缝;水泥在硬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混凝土表面温度达到30C以上,使混
2、凝土内部温度升高,水分大量蒸发,从而使结构混凝土干缩变形,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很多的裂缝。因此,在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中,采取综合措施,混凝土外保温法,减小结构内外部温差;调整混凝土表面湿度,杜绝表面干裂就成为施工中的重点。在本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将采取以下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地下室外墙和二沉池底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S6,要求混凝土优选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技术指标如下:水泥: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超过360kgm3。混凝土强度和抗渗强度等级:C25/S6混凝土坍落度:120140mm混凝土缓凝时间:不少于6h(2)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应对所用
3、原材料采取以下控制措施: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减缓早期强度上升过快,避免因产生的大量水化热造成的结构温度骤然升高,从而达到配制高强度、低水化热混凝土的要求。石子:采用粒径520连续级配碎卵石,含泥量控制在0.5%以下,其他技术指标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砂:中粗砂,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有机质含量满足规范要求。外加剂:选用具有膨胀、减水、缓凝特性的复合型外加剂。在混凝土硬化阶段产生微胀自应力,用于补偿混凝土因自身失水而产生的干缩,消除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掺加混凝土缓凝剂,为延缓混凝土的凝结,使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均匀释放,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消除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而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在混
4、凝土中掺入缓凝剂,可满足浇筑工艺要求,避免出现人为的施工冷缝,从而达到抗渗的目的。掺合料:为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使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和易性、可泵性,延缓混凝土水化速度,在混凝土中掺入二级粉煤灰,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进一步降低,达到防渗抗裂的目的。碱含量:本工程混凝土强度高,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用量大,在优选混凝土配合比时,采用低碱材料:水泥、外加剂、粉煤灰,每立方米集料中带入的碱量不得超过2kg。砂、石选择低碱活性集料,防止混凝土产生碱集料反应,使混凝土开裂,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结构的耐久性。(3)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段斜面层法连续作业,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
5、水化热得到均匀释放。(4)合理的振捣方法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实施“二次振捣”和适度振捣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防裂性能、抗渗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5)混凝土的表面收活混凝土浇筑成形后,终凝前,用木抹子抹三遍,表面搓平,消除混凝土表面因失水而出现裂缝。合理地布置混凝土后浇带:通过合理地设置后浇带,使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应力控制在其抗拉强度下限。(6)后浇带的处理本工程水池底板及外墙混凝土强度在达到100%后,方可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水池墙壁及底板后浇带的施工顺序如图5-11所示。图5/1底板及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界的处理如图5-12所示。底板后浇带未浇筑混凝土前,用木板封
6、闭,防止异物落入后浇带内,难以清理。为保证后浇带的抗渗性能,后浇带两侧接槎部位混凝土界面剔凿成“”形。40?保Jk底板混凝土底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处理池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处理图5-12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后浇带两侧混凝土高一级的C30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内掺UEA-3膨胀剂(掺量:水泥重量的,以保证后浇带两侧新老混凝土结合紧密。混凝土的养护:(7)混凝土终凝前,用木抹抹压两遍,最后一遍用铁抹压光;混凝土浇筑12h后开始养护。底板混凝土养护,可沿底板后浇带或边沿围堰150mm高蓄水养护,蓄水高度不少于50mm,养护期限不少于14d。池/墙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拆模后,覆盖一层湿润麻袋布,外用塑料薄膜封闭,养护期限不少于14d。养护期内在池/墙顶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