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4566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时间:45分钟满分:IOO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49分)1. (2010长郡中学府一期末)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单质必氧化物上些酸或碱()A.硅B.硫C.铝D.铁2 .近期,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率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硫化氢,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化氢中硫显最低价态一2价,因此只具有还原性B.实验室制硫化氢可用稀硫酸与FeS反应C.将硫化氢通入滨水,滨水褪色表明硫化氢具有漂白性D.硫化氢是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H2S=2F+S2-3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

2、液中滴加滨水,乙溶液变成丙.在丙里加入Naz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A. SO3、H2SO4XH2SO3H2SSB. SO2、H2SO3XH2SO4.SO2、SO3C. So3、H2SO4XH2SO3、H2S.SD. So2、H2SO3、H2SO4、H2S、S4.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Z,Z跟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盐),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气体W,气体W溶于水又得到Y(酸).则X(盐)和Y(酸)是()A.Na2SO4和硫酸B.Na2SO3和盐酸C.Na2SO4和盐酸D.Na2SO3和硫酸5 .双选题I在

3、三氯化铁和氯化钢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且溶液变成浅绿色,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白色沉淀是硫B.白色沉淀是硫酸钢C.白色沉淀是亚硫酸钢D.氯化铁被还原成氯化亚铁6 .等物质的量的S02和Cb混合后,缓慢通入Ba(NO3)2溶液中,再滴入品红试液,应发生的现象是()A.无沉淀生成,溶液显红色8 .无沉淀生成,溶液显无色C.有沉淀生成,溶液显无色D.有沉淀生成,溶液显红色7.双选题如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止水夹,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止水夹,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丫可能是()A.

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B. X为SO2,Y为饱和NaHCo3溶液C. X为SCh,Y为浓H2SO4D. X为CO2,Y为Na2SO3溶液E. X为Cb,Y为Na2CO3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1分)8. (8分)已知氧和硫性质相似,根据下列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I)CS2和Na2S水溶液一起振荡,水溶液由分层变为混溶:Q)Na2S2溶液中加稀盐酸产生浅黄色沉淀和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9. (10分)已知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单质,且组成它们的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35,AG是七种常见化合物,上述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和其他生成物略).匣j0-j回画0位回国内用-

5、*0试回答:(I)B的化学式是,D的名称是;(2)写出、两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0. (18分)(2010盐城高一期末)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H2SO4.H2SO3sSo2、Na2SO3.BaSO八CuSO4.Na2SO4这7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H2SO3转化为硫酸是酸雨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Ba2+有剧毒.某市曾发生一起“毒烧饼”事件,起因是烧饼摊,主在制作烧饼的过程中误将碳酸钢当作干粉使用,导致多人食用烧饼后中毒.试写出碳酸钢与胃酸(以盐酸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生往往让其服用(填题干

6、所列7种物质中的1种)来解毒.(3)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则发生了钝化;若铁棒表面,则未发生反应.(4)用Na2SO3吸收法是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减少SOz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0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1. (15分)下图是以黄铁矿为反应物的一系列变化,其中不含硫的反应产物已略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

7、,D,(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详解答案:1 .选B若单质为Si、AkFe则对应的氧化物为SiO2、A12O3Fe3O4,三种物质都不能与水反应,只有硫符合题意.2 .选B硫化氢中硫显最低价态一2价,但氢显最高价态+1价,因此硫化氢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A错误: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即用稀硫酸与FeS反应:FeS+H2SO4=FeSO4+H2St:C项将硫化氢通入淡水,澳水槌色表明硫化氢具有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反应为:H2SBr2=2HBr+SI;D项硫化氢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并且用可逆号表示:H2S=H+HS,HStHt+S2.3 .选D硫磺在空气中

8、燃烧生成S2,SO2溶于水得到H2SO3溶液,滴入;臭水,H2SO3Br2+H2O=H2SO4+2HBr,加入Na2S生成H2S气体,H2S气体通入H2SO3溶液中:H2SO3+2H2S=3SI+3H2O.4 .选D由题意可知,Y(酸)为含氧酸,X(盐)是一种弱酸盐,且X、Y、Z、W中应该含有同一种元素,由此可知,X和Y分别是Na2SO3和硫酸是正确的.5 .选BD溶液变为浅绿色,可知Fe3+被还原为Fe2+,S2被氧化为SOF,沉淀为BaSO4.6 .选D将等物质的量的SCh和Cb混合后,通入水中发生反应:SO2+C12+2H2O=H2SO4+2HC1,则有BaSo4沉淀产生,而具有漂白能力

9、的C12、SCh都已经被反应消耗掉,不能使品红褪色.7 .选AD打开止水夹,X气体直接通过品红,品红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具有漂白性.而关闭止水夹,X气体通过Y后,品红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X与Y反应生成CO2.SO2溶于水生成H2SO3,酸性比H2CO3强,Cb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1O,HC1的酸性比H2CO3强.8 .解析:(I)S换成O,此反应变为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之间的反应:CO2+Na2O=Na2CO3,再将O换成S,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2+Na2S=Na2CS3.(2)将S换成O,此反应变为2Na22+4HC1=4NaC1+2H2+2,把O再换成S,化学方程式为Na

10、2S22HC1=2NaC1+H2St+SI.答案:(1)CS2+Na2S=Na2CS3(2)Na2S2+2HC1=2NaC1+H2St+SI9 .解析:本题突破口在于框图中存在如下两个直线连续转化关系:甲一B-E、乙一C-F,我们所学过的直线转化关系有:NafNa2-*Na22CfCOfCO2、SfSo2fSO3等,只要将上述转化关系代入验证即可.答案:(I)NazO亚硫酸钠2SO2+O2-2SO32Na2O2+2H2O=4NaOH+O2t10 .解析:(1)H2SO3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生成H2SO4;(2)BaeO3能溶于盐酸,而BaSo4不溶于盐酸,故采用Na2SO4来解毒:(3)铁棒

11、经浓硫酸若钝化则生成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不与CUSo4溶液反应,若没有钝化,则铁棒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Fe+CuSO4=Cu+FeSO4:(4)Na2SO3溶液与SO2气体反应生成NaHSO3:一定条件(5)C0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2COS+2CO2答案:叫Sea+%=2H2SO4(双线桥也可以)(2)BaCO3+2H+=Ba2+C2+H2ONa2SO4(3)无明显现象(无现象也可)有紫红色物质析出(4)Na2SO3SO2+H2O=2NaHSO3一宝箓件(5)SO2+2COS+2CO211 .解析:各物质均为含硫物质,则C必为S2,D为H2SO4;又由B-JA,可知B为S,A为FeS,E为H2S.答案:(I)FeSSSO2H2SO4H2S(2)FeSz=FeS+SS+2H2SO4(浓)W=3SCh2H2OC+2H2SO4()=CO2+2SO2+2H2O(3)FeS+2H+=Fe2+H2SSO2+C12+2H2O=4H+SO+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