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压强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压强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八单元压强(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一.选择题(共9小题)1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如图所示,则它们对地面压强变化量Ap甲、AP乙和压力变化量AF甲、AF乙的关系是()甲A. AP甲可能小于AP乙,AF甲可能小于AF乙B. AP甲可能小于AP乙,AF甲一定大于AF乙C. Ap甲一定大于Ap乙,AF甲可能小于AF乙D. AP甲一定大于AP乙,AF甲一定大于AF乙解答X1)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S乙,高度分别为haho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由题意可知m甲=ms由密度公式和体积公式可得P甲S甲h甲=p
2、乙S乙h乙,由图可知S甲S乙,h甲h乙,则可得P甲VP乙,P甲S甲VP乙S乙,P甲h甲P乙h乙。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设剩余部分高度为h(00,AP甲-AP乙为关于h的一次函数,其值随h增大而增大。P7hy-Pff1hff10o令Ap甲一pz,=0,可解得h=P乙-P甲又P乙h乙一p甲h甲h_P甲hz-P甲h甲0所以P乙h乙一p甲h甲hP乙_p甲1P乙P甲,”P乙一P甲乙,符合题意。P7h7-P甲h甲由以上分析可知,当OVhV上二=时,AP甲Ap乙V0,即Ap甲VApP乙-P甲乙;P7h7一P甲h甲当h=时,Ap甲-Apz1=O,即Ap甲=Ap乙;P乙-P甲P7-
3、P甲h甲当_Jz1VhVh乙时,Ap甲Ap乙0,即AP甲ApP乙-P甲说明AP甲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AP乙。(2)因为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由F=G=mg=pVg=pShg可得,它们对地面压力变化量分别为AF甲=AG甲二P甲S甲(h-h)g,AF乙=AG乙二P乙S乙(h乙-h)g;则AF甲-AF乙=AG甲-AG乙=P甲S甲(h甲h)g-p乙S乙(h乙-h)g=(p甲S甲h甲-P乙S乙h乙)g+(P乙S乙-P甲S甲)gh=(P乙S乙-P甲S甲)gh因为P甲S甲h甲二p乙S乙h乙,P甲SpVP乙S乙,所以AF甲AF乙0,即AF甲一定大于AF乙。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CD错误,B正确。
4、故选:Bo解答A、汽车上的破窗锤,前部做得较尖锐,主要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C、船闸、液位计都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的应用,与大气压无关,故BC不符合题意。D、将吸盘按在墙壁上时,吸盘内的气压减小,吸盘在外面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紧地压在墙壁上,故D符合题意。故选:D。3 .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现从容器内抽取部分液体甲并沿水平方向截取部分圆柱体乙,使得它们剩余部分的深度或高度均为h,则甲、乙的密度P以及液体甲对容器底部、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A
5、p的关系是()A. P甲VP乙;AP甲VAP乙C.P甲p乙;AP甲VAP乙B. P甲VP乙;AP甲Ap乙D.P甲p乙;AP甲Ap乙【解答】薄壁容器的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则有p甲gh=p乙gh乙。由图可知,h甲Vh乙,则P甲p乙O设液体甲的高度减少Ah甲,乙的高度减少Ah乙,则抽取或截取前,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即p甲g(h+4h甲)=p乙g(h+Zh乙);抽取或截取后,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甲gh,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二P乙gh。已知P甲p乙,则pghp乙gh。综合P甲g(h+h甲)=P乙g(h+h乙)可得,Pgh甲VP乙g
6、h乙,即Ap甲VAP乙。故C正确,A、B、C错误。故选:Co4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B.书包带做得较宽【解答】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B、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C、切鸡蛋的钢丝很细,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滑雪板底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故选:Co5 .如图,有三个均匀实心圆柱体甲、乙、丙,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h甲二h乙Vh内S甲VS乙VS丙。已知三者对地面的压强
7、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VP乙VP丙Bp甲二P乙VP内C.m甲Vm乙Vm丙D.m甲Vm乙=m丙【解答】AB.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E=色=屿=R=段逼=pgh,SSSSS由图结合题意可知,三个实心圆柱体的高度关系为h甲=h乙Vh内,因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由P=Pgh的变形式p=且_可知,三者的密度关系为P甲=P乙p丙,故AB错误;ghCD.由图结合题意可知,三个实心圆柱体的底面积关系为S甲VS乙VS丙,因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由p=E=g=里变形式m=述可知,三者的质量关系为m甲Vm乙Vm丙,故SSSgC正确、D错误。
8、故选:Co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6 .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同一个人由甲姿势换成乙姿势,人对水平地面的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解答】甲、乙两图,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力:F=F乙=G;甲图是双脚着地站立,乙图是单脚着地站立,地面受力面积:S甲s乙,由P=E可知,对地面的压强:P甲VP乙,S即:从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故选:Do7 .将高为IOCm的实心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给这个重物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如图是表示重物对桌面的压强P与拉力F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IONkg)()物体的重力为25NA.B.物体的底面积为IOO
9、cm2C.当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IN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为IOOPaD.该过程中,物体离开桌面前,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所受重力始终是一对平衡【解答】A、当竖直向上的拉力等于物体重力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为0,由图像可知此时的拉力为2.5N,即物体的重力为2.5N,故A错误;B、当竖直向上的拉力为0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图像可知此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为250Pa,物体的底面积:S=E里=色=2型=DP250PaO-OIm2=IOOcm2,故B正确;C、当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IN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压=G-F=2.5N-IN=1.5N,此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强:P=匡一=1
10、5N=i50Pa,故C错误;S0.01m2D、该过程中,物体离开桌面前,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故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所受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o8 .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大致为()【解答】长方体在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容器内水的深度不变,水的密度不变,由P=P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从刚露出水面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成比例变小(均匀变小),因容器为直壁容器,故容器内水的深度成比例变小(均匀变小),水的密度不变,由P
11、=P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成比例变小(均匀变小),在图象上应该是斜向下的宜线;所以,整个过程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先不变、后均匀变小,则符合这一规律的只有C选项。故选:Co9 .如图所示是个自制气压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玻璃管A.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B.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C.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柱会逐渐上升D.为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可选用更粗的玻璃管【解答】AB.气压计的原理是利用内外压强差使细管内液柱上升或下降来判断气压的改变,当大气压发生改变时,瓶内压强与外部压强不同,则细管内液柱将发生改变。由图可知,外界大气压加上玻璃管内液体的压强等
12、于瓶内的气压,所以玻璃管内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故AB不符合题意;C.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由于外界大气压减小,瓶内气压不变,玻璃管内的液柱会上升,故C符合题意;D.水柱升高使得瓶内气体的体积变大,压强会减小,因而上升的水越少,影响越小,则更细的玻璃管更精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o二 .多选题(共2小题)(多选)10.如图所示,是小明为宠物兔设计的“自动供水装置”。饮料瓶的侧底部开有较大的孔,用铁夹将瓶固定竖直悬于水槽中静止,孔口刚好被水浸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瓶盖9空气一A.瓶中水面能高于槽内水面是由于水受大气压作用B.铁夹夹得越紧,瓶受到向上的摩擦力越大
13、C.若瓶盖上有一个小孔,装置仍具有自动续水功能D.图中瓶内如果没有空气,水会充满整个瓶子【解答】A、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水槽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A正确;B、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瓶与水的总重力,由于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且静止不动,受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故瓶和水质量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B错误;C、若瓶盖上有一个小孔,瓶子内外大气压相等,水槽内和瓶内水面相同,则装置会失去自动续水功能,故C错误;D、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所以图中瓶内如果没有空气,水会
14、充满整个瓶子,故D正确。故选:ADo(多选)11.甲、乙是重为ION和20N的两柱形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F=5N和F2=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a所示);当甲受到F3=15N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ImZ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如图b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IOO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1msF=5NM=15N甲甲abA.图a中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1:3B.图a中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水平向左C.图b中甲、乙之间的摩擦力等于15ND.图b中乙对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解答】A.图a中甲对乙的压力F甲=G=10N,受力面积为S乙,乙对地面的压力F乙=G甲+G乙=ION+20N=30N,受力面积为S乙,根据P=E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强S之比的等于压力比,则P甲:P乙=F甲:F乙=ION:30N=1:3;故A正确;B、把甲乙看做整体,整体受到F1和F2的合力F合=F2-Fi=8N-5N=3N,合力的方向向左,由整体静止可知,地面对乙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大小为f2=F合=3N,因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