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玉房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手玉房前.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素手玉房前【诗句】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出处】唐李端听筝【意思】在华美的房舍前,她用洁白的手拔弄着筝弦;【全诗】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注释】金粟柱:上有金色小点花纹的筝柱,柱为架弦的码子,木制,桥形,立在筝的面板上,一柱架一弦,定弦时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弹奏时则将弦的振动传导至音箱,使声音得到美化和增强。素手:洁白的手。玉房:闺房的美称。二句意谓为了得到周郎的眷顾,故意常常拨错弦。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吴国名将周瑜,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误,就回头向那人望一眼示意,当时人说:“曲有误,周郎顾。”二句化用此典。【鉴赏】咏弹筝女郎诗。唐代李端作:“鸣筝
2、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金粟:形容筝的弦轴(俗称柱)精美华贵。玉房:对筝的安枕(俗称横木)的美称,此处代指筝。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窈窕淑女,纤纤玉手,拨弄着筝弦。为了能得到意中人的眷顾,她常常成心地拂错筝弦。末两句诗人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吴国的周瑜,英俊潇洒,在24岁时即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且精通音律,人们美称之为周郎。周瑜喜欢听琴,每当他听到别人弹琴曲调有误时都会回过头去看上弹琴者一眼,故人们议之曰“曲有误,周郎顾”,后人又给他一个“顾曲周郎”的雅称。诗人细腻地写出了弹筝女郎的心理,通过她们“时时”拨错筝弦这一细节,巧妙地表现了她们对意中人无限爱恋的情意,筝也成了她们传达爱情的中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