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专题四 修辞手法和赏析语句表达效果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专题四 修辞手法和赏析语句表达效果公开课.docx(4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专题四修辞手法和赏析语句表达效果审美体验,理解鉴赏新课标、新高考都非常重视语言建构和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就是这一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2019年山东、海南省级模考卷中单独设题考查,表明了修辞手法这一考点得到了强化。虽然考题只考查了修辞手法的辨认,但是,我们复习仍需要高度重视,不仅要准确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辨清易混、易错的修辞手法,更要在文学鉴赏及写作中强化运用。这样,既可以扮靓我们的语言,又强化了语言这一核心素养,提高了我们的审美素养。2019年高考模拟山东卷第18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定,四选一,共3分,这是多年未曾考查的题型;第19题考查的是长短句的变换效果,共4分,这
2、也是多年未曾考过的题型;第20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共补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2分。2023年新高考全国卷I第19题考查了对比喻相似性的考查,第20题考查了句式表达的不同效果。未来组合命题的思路将会更加清晰和开阔,命题形式将更加灵活,将不限于目前成语、语病、连贯和标点的结合,只要合适,会组合、轮换其他的语用考点进行考查。总之,从语言表达题目来看,2023年全国新高考卷I(山东)对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修辞手法进行理解和正确运用分析。精练真题明确考情一、(2023新高考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
3、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
4、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一一本草纲目。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一一有什么看头啊!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一一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解析B项与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都表示说话中间的停顿。A项,表示解释说明;C项,表示补
5、充说明;D项,表示补充说明。答案B2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解析比喻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构成比喻的关键:本体与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本体与喻体必须有相似之处。分析此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可先总体点出具有相似性,再从形态、特点等角度分析相似性。此句把车流比作水流,将长而拥堵的车流的形状和黏稠的河水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二者的相似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车流很长,车辆很多,也表现出了塞车严重,车速缓慢。答案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
6、似;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解析解答时,比较改句和原句在情感表达侧重点、语意语气、语体风格上的不同。同时根据语意和语气的差别,考虑句子的适用位置。答案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
7、,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二、(2019山东高考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1分)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一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这
8、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4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解析“有股细
9、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运用了比拟,“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运用了比喻,“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运用了排比。答案B5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解析一是要辨句式,知类型。通过对比原句和变换后句子的句式特点,弄清楚属于哪种句式变换。二是据内容,析效果。根据句子的具体内容,结合不同句式的特点,分析变换后的语句的表达效果。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答案原文每个修饰成分
10、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6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解析结合第一处横线前后语境,由“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可知,且根据“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的暗示,填写内容应为与“清凉”相对的感觉;第二处横线结合“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以及“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可知,对象应为“山”,故应填写“山的高低分明”等意
11、思的语句。答案忽然又温暖一会儿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考点详解核心突破考点一修辞手法“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原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一一“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显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可以是判断修辞手法的选择题,也可以是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相结合的主观题。在阅读中,可以是鉴赏现代文或者古诗词
12、的主观题。2023新高考模拟山东卷首次设置1道选择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在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中考查对比喻相似性的分析。一、九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和作用(一)比喻:打比方1 .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2 .构成必需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列几种情况,不是比喻。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母亲。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示举例: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
13、人物,像雷锋等。3 .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0比喻的几种特殊形式:本体同喻体并列: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本体同喻体同位: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本体修饰喻体:这里是花的海洋。喻体注释本体:书籍人类的朋友。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4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二)比拟:变个脸1 .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2 .种类。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
14、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3 .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4 .注意问题。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私私的低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
15、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微积累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比喻)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比拟)(三)借代:做代表1 .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2 .种类。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 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4 .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注意问题。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会造成歧义。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