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6260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标识中文名:一班化碳英文名:carbonmonoxide;f1uegas分子式:CO相对分子质量:28.01结构式:OC化学品的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气等,用作燃料及精炼金属的还原剂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极易燃气体,内装加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吸入会中毒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极易燃气体,内装加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吸入会中毒,可能对生育力或胎儿造成伤害,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对器官造成损伤防范说明:预防

2、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避免吸入气体。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操作后彻底清洗。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如果没有危险,消除一切点火源。如吸入: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如果接触或有担心,就医。如感觉不适,就医安全储存:防日晒。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港密闭,上锁保管废弃处置:本品及内装物、容器依据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物理和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健康危害:一

3、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但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出现深度昏迷或去大脑强直状态、休克、脑水肿、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呼吸衰竭等,血液碳氧血红蛋H可高于50%。部分患意识障碍恢复后,约经260d的“假愈期”,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害

4、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危险化学品序号:2563组分:一辆化碳浓度:/CASNo.:630-08-0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令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7R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Ko就医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Z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根据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对医生的特别提示:对症处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特别危险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生成有害的二氧化碳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

5、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热气云流向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有限空间扩散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6、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处理设备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20mgm3;(高原海拔20003000m,),1

7、5mgm3(高原海拔3000m):PC-TWA:20mgm3(非高原):PC-STE1:30mgm3(非高原)美国(ACGIH)T1-TWA:25ppm生物接触限值:血碳氧血红蛋白:5%Hb(采样时间:工作班末)监测方法: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直接进样色相色谱法;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生物监测检验方法: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个体防护装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化碳过源式自救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

8、服手防护戴般作业防护手套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PH值:无意义熔点(C):-205沸点(C):-191.5相对密度(水=1):1.25(0*0相对密度(空气=1):0.97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D:无资料临界温度(C):-140.2临界压力(MPa):3.50辛醇/水分配系数:1.78闪点(七):-50自燃温度(匕):610分解温度(C):无资料爆炸下限():12.5爆炸上限():74.5黏度(mPas):无资料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危险反应:与强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

9、料禁配物:强氧化剂危险的分解产物:无资料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1C5o:1807ppm(大鼠吸入,4h)皮肤刺激或腐蚀:无资料眼睛刺激或腐蚀:无资料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生殖细胞突变性:微核试验:小鼠吸入15(X)ppm(10min)o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小鼠吸入25(X)ppm(IOmin)生效毒性大鼠、豚鼠、小鼠孕后不同时间吸入最低中毒剂量(TC1o)不同浓度,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大鼠孕后122d吸入150PPm(24h)、ICBmg/n?以及小鼠孕后121d吸入103ngm3,致心血管系统发育畸形。豚鼠孕后2361d吸入200PPm(IOh),致肝胆管系统发育畸形。大鼠孕后

10、020d吸入75ppm(24h),致免疫系统和网状内皮组织系统发育畸形。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1o):150ppm(24h)(孕122d),引起心血管(循环)系统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1o):125ppm(24h)(孕718d),致胚胎毒性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1C1o:4000ppm(人吸入,30min);人吸入TC1o:150ppm(24h);650ppm(45min),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大鼠吸入0.0470.053mg1,每天48h,共30d,出现生长缓慢,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增高,肝脏的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受到破坏。猴吸入0

11、.1Img/1,经36个月引起心肌损伤。吸入危害:无资料生态学信息生态毒性:无资料持久性和降解性:生物降解性无资料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废弃处置废弃化学品:用焚烧法处置污染包装物: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运输信息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016联合国运输名称:压缩一氧化碳联合国危险性类别:2.3,2.1包装类别:-包装标志:海洋污染物:否运输注意事项: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12、。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熨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爆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该化学品的管理作了相应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一氧化碳中毒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目录:列入。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未列入。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列入。GB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D:未列入。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高毒物品目录: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未列入国际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未列入。鹿特丹公约:未列入。蒙特利尔议定书:未列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