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前后》教学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教于乐《前后》教学案例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寓教于乐前后教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空间观念的建立,不是靠教师简单的告诉和传授就可以的,更多的要靠在生活场景中体验后获得。认识前后、上下、左右等内容是图形与位置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起点,同时也是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型”,空间定位,既实用又有研究价值。前后、上下、左右这类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系密切,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主动参与,乐于表达与表现的欲望。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充分利用,积极引导,不要因为内容太简单,没有“数学味”而草草一带而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
2、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二、情境描述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片断。情境一:通过低年级学生喜爱的故事切入教学,“森林运动会”就要开始啦!很多小动物都报名了。你们看,赛跑比赛开始了接着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再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1我发现有5只小动物参加跑步比赛。老师:哟!你马上就数清楚了比赛的小动物,不错!学生2:大公鸡是裁判员。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学生2:它胸前戴着个口哨,还举着“终点”的小红旗。老师:同学们同意他的判断吗?学生(全体):同意!老师:他观察得真仔细呀!学生3:老师,我还发现有三名观众,两只小鸟和一只长颈鹿。老师:嗯,是的,终点这边
3、有这些动物观众,路上可能还有很多很多小动物来给它们加油,呐喊助威呢!学生4:我发现小鹿跑得最快!老师:哦!你把目光集中到了跑步比赛的小动物们身上,怎么看得出小鹿最快?学生4:因为它跑在最前面,在所有参赛动物的前面,所以它最快。老师:这位同学用到了刚才我们刚认识的“前面”这个词来表述,那谁来说说谁在它的后面?学生5:松鼠老师:能不能说清楚些,谁在谁的后面?学生5:松鼠在小鹿的后面。老师:对了!就是这样表达才准确又清楚,那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说谁在谁的前面?学生(全体):小鹿在松鼠前面师:那么你还能用谁在谁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这样的话来说一说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们的位置关系吗?生:情境二:接下来我们进行
4、青蛙跳的比赛游戏。拿出标有数字1、2、3、4的号码牌,请4位同学上来参赛,四位同学从教室后学青蛙跳到前面终点这里,其他同学们做小裁判。全班同学热情高涨,一齐喊“加油!加油!”师:紧张的比赛结束了,现在谁来宣布比赛结果?生6:正南第一名,小佳第二名,欣欣第三名,第四名是志豪。师:这个裁判真是个认真负责的裁判。参赛队员身上有有编号,谁能说一说他们分别是几号?排在第几名吗?生7:正南是2号,2号排第一。生8:1号是志豪,1号排第四。师:还有很多同学举手想说,现在老师换个更难的问题,看谁能回答出来?4号在几号的后面?在几号的前面?生9:4号是小佳,她在2正南的后面,在3号的前面。师:谁听懂刚才这位同学
5、说的了?还谁有补充吗?生10:4号在2号的后面,在3号和1号的前面。师:你们觉得谁说的对?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生:三、课后反思在课堂遢常会看到学生有话说不清楚的现象,也时常碰到,每个学生都争着发言,谁也没听清别人讲的是什么,只管自己站起来把想法讲一遍,但往往是重复的,缺乏新的思想,不能给别人启发,甚至有时对于同一个问题,后一位同学的发言还不如前一位同学的现象.这些现象常常会导致其他同学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或是容易有分心的情况出现。原因何在?我们在学生入学初期缺少让学生尝试着清楚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节课是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生入学的初期,我一直尝试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讲,
6、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在教学“前后”位置关系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再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说到了公鸡裁判,有的同学甚至提到了观众有两只小鸟和一只长颈鹿等动物时,我都没有去制止,而是肯定他们的发现,表扬他们的细心,一直到学生能说到小兔跑得最快,我再通过追问“怎么看得出小鹿最快?”“因为它跑在最前面,在所有参赛动物的前面,所以它最快从而引出谁在谁前面,谁在谁后面的位置关系。这个过程看似浪费时间,其实给了更多同学发言的机会,因为如果只想要引出想要的位置关系的话,一开始就可以抛出“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在它后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班里较机灵的孩子肯定一下就回答上来,那其他同学也就失去了发言的机会。在后面的认识
7、和表述两只动物的位置关系时,我通过语言提示,比如你能不能再说一遍?有谁能帮他说清楚?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整理语言,清楚地表述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能清楚描述位置关系的同时理解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在平时教学中,我还对学生提出要求学会倾听的要求,比如他说的是什么,你能重复一遍吗?你同意他的发言吗?有没有不同的观点,还有什么补充意见?等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及时的肯定与鼓励,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加上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班里孩子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体验、交流以达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其实也就是“寄教于乐”,也是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位置关系的教学时,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完全统一,我扮演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