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煤炭市场分析及煤价预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煤炭市场分析及煤价预测.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2年煤炭市场分析及煤价预测影响因素宏观层面:中国经济运行将迈入“后疫情时代”。当前中国经济并非“滞胀”,而是“疫情尾部综合征”。这是一种疫情冲击后难以避免的尾部效应,总体上延缓了中国经济疫后恢复的步伐,带来了“二产偏热、三产偏冷”“消费偏弱、出口偏强”等结构性问题,但没有动摇中国经济的根本逻辑。基于经济运行仍然处于潜在增速水平以下,价格自上游到下游的传导已经出现,居民消费价格可能在2022年面临上行压力,预计宏观政策将转向“稳货币、宽财政”。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将真正迈入“后疫情时代”。具体来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化、总体平稳,消费从当前的较低水平恢复至潜在水平(6%7%),出口增
2、速边际放缓但仍维持高增长,整体经济有望实现6%左右的增速。冬奥会或对煤炭跨省运输产生影响。北京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开幕,闭幕时间为2月20日,冬残奥会时间为3月413日。8月20日,河北启动2021年秋冬季劣质散煤管控“百日会战”行动,加强河北省劣质散煤管控,巩固劣质散煤管控三年作战成效,着力提升2021年全省秋冬季空气质量。张家口周边400千米要停产或者限产,大同、太原等产地均易受影响,届时跨省运输可能停止。政策层面:能源保供政策措施升级加码。2021年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在能源保供工作机制专题座谈会上指出,将充分运用价格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的具体
3、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至合理区间。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止煤炭企业牟取暴利,保障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求2022年电煤中长期合同按新的“煤炭价格长效机制”来签订。2021年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出特急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提前做好煤炭价格干预准备工作”,制定本省(区、市)煤炭价格干预工作方案,包括干预方式(对终端销售价格进行直接限价,或限定流通环节差价率、利润率来间接干预终端销售价格等)、价格水平(差价率、利润率)、配套监管措施等有关内容,确保国家政策出台后可以立即发布实施,并切实执行到位。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数据系统于2021年11
4、月初正式上线,对中长协煤炭流向进行全过程闭环监管,更好地发挥了煤炭中长期合同的市场“压舱石”作用,监督督促合同双方履约,将违法违约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示。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除有法定依据外,严禁地方政府采取要求特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的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行政机关内部会议纪要不得作为行政执法依据。11月3日,山西明确提出保供安全措施,煤矿发生事故后,不搞“一刀切”式区域性停产整顿;节假日期间,严禁下达不合理的行政性停产限产措施等。预计未来煤矿
5、事故牵连大面积停产检查场景将不复存在。供应方面:供煤量稳定增加。2021年7月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已突击核增三批次煤炭产能,第一批核增产能约4727万吨/年,第二批72处煤矿可临时按照拟核增产能生产,拟核增产能9835万吨/年,要求10月底完成有关产能置换等手续的审批,第三批35处存量煤矿核增产能7800万吨/年,手续后补,可即日增产,三批累计增加产能22362万吨。分区域看,山西省71座煤矿核增产能5530万吨/年,产能达到16710万吨/年。陕西省正常生产矿井235座,16座煤矿核增产能4070万吨/年。鄂尔多斯正常生产煤矿231座,较前段时间新增复工复产煤矿40座,增加产能5860万吨/年
6、,同时还有106座煤矿获得核增产能审批,鄂尔多斯全年累计新增产能达1.4亿吨。总的来看,供煤量持续稳定增加,2022年整体供需紧张关系将有所缓解。需求方面:能源结构转型,火电托底作用凸显。由于三产和生活用电占比持续提高,空调和采暖负荷比重不断提高,峰谷差逐年加大,导致负荷尖峰化特征明显。煤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越高,则愈加凸显火电的托底作用,“压舱石”的作用也得以进一步显现。因此,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保障存量优质火电能够生存。据国家主管部门测算,每年需要新增顶峰发电装机容量1亿千瓦,2021年投产约1.9
7、亿千瓦,折算顶峰容量6000万千瓦,缺口非常大。受建设周期的影响,2022年新增煤电装机仍然存在缺口。冬夏双峰需要煤电机组满发,动力煤季节性供应紧张或成为常态。市场展望未来将形成“市场煤,市场电”新格局。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简称“通知”),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并扩大市场交易电价的上下浮动范围。通知还专门提出,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还将引导高耗能企业的市场交易电价实现相对更多的上浮,倒逼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改善电力供求状况。这一格局对2022年春季的保供意义非常大。近期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
8、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给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此次进一步改革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理顺“煤”和“电”的关系,促进未来发电行业平稳运行。通过市场化的价格,一方面从供给侧来讲能够更好地释放产能,在供应上能有更好的保供能力。从需求侧来说,价格的波动也能使用户在节能、提效及结构转型各个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未来进口煤市场资源依旧紧张。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动力煤需求将持续增长。由于全球天然气价格暴涨,促使用户更多地转向煤炭。据彭博社(BloombergNews)最新消息,美国煤炭矿商已基本将2022年煤炭提前售罄。受政治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澳大利亚煤炭
9、仍然难以放开进口。澳煤受限后,俄罗斯煤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印尼煤的主要进口煤源。由于印尼和俄罗斯煤炭增量十分有限,预计2022年进口煤市场仍然供不应求,煤价将高位震荡运行。此外,海运价格或继续回落。后疫情时期,全球海运出现极大的供需矛盾,2021年欧美国家对中国进口商品形成“单向”路径依赖,出口国集装箱船“有去无回”。大量集装箱在欧美港口堆积拥堵,港口等物流环节工作人员数量下降导致区域港口效率严重下降;出口国运输业“招工难”、劳工成本大幅上升。预计这种卡壳式的海运供需矛盾,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但由此暴露出的全球供应链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在其他偶然突发或极端气候灾害时,可能会再次以其他方式爆发
10、,从而影响煤炭价格。煤价预测分析2022年执行新的“煤炭价格长效机制”概率较高。2017年以来,年度长协合同执行“535+浮动机制”,为稳定煤价起到了阶段性作用。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煤炭市场在中长期可能会处于紧平衡状态。为保障煤炭和电力上下游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增强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的刚性约束,故国家发改委极有可能推出“煤炭价格长效机制”,要求2022年年度煤炭中长期合同按新的定价机制来签订,且合同量有可能占全部电煤消耗量的80%左右(也有可能50%以上)。若果真如此,则2022年煤机燃料发电成本将回落到正常状态。综上所述,在后疫情时代,能源结构转型背景之下,火电的托底作用、煤炭的“压舱
11、石”作用更加凸显。国内煤炭供应在政策支持下将稳定增加,供需紧张关系较2021年将有缓解,但受极端天气频发、进口煤资源紧张、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季节性、区域性供求关系紧张仍然存在。煤价方面,受政府引导煤价回归合理区间的坚定决心,2022年电煤中长期合同执行新的长效定价机制、依据价格法引导市场煤价等实质性措施影响,2022年动力煤价格有望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预计环渤海港口5500千卡动力煤市场价格从目前1150元/吨,回落至1000元/吨左右,但依然是历史高位,火电企业严重亏损的局面近期无法扭转,严峻的保供形势将会贯穿于2022年春。建议及对策提高年度长协合同煤量比重。2022年年度煤炭中长期
12、合同或按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新定价机制来签订,且合同量有可能占全部电煤消耗量的90%左右。因此,应想方设法提高年度长协合同煤量比重。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结合煤炭供应格局的新变化,积极寻求优质新煤源。在确保已有供应商的年度合同基础上,重点加强与新核准、新核增煤企的沟通和对接,力争多签、签实中长协合同,提高长协占比。二是高度关注国家主管部门有关年度订货工作的新要求。现阶段国家各部门对煤炭市场进一步强力调控,能源保供政策措施升级加码,要持续高度关注政策变化,抓住机遇,提前部署好年度订货工作。以市场预测分析为基础,错峰储煤降低采购成本。继续加强煤炭市场跟踪分析,准确判断煤价走势,控制好市场煤采购节奏;
13、通过时间差储煤,优化库存管理。加强煤炭市场分析队伍建设,提高煤炭市场分析技能和水平,准确预判煤价走势,以利于优化库存管理和科学制定煤炭采购方案。加大力度,发挥好进口煤补充作用。国家发改委于2021年10月发布煤炭控价措施后,国内市场煤价格有所下降,进口煤价格优势将缩小或将出现价格倒挂现象。考虑到国内增产措施难以在短期内全部有效释放,进口煤周期较长,2022年春季煤炭缺口仍将刚性存在,进口煤在保供方面将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因此,必须坚持加大进口煤采购力度,继续落实进口煤资源。加强市场调研,积极研究建设储配煤基地可行性。国家正在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总的目标是在全国形成相当于年煤炭消费量15%、约6亿吨的煤炭储备能力。政策方面,国家每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亿元支持储备设施建设,加上其他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各方建设煤炭储备的积极性。可利用当前有利政策,在资源腹地深、辐射范围广的港口或铁路集疏线,研究建设储配煤基地可行性,积极筹备建设新项目,确保在重点时段、关键节点能够及时有效发挥增加供应、平抑价格、保障急需的作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