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探究当前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对周围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河道治理。河道主要有防洪抗涝作用,具备旅游景观与供水效果。但当前河道内普遍存在乱挖、乱开采以及乱布设各种建筑物的情况,破坏了生态环境,一旦发生极端天气情况,雨水与山洪无法及时排除,便会引发洪涝灾害。对此,相关部门应重视水利河道防洪问题的治理,优化管理体系,完善防洪排涝功能,充分发挥河道作用。1农村水利河道防洪治理重要性洪水灾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属于重大自然灾害,每年很多农村地区会受到洪灾的影响,尤其当前新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建筑用地面积开始增加,河流逐渐萎缩
2、,河道水流泛滥,无法顺畅宣泄,增加了洪灾经济损失。人们当前十分关注河道防洪治理问题,相关部门应结合农村当地实际情况,根据降雨量、河流流域等因素,制定科学可行的防洪治理计划,保证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2.1河堤护岸与河道建筑物方面当前部分河道均修建了河道建筑物,建成时间较长,但却并未执行科学可行的管理措施,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比如,跨河道桥涵年久失修,发生淤积问题,无法发挥河道防洪排涝作用。同时,在现代化工程建设期间,由于部门疏忽生态管理,也导致河道两侧堤岸植被遭受破坏,雨水长期冲刷堤岸两端的土地,因坍塌引发水土流失问题,无法发挥河堤两岸的防洪
3、排涝作用。2.2河床泥沙淤积方面部分农村地区干旱少雨,河道常年发生断流问题,加之没有执行科学有效的河道管理制度,部分居民直接在河道中倾倒、堆放建筑与生活垃圾,致使河道严重受堵,河床被逐步抬高,洪水漫滩,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不断开发河道两侧堤岸,导致河流污染,河道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加之常年雨水冲刷,水土流失,河道中进入大量泥沙,增加了汛期洪涝的破坏力。2.3河道防洪设计标准低部分河道区域的防洪标准设计并不符合要求,不利于生态水利的发展。实际施工期间,部分企业会降低设计标准,节省施工材料,无法保证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尤其在暴雨天气后,不能顺畅排洪,
4、导致洪水泛滥。2.4人为因素干扰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并未执行完善的河流资源管理机制,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直接削弱了河道的防洪效果。部分区域企业与居民会将生产与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中,引发地下水污染问题,严重干扰了河道下游居民的正常生活。2.5治理责任划分不明河道治理工作具备较强的系统性,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协作,但当前我国并未对河道治理部门详细划分职责范围,各部门对河道治理工作的理解各不相同,无法正确执行规章制度,甚至部分工作人员相互推诿责任,无法保证河道防洪的治理效果。同时,各部门在协同治理河道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配合度较差,以致责任分工落实不到位,无法提升河道治理效率。河道治理中,污染治理也
5、属于十分关键的环节,河道污染主要因人为引起,包括工业生产企业以及周边居民。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无法将河道污染问题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工作配合度较低,无法保证衔接性,甚至出现管理失位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1。3农村水利河道防洪治理原则首先是统筹规划原则,工作人员应统筹设计河道防洪流程,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发展情况与河流生态情况,合理规划河道各个部位,有效利用水资源,全面开发利用河道潜在功能。实际治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还应合理设置河道建筑物位置,保证科学调度,优化整体布局,全面强化各种水涝灾害的防护力度。其次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做到以人为本,保证河道沿
6、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河道洪水出口的通畅性。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完善的河道管理机制,合理设计河道流向位置,严厉打击违规操作行为,保证河道断面宽度的合理性,有效发挥河道防洪作用。再次是环保原则,整治河道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整治方案,合理选择环保材料,强化噪音控制,避免干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应实现上下游联动,采用多种治理措施。上游河道来水来沙条件直接影响着下游河道的冲淤形态,当上游河道修建水库工程时,会直接影响下游河床,此时应改善河道的水文条件与来水来沙过程。但上游水库建设与下游河道整治并不同步时,上游水库建设会改变下游河道
7、冲淤情况,以往淤积的河床变形会发生较大改变,河床也会出现冲刷变形,河滩变形增大,影响原河道整治工程的边界条件。由此,在整治河道时应实现上下游联动,由整体到局部进行综合整治,实现蓄、泄、分、疏并举。4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治理措施4.1优化河道整治方案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当地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整治方案。一是顺直型整治方案,适用于山溪性多沙、冲积扇上游顺直以及河势不稳定的河道,或者联合采用卡口与顺直型整治方案。此种方案可以同时保护两岸,对大中小洪水以及河势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安全较高,且增加护岸长度,但会花费较多费用。二是卡口整治方案,游荡性河道采用微弯型整治方案时,工程量较大,因此下游
8、游荡型河道无引水需求、防洪标准较低时可以采用卡口治理方案,可以根据不同河段水流与河床条件灵活布置透水丁坝与建筑物位置。实际治理期间,可以利用丁坝群与束水堤形成卡口,在保护本段河床稳定性的基础上,固定下游河床。除此之外,河床一侧基岩或者公路桥布置控导建筑物时也可以采用卡口方案2。4.2强化清淤治理力度为了保证河道的防洪排涝效果,相关水利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河道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主动积极开展河道整治工作,提高河道维护管理水平。在河道整治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明确河道淤泥情况,制定可行的整治方案,以全面清除河床淤泥。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科学的河道防洪标准,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及时清
9、除河床中的生活垃圾,避免河道断流问题。若淤泥不具备污染性,可以填埋,以免污染周边的河道环境。若河道断面问题较为严重,管理人员还应利用专门机械设备疏通挖掘,不断扩大河道断面面积,保证清淤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河道的防洪与排洪能力。4.3合理选择河道断面为了保证河道防洪要求,应设计合理的行洪断面,满足管理要求。且相关部门还应定期监测枯水期河道水面宽度与水深度,以达到防洪排涝的需求。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优化整体河道堤岸景观,利用复式断面降低水流冲刷力,以免河道河床中发生淤泥。河滩与河床均属于复式河流断面,设计人员应保证同步发挥河床水与滩地行洪作用,为当地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保持视觉美感。4.4完
10、善地下排水系统为了保证污水管网的安全运行,相关部门应完善农村污水排放系统,避免渗水、漏水。同时,还应有效收集生活与生产污水,建立污水处理厂,分区修缮以往的排水管网,降低污水治理难度。同时,还应分别处理雨水与污水,在地下建立雨水与污水分流管道,在保证雨水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居民饮用水被污染的几率。4.5强化河道堤岸防护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洪水将会直接冲击堤岸,因此应严格落实河道堤岸的防护工作,保证稳定性。施工人员应选择合理坡式护岸方式,并利用混凝土与合金钢丝制作混凝土预制件,保证护岸效果。同时,也可以设置墙式堤岸,利用合金钢丝石笼挡墙或者浆砌石等材料,进行刚性护岸。除此外,还可以引入生物护岸方式,将
11、稻草当做护岸材料,铺设于堤岸表面,以免水土流失。也可以人工制作沙滩与卵石河床,以达到预期的防洪效果。4.6提高河道设计标准各个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设排水管网系统,有效保证河道的防洪效果,提高河道排洪防涝性。在治理河道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确定防洪工作重点,做好统筹规划,并设定较高的设计标准,根据最大洪水位设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合理应对汛期突发性洪水。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定期检查巡视河岸堤防,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共同协作提高河道的防洪功能3。4.7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工作人员应根据汛期特点与河道基本防治标准,制定合理的洪水排水管网系统,有效治
12、理不符合标准的河道。实际工作中,还应根据防洪排涝系统合理布局整体防洪工作,保证河流、河道的协调性。之后根据河网的具体特点,重点防御存在企业的区域。汛期前,工作人员应全面检查流域网,分段包干完成防汛任务,通过由下至上的层层落实,保证河道护岸工作的高效完成。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应完善法律法规,为实际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河道具备防洪排涝的作用,相关部门应优化防洪体系,强化河道防洪治理工作,以全面提高抗洪能力,保护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参考文献1王斯黎.浅析河道防洪生态治理设计与布局J.长江技术经济,2020(7):3-4.2白超.赤水河滨南路段河道治理工程生态防洪堤设计J.吉林水利,2020(2):14-17.3郑徽峰.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融入生态理念的探讨J.水利科技,2019(3):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