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编制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浙江省信息产业质量协会团体标准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机械手一般由耐高温,抗腐蚀的材料制成,以适应现场恶劣的环境,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机械手是一种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按预定的程序、轨迹及其它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的自动化装置;而
2、可编程控制系统由于其具有的高可靠性、编程方便、易于使用和修改,易于扩展和维护,环境要求低、体积小巧,安装调试方便,在工业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机械手是现代工厂自动化发展的产物,代替人工作业,在复杂危险性的环境中取代人工,提升生产效率。随着工业发展水平提高,工厂企业不再满足传统的人工生产作业,而是积极应变迎合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打造智能工厂、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机械手是广泛应用自动化产线上一种机械设备,而其专用的控制系统也是在传统P1C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控制设备,它具备着P1C不具备的优势,有着高速高精度的特点,编程语言简洁,在线编程方便,实时进行调节,从而满足
3、工业应用需求。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操作人员手握舒适,轻便灵活;结合工业生产环境,可适用于复杂的生产环境,防水、放油、防摔、防碰撞;运行稳定,操作简便,通俗易懂、丰富的IO端口可以自定义用来适应不同用户习惯及机械配置;能够一机多用,适用于平面类型机械手行业,多种机型,如CNC桁架机械手、冲压行业机械手、码垛行业机械手、每路输出信号控制均带有智能检测;多进程和子程序灵活调用,多达八个进程、可逐步教导程序、也可以设置参数自动生成所需程序。具有密码锁机功能,便于设备生产商回收尾款。目前国内外在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的标准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需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以配合与引导产品
4、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制定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团体标准,树立行业标杆标准,有利于企业了解短板,提升质量保证能力,对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标准牵头起草单位为临海市新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二)协作单位(参编单位)XXX、XXX、XXX等机构参与起草标准。(三)主要工作过程2023年1月,临海市新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省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接,提出起草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相关标准的设想,开展标准初步研制工作。2023年2月,成立标准起草组,邀请标准协作起草单位,进行多次标准专题研讨,撰写标准立项
5、申请书,编制形成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标准草案初稿。2023年3月10日,浙江省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5位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该标准立项,建议标准起草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修改完善。2023年3月,标准起草组根据专家意见修订标准,进行多次组内讨论会议,不断完善标准草案,形成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23年3月-4月,浙江省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浙江省信息产业质量协会组织开展该标准的征求意见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1个月。征求意见期间,起草组同步推进标准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依
6、据(一)编制原则1适用性本标准坚持适用性原则,与多方专家、智库、政府单位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广泛吸收和听取了相关专家、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意见,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给出了可供行业参考的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2 .先进性本标准坚持先进性原则,立足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充分体现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当前的技术水平,技术要求内容满足团体标准高水平、高品质的定位和要求。3 .规范性本标准坚持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相关规则起草,力求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二)编制依据目前,国内与平面型机械
7、手伺服控制系统相关的标准只有与机械相关的通用标准,如标准GB/T24114.1-2023机械电气设备缝制机械数字控制系统第I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29482.1-2013工业机械数字控制系统第I部分:通用技术条件、JB/T108942008通用技注塑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这些标准不适用于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部分指标只能参考借鉴。国外与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相关的标准只有与安全相关的标准,如TEC/TR63074-2019机械安全与安全相关的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有关的安全要求等,这些标准也只包含一些通用安全要求,并不涉及设备的性能指标。本标准的制定严格遵循我国标准化法、GB/T1.1-
8、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和浙江省信息产业质量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要求。(三)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范围;2)术语和定义;3)技术要求(外观质量、安全和防护要求、电磁兼容性、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环境性能);4)试验方法;5)检验规则;6)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四)解决的主要问题自动化设备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其中控制系统一直是自动化设备的攻克难点,然而控制系统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平面型机械手伺
9、服控制系统合理化采用多轴定位,全方位立体配方跟踪和监控,提供人性化操作界面,有效实现参数设置和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高,满足不同规模和大规模加工工艺。目前国内外在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的标准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的制造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现在行业对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的需求。制定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团体标准,树立行业标杆标准,有利于企业了解短板,提升质量保证能力,对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四、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符合本标准的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已经开发完成,目前已在多家企业投入试用。按本标准开发的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控制产品的
10、指示精度和控制精度精度,保证产品的精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经试用证明,本标准完全具备可行性。五、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本标准不涉及专利情况。六、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现如今,数字化控制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促进了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机械行业的技术水平,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需求也与日俱增,但是标准不一致、性能不稳定、使用误差大等问题广泛存在,无法满足现在行业对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的需求。本标准为首次针对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技术要求制定的团体标准,通过制定本标准,能够填补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的标准空白,推动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生产实现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生产企业可以参考该标准,了解产品短板与不足,提升产品质量。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关系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无冲突。八、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未涉及重大分歧意见。九、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在本标准的后续应用实践过程中,建议做好组织宣贯、沟通宣传、应用示范等工作。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暂时没有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平面型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标准起草组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