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展望.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8653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展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这些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系统总结。认识和评价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要从历史发展和改革成效两个维度上看,有利于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明确方向。一、科技体制的影响因素及其

2、作用科技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科技创新主体和要素相关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一国的科技体制,既是对一定时期国家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状态的客观描述,也是在科技发展需求驱动下对科技发展相关制度进行主动设计和引导形成的结果。显然,科技体制是与科技创新主体和要素相关的制度安排的自然状态,同时叠加政府及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国家作为超主体的力量,能够对科技创新主体的运行机制以及相互关系进行引导设计,并通过法律、规划等手段对一定时期形成的科技体制进行固化,促使各类主体围绕科技创新形成一致的行为规范。从总体上看,科技体制的演进受到各方面驱动因素的影响。现代科技发展早已摆脱自然

3、演进状态,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有力武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更多地需要主动设计和引导形成。而对科技体制的设计,主要受到国家体制环境、科技外部需求、自身发展规律以及未来发展预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二战前,各国普遍实行分散型的科研体制,直到二战后,各个国家根据发展需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体制,现代科技管理体制才逐步形成,虽然根据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至今总体制度框架仍未发生根本变化。科技体制在形成中存在一些共性因素,或者受到共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促进科技发展为改革目标;尊重科技发展规律;建立保障科技发展的基本治理规范;科技利益主体关系的协调等。而现代科技体制构建呈现以下明显的趋势:越

4、来越重视国家战略导向作用,满足国家间科技竞争的需要;不断完善科技基础制度,更好地满足科技自身发展要求;加快构建前瞻性制度安排,适应科技创新快速发展需要。同时,科技体制的形成又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治理结构的不同,比如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相应的是分散型科研体制还是集中型科研体制;对科技发展规律和需求的把握,虽然规律客观存在,但是对规律的认识存在差异,决定了实行的科技体制存在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所实行的科技体制具有很大差异;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以及世界科技发展格局等,决定了各国采取不同竞争导向的科技体制。二、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目标在实践中逐步清晰新中

5、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科技体制,突出特点是科技资源主要通过计划手段进行配置与使用,科技与经济等其他部门通过计划的方式进行联系,这种科技体制对于在特定历史时期快速形成科技研发体系、推动重点领域科技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原有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渐不适应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开启了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启动到运行机制逐步成形再到强化主动设计的过程,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探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果以大致io年为一个阶段,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

6、段(19851994年):主要特征是打破原有计划体制,推动科技服务经济建设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以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为突破口,探索科学基金制、科研课题制、同行评议制、技术合同制,创建科技园区,鼓励技术入股以及科技人员创办或领办企业等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引导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这一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是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逐步破除传统计划体制下的科技管理体制,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探索形成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新型科技体制。第二阶段(1995200

7、5年):主要特征是深入推动市场化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且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之相适应,国家根据发展形势需要,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科技体制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为此作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安排。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方针,推动科研院所分类改革。1998年,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部署贯彻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推动应

8、用型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科技金融及风险投资发展等改革发展举措。截至2003年底,共有1149个研究机构转制和实行分类管理。这一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推进科研院所改革,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并考虑对基础、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稳定支持,国家科技计划体系逐步形成。第三阶段(20062015年):主要特征是以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006年,我国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3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明

9、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从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包括五个方面: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作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提出以提高自主创

10、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到2023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并系统谋划了科技体制改革新举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了部署。这一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明确把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强调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不仅重视对科技体制改革的破,而且重视建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11、的立对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等创新主体进行定位,明确建设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改革方向。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主要特征是构建面向创新驱动的新型科技体制和推进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奠定体制基础。同时提出,到2023年,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围绕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改革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推进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国家实

12、验室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打造区域性创新平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提出了143项重大改革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全面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开端,在科技体制基本架构已基本成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从具体改革举措来看,2015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启动了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的改革,使科技项目资金管理更加符合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从全面创新的

13、角度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目标是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2015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发布实施,推动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2016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对深化科技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部署。此后,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在科技奖励制度、院士制度、科技评价、科研诚信等方面深入推进改革,比如2

14、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同时,院士制度改革逐步达到预定目标,让院士头衔回归本位。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在打造战略性科技力量上,进一步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并且积极推动科技资源共享。2023年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32023年),围绕科技体制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在破除长期制约科技创新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激发全社

15、会创新创业活力,在改革过程中以立为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构建长远制度基础。综上所述,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从最初的按照国家整体改革开放要求进行市场化改革,到强调符合科技发展规律、逐步建立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再到党的十八大以后,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要求,强化对科技体制顶层设计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导向,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发挥科技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突破带动作用,力度前所未有,改革更加系统,措施更加有力,实现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改革方向更加明确,向着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科技创新基本规律,又有利于推动创新驱动发

16、展的目标稳步推进。三、科技基本制度构架的确立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条件下,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释放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的重要保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科学和技术领域的范围,而成为全社会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核心动力来源。通过改革,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以及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的关键问题和障碍得到了突破,阻碍科技人员积极性发挥和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要求的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在政府与市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国家创新体系高效运行,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激励、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改革引领世界潮流。从总体上看,我国初步建立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对科技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