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磁铁课题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课时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教学目标3.2电磁相互作用34年级知道磁铁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的磁极互相吸引。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磁铁的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磁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科学思维能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Q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图画来记录和整理证据。能初步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
2、发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探究实践能通过重复实验来收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证据。态度责任能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在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表现出耐心、细致的科学态度,能与他人合作。小学科学网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有关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证据。初步了解“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我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发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难点当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解释“干扰下的磁铁无法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学备教准教师:爱牛课件优化小车、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塑料支架、线。学生
3、:小车、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塑料支架、线、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学节教环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继续一起探索磁铁的磁极。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放有小车、条形磁铁、条形磁铁1.出示上面放有条形磁铁的小车,教师用条形磁铁去靠近小车。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预设:小车被吸引过来。)追问: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预设:两个靠近时磁铁它们会吸在一起;不同颜色的磁铁会吸通过教师的演示,引起学生的思考。在一起。)2 .把手中的条形磁铁换个方向,用另
4、一端去靠近小车。提问:现在,你观察到什么现象?(预设:小车被推开了。)追问:你觉得为什么换个方向小车会被推开?(预设:换了方向之后磁铁颜色相同,它们不会吸在一起。)3 .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有时会吸引,有时又会排斥。怎样的情况下磁极之间会吸引,怎样的情况会排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磁极间的相互作用”O4 .板书揭示课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二、探索: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2根条形磁铁(标号1号2号)、活动手册1 .当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的时候,会发生不一样的现象。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研究一下吧。2 .小组讨论:手拿1号磁铁的磁极去靠近2号磁铁的磁极会有几种情况?(预设
5、:1号磁铁的南极靠近2号磁体的北极;1号磁铁的北极靠近2号磁铁的北极;1号磁铁的南极靠近2号磁铁的南极;1号磁铁的北极靠近2号磁铁的南极。)3 .明确实验要求:把2块条形磁铁按照下面的做法依次靠近,每种做法重复3次。用箭头将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记录下来(相互排斥用1T”表示,相互吸引用表示)。4 .教师示范:拿1号磁铁的南极去靠近2号磁铁的北极,重复实验三次。用一个磁极去靠近另一个磁极,有4种情况:用N极靠近N极、用N极靠近S极、用S极靠近S极、用S极靠近N极。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呈现两种状况,即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S极和S极相互排斥,N极和N极相互排斥,S极和N极相
6、互吸引,N极和S极相互吸引。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实验要点:用磁极靠近磁极不是磁极靠近其他部位;重复实验三次。5 .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动手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把实验的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第9页。7 .实验结束后,1分钟时间小组交流归纳实验结果。8 .汇报: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北极和北极、南极和南极靠近时相互排斥,北极和南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引导:北极和北极叫做相同磁极,北极和南极叫做不同磁极。学生尝试用完整的句子科学地表述实验发现。9 .师生共同总结:相同磁极间相互排斥,不同磁极间相互吸引。极相互吸引。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
7、)材料准备:一对蹄形磁铁、一对环形磁铁、一个条形磁铁和一个蹄形磁铁1 .提问:条形磁铁磁极间有这样的规律特点,其它形状的磁铁也有这样的规律吗?追问:该怎么证明?2 .出示三套器材:一对蹄形磁铁、一对环形磁铁、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小组选其一进行实验验证。3 .实验前,说说实验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4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 .全班从不同的实验中,发现磁极相互间作用的规律是一样的:相同磁极间相互排斥,不同磁极间相互吸引。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拓展:磁材料准备:塑料支架、线、条形磁铁1.出示一块悬挂的条形磁铁,待其静
8、止后指示南北方向。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铁总是指南北方向吗(预设5分钟)提问:此时,如果用另一块磁铁去靠近它,会出现怎样的情况?(预设:悬挂的磁铁会被吸引或排斥。)追问:这时悬挂着的磁铁还能指示南北方向吗?你能尝试解释一下吗?2.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但是当周围出现其他磁性物体或铁时,它指示的方向就会发生改变。人们就利用这种现象来寻找大自然中含有铁或含有磁铁的矿物。趣,将课堂延申至课后。五、练一练一、选择1两个磁铁相同磁极靠近时会()。.相互排斥B.相互吸引C.没有变化2 .下图是不同磁极靠近时相互排斥的是()。UO口3 .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的()会相互吸引。
9、A.S极B.N极C.S极和N极都可以4 .如图所示,当磁铁的一端靠近小磁针时,小磁针“躲开”了。这说明,靠近小磁针这端的磁铁磁极是()。A.E极B.S极C.N极在线练习:公众号:小学科学网Jk1T5.将两个蹄形磁铁的同极相对相互靠近时,会发生()o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仍然保持静止状态二、判断1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了磁极的相互作用,让列车悬浮在轨道上。()2 .磁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指示南北方向。()3 .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环形磁铁的N极会相互排斥。()4 .环形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条形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不一样的。()5 .用细线悬挂着的能够自由旋转的且已知南北极的磁铁可以指示南
10、北方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BBCB二、判断题: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相同磁极间相互排斥不同磁极间相互吸引八、课堂反思注:爱牛组织老师在课堂实践后的反思,大部分是使用了爱牛配套材料,部分观点仅代表反思老师人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通过探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以及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相同磁极间相互排斥,不同磁极间相互吸引;最后,通过科普地球这个大磁体来拓展磁铁为何能指示南北方向,并演示改变磁铁指向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二、教学反思聚焦:教师演示实验:
11、不接触小车,用磁铁把小车吸过来、推出去,进而提出疑问: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能观察到:当老师用蓝色磁极靠近小车的时候小车被吸引,用红色磁极靠近小车的时候小车被推出去了。顺利进入磁极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课本中磁极间靠近方法StdORnQOt5扑86mrdnIAfQI0j把2块条形磁铁按照下面的做法依次靠近,2AIdBnStgMrtge/a2ghu.,我的发现:相同磁极间相互_Z,不:捻履福乐1一Hi2东W在学生的操作中,我还发现了另外两种磁极靠近的方法,方法一:将一块条形磁铁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推着另一块条形磁铁慢慢靠近;方法二:将一块条形磁铁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拿着另一块条形磁铁从上往下慢慢靠近,
12、如下图。zh0rtO78gdfia-4QoQ4aQd,*加Si0MM每种做法堂费3次)p用箭头将磁极之间的相互作Qqr945QZDU-fe4用表示)d/Uns6Mfw6yeQ/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日期::磁极间靠近方法一磁极间靠近方法二课本中磁极靠近的方法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吸引和排斥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力;而学生使用的另外两种方法能更直观地看出吸引和排斥的不同现象,这都是非常有用的发现,因此,可以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用不同现象进行描述。探索2:探索其他类型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接着引导学生对蹄形磁铁、环形磁铁以及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究,并让学生进行描述,得出结论。这个环节
13、我重点让学生进行实验现象的描述,由此形成理论知识,建构科学概念。拓展:磁铁总是能够指南北方向吗?磁铁为什么能够指示南北?是不是有个隐形的磁铁在影响着它的指向呢?引出地球这个大磁体,将地球这个大磁体简化成一块条形磁铁,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然后简单说明因为地球磁极的影响让磁铁指示南北方向。但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简化太难理解了,他们也无法想象我们是生活在地球表面,这个环节对于学生科学概念的理解没有大的促进作用,就当是科普吧。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磁铁的指向呢?教师演示实验:利用悬挂法磁铁可以指示南北,在磁铁附近的桌面上再放置一块磁铁,悬挂着的磁铁的指向发生改变,再次让学生感受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三、爱牛材料点评1 .磁铁类型齐全,能让学生充分地开展探究活动。2 .磁铁较脆(磁铁本身特性),要提醒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小心一些,不要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