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院受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传播学院受援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闻传播学院受援规划2021年6月,第三轮对口援X工程启动,国家教育部确定中国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继续对口援助新闻传播学院。据此,特制定新闻传 播学院受援规划。一、新闻传播学院简况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5年3月。她的前身是1996年在原语文 系创建的新闻学专业。1999年创建广告大专专业。2000、2003年, 分别建成新闻、广告本科专业。2006年,在新闻学下开设广播电视 方向本科专业。2009年,创建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 业。目前拥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 四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教研室。2007年,开始新闻学本科函授教育。 2010年,在“民族学”硕士点下
2、设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研究” 方向,创办研究生教育。“新闻学”被确定为西X自治区特色专业。 现有教职工39人。专业教师3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人,高级工 程师1人,博士5人,硕18人。以专业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强化 学生能力培养,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优势。创建包括电视节目 制作实验室、广告实验室、摄影实验室、音频实验室、非线编辑实验 室、演播室等在内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在北京、西X、陕西和 广东等地建立28个专业实习基地。“新闻传播学”被西X自治区人民 政府确定为西X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致力于建 设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基地。西X新闻传播史荣获获教育 部高等学校
3、科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 主持科研项目35项。其中包括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985项 目、1项教育部重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均以“少数民族新闻传 播”特别是“西X新闻传播”为主题。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人文科 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挂牌成立“西X新闻 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2010年)。新闻传播学院正在成为西X乃 至中西部新闻传播人才的摇篮、西X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和中国少数民 族新闻事业研究基地。二、新闻传播学院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主要优势和问题(-)优势L学科建设战略和主题明确力求把握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使命,以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特
4、别是西X新闻传播为学术研究主题,致力于建设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 播研究基地,构建学科梯队,学术、教学特色日益彰显,已成为中国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重镇、西X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中心。2 .在西X自治区学科建设格局中地位突出(1) 中共西X自治区教育工作委员会、西X自治区教育厅X教 工委201138号关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11年5 月19日)确定将“新闻传播”等学科专业作为西X与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紧密相关专业优先发展。(2) “新闻学”被确定为西X自治区特色专业(2010);(3) “新闻传播学”进入西X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西X高等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011
5、);3 .巳具备一定学科建设基础(1)2010年在“民族学”硕士点下设立“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 播事业研究”硕士研究生方向并招收首届研究生;(2)主持国家、省部级多项,学术研究课题层次较高。其中包 括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985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项目、7 项省部级项目。(3)学科梯队已具雏形。职称:在将学报编辑部高级职称人员纳入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序 列的前提下,本学科已拥有正高级职称4人(其中学报编审3人),副高职称5人;学历:拥有博士学位人员6人。现有博士1人。在读博士5人。4,对口援助取得重大进展(1)中国人民大学已为我院培养博士5人。(2)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
6、闻与社 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成立全国第一家“西X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 究所(3)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开展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西X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精心培育高层次特色学术团队;(4)与中国人民大学创意并共同发起成立“少数民族地区信息 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我院成为副秘书长单位,并在我院举办第二 届论坛;(-)问题1 .虽科研主题明确,但正在积极推进,缺乏足够学科带头人,缺 乏足够有影响成果,整体研究格局尚未完全形成;2 .学科构架尚不完整,二级学科发展不平衡。在两个二级学科中, “新闻学”建设进展明显,梯队初步形成;但“传播学”未设专业, 仅在“传播学”二级学科下设“广告学”专业,梯
7、队不整;3 .高学历、高级职称专业队伍规模不足,梯队尚未完全形成;4 .专业教师学源过于集中,由此将会限制学术视野和思路。目前, 新闻传播学院有5名博士、5名硕士 “出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几乎占到专业教师总量的一半。三、对口援助基本思路1 .以建设“新闻传播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国家部委“少数民族 新闻传播研究基地”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双方交流合作;2 .聚焦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特别是西X新闻传播研究主题, 坚持方向,凸现特色,扩大优势,提升研究层次和影响力,奠定学科建设坚实基础;3 .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完整学科团队;4 .注重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融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推进教学
8、 质量提升。5 .抓住机遇,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主要合作方,同时扩大 合作的学校和院系,拓展专业教师学源渠道,增强专业发展活力。四、对口援助主要项目和指标(一)基地(平台)建设1 .在凸现、凝聚新闻传播学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整体优势的 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支持我院建设国家部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建设,力争在5年内建成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 展研究基地2 .继续推进、扩大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我院“西X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 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建设高端平台、特色平台,提升研究所学术 水平和影响力,培养学术骨干,构建完整团队
9、。(二)学历教育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继续在我院中青年教师中培养博士、硕 士研究生。每年录取博士、硕士分别达到1-2名;2 .在新确定的对口援助院校中,开辟厦门大学为我院博士培养基 地,5年内培养1-2名博士,扩大我院高学历专业教师学源,增强学 科发展活力。3 .采取特殊政策,支持我院本科毕业生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 院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三)培训进修1 .每年提供2名教师到对口学校进修机会;2 .每年提供4次专项、短期培训机会;(四)专业建设1 .增设1个“传播学”专业或专业方向,构建“新闻传播学” 一 级学科完整体系;2 .加大广告学等“传播学”
10、二级学科所属专业之专业教师培养。 培养1-2名传播学博士。(五)学术研究1 .继续推进业已经启动的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 X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合作研究,按计划于2013年完成课题;2 .支持我院组织、参与“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 工作,推动我院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3 .扩大双方学术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每年应邀派出2-4 名著名学者在我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指导我院学科建设;4 .支持我院举办2场以上全国性、区域性专业学术会议。(六)学科建设1 .支持我院在此期间建成“新闻传播学” 一级硕士学科点,从根 本上提高办学层次和学科水平;2 .指导我院制定和实施学科建设方
11、案;3 .指导、帮助我院申报“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学科点;4 .持续提供2套以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出版的专业图 书;5 .聘请6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著名学者担任我院兼职教授, 直接指导我院学科建设。(七)培养模式创新试验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及此次确定的对口院系新闻传播院系 直接指导和参与我院“西X现代新闻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项目”。2 .支持我院“新闻传播综合实验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实验管理人员培训;3 .支持我院在西X、陕西以外之省级乃至国家级媒体建设高端专 业实习基地;4 .联合实施“西X现代新闻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 目”子项目的试验、研究;5 .将我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纳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全 媒体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项目之中,共同推进。(A)学生交流1 .支持我院本科学生采取“1 + 2 + 1”模式,以每届5名的规模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交流学习,联合培养优秀本科生;2 .支持我院每届硕士研究生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交流学习 一个学期,拓展学术视野。(九)对外合作1 .发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优越国际资源,为我院专业教师每 年提供1次国际交流机会;2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合作资源,帮助我院与国际合 适新闻传播院系、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