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认证基础问答题汇总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体系认证基础问答题汇总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管理体系认证基础问答题汇总一1、组织管理层级的设计的四个步骤是什么?1、按照组织的纵向职能分工,初步确定基本的管理层级。2、按照组织的有效管理宽度,推算出具体的管理层级。3、按照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的要求,确定具体的管理层级。4、按照组织的不同部分具体特点,对管理层级做出局部调整,确定最终管理层级。2、请管理体系标准高层结构的框架与核心内容。表头(章节,章节题目,二级条款/说明):第。章,引言。第1章,范围。第2章,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和定义,包括了通用术语及核心定义。第4章,组织环境,包括四个二级条款: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理解相关需求和期望,确定管理体系范围、管理体系。第5章,领导作用,包括三个
2、二级条款:领导作用与承诺、方针、组织的岗位、职责。第6章,策划,包括二个二级条款: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第7章,支持,包括五个二级条款,资源、能力、意识、沟通、成文信息。第8章,运行,特定管理体系在本章会有较大不同。第9章,绩效评价,包括三个二级条款,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内部审核;管理。第10章,改进,包括二个二级条款: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3、管理体系标准高层结构的作用有哪些?1、提高相关方之间的沟通效率。一个组织如果通过一种方式证实其满足某个高层结构的管理体系要求,那么,该组织的供方、顾客、投资方等相关方就会对其管理体系的框架有一个共同的理解。2、帮助组织实现
3、其预期结果。组织可将高层结构中的管理思维和核心条款,积极地应用于特定的管理体系中。3、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的兼容性。一个组织按照高层结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一个或多个其管理体系时,运行更加简洁和便利,也为合格评定提供了便利。4、鼓励管理体系标准的创新。虽然高层结构规定了核心内容,但是,特定管理体系标准可以在规定核心框架的基础上增加内容。5、鼓励全球贸易自由。高层结构管理体系标准本身并不涉及具体产品种类、检测方法、质量指标等技术性内容,这有利于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4、高层管理体系方法采用什么样的通用模型?过程方法、PDCA.风险管理思维、追求持续成功、关注绩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
4、、循证决策、关系管理。5、举例说明高层结构在某个特定管理体系中的应用。质量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结合了,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置(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关注组织环境分析和确定组织目标、战略方向,考虑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提出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强调领导作用和承诺,注重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变化中使组织能更好地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组织的目标并创造价值。1过程方法。这种方法使组织能够对其体系的过程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关系进行有效控制,以是高组织整体绩效。过程方法包括按照组织的战略方向和质量方针,对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进行系统的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结果。2、PDCA循环。
5、PDCA循环能够应用于所有过程以及整个质量管理体系。3、基于风险的思维。基于风险的思维应用于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有利于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获得改进结果以及防止不利影响。6、举例说明某个特定管理体系标准中的核心内容。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核心内容:(一)GB/T24001/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按照ISO导则第1部分的附件S1的要求,采用了统一的高阶结构,同时具有相同的核心正文和具有核心定义的通用术语。(二)GB/T24004/IS014004环境管理体系通用实施指南该标准作为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实施指南,向组织提供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有效
6、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和指南,可指导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三)GB/T24015/IS014015环境管理现场和组织的环境评价该标准就如何通过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问题的系统化过程来实施环境管理现场和组织的环境评价(EASO)提供指南,不是用于认证或规定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标准。(四)GBT24021IS014020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通用原则该标准规定了制定与使用环境标志和声明的指导原则,提出了九个环境标志和声明的通用原则,以便与IS014020系列中其他适用的标准配套使用。该标准不作为认证和注册使用。(五)GB24021IS014021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自我环境声明(型环境标志)制造商
7、、进口商、销售商、零售商或其他任何能从中获益的一方都可以使用自我环境声明。产品环境声明的形式可以是产品或包装标签上,或产品文字资料、技术公告、广告、出版物、远程促销及数字或电子媒体(如因特网)等中的说明、符号或图形。(六)GB/T24024/ISO14024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I型环境标志原则和程序该标准规定了制定I型环境标志计划以及评价和证实符合性的原则和程序,包括选择产品种类、产品环境准则和产品功能特性,以及授予标志的认证程序。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法律地位、公正性、责任、信息公开与保密、风险管理、申投诉处理、许可与授权、认证证书与标志、认可、互认等方面。8、如何理解认证
8、中的公开信息和保密信息?为了区分公开信息和保密信息,认证机构应将可公开获取的信息告知客户和机构相关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的所有其他信息应视为保密信息,客户自己公开的信息除外。通常,认证机构应实施保密的信息包括:客户申请认证的资料及文件;审核(含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中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客户(含潜在客户)档案;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客户保密信息;其他专门确定/约定的保密信息。认证机构可予以披露的保密信息包括:履行法律责任,或者得到被认证的客户的书面同意的信息。不属于认证机构履行保密责任的信息包括:出版物上公布的关于获准认证客户的认证状态的信息及相关信息;特定获证客户被授予认证、保持、暂停或撤销认证资格、
9、扩大或缩小认证范围的事实及认证范围的详细情况;客户或获证客户已公开或应公开的信息;认证机构从其他合法渠道获得的有关客户或获证客户的公开信息。9、简述管理体系认可及国际互认的内涵。认可是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能力的第三方证明,由认可机构按照相关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对从事认证、检测和检验等活动的合格评定机构实施评审,证实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进一步证明其具有从事认证、检测和检验等活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并颁发认可证书。(-)认可互认机制。认可层面的互认机制,由合格评定认可机构和其他有意在管理体系、产品、服务、人员和其他相似领域内从事合格评定活动的相关机构共同组建的合作机制。建立一
10、套一致的合格评理体系,通过确保已认可的认证证书的可信度来减少商业及其顾客的风险。主要有: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IAF-M1A)o(二)认证互认机制。认证层面的互认机制是认证机构组成合作组织,通过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认机制实现认证证书的互认和互换。10、认证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输入与输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输入:业务发展规划,已有业务变更需要,过程监测结果,合作方管理需要;战略发展定位,需求分析,能力评价;业务和产品要求,采购和外包要求,供方和合作方信息,相关过程信息;业务发展规划,市场和顾客需求;客户信息、认证要求、外部信息;组织现场运作信息矽卜部监督、内部监督、相关方意见
11、、检查员监督结果、顾客反馈。输出:符合业务发展的认证相关人员、审核人员(数量、能力、适度超前储备);总体计划、采购实施、使用维护、更新改造,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的处理;供方和合作方协议,相关信息评价管理记录;科研成果、新业务(产品)认证实施要求、人员培训I、市场推进、已有产品改进;专业审核指南文件、文章、培训教材、技术交流内容;审核方案、计划、范围、报告、证书、方案调整。11、请列举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过程。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过程是:认证前的活动、初次认证策划、审核实施、认证决定、监督认证和再认证。12、对认证人员的主要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记录审查、意见反馈、面谈、观察和考试。13、初次认证策划和审
12、核实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确定审核目标、范围和准则。审核目的由认证机构确定。审核范围和准则,由认证机构与客户商讨后确定。2、选择审核组。认证机构选择和委派审核组的过程,包括审核组长和技术专家,审核组的选派需要考虑实现审核目的能力和公正性的要求。如果仅有一名审核员,该审核员应有能力履行审核组长的职责。3、审核计划。审核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审核目的;审核准则;审核范围,包括识别拟审核的组织和职能单元或过程;拟实施现场审核活动的日期和场所,包括对临时场所的访问和远程审核活动;预计的现场审核活动持续时间;审核组成员及与审核组同行的人员的角色和职责。4、初次认证第一阶段。目的是审核客户的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13、信息;评价客户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客户的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的准备情况。5、初次认证第二阶段。目的是评价客户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包括有效性。第二阶段审核在应在客户的现场进行。14、举例说明某种特定管理体系应具备的知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需具备的知识:(1)环境术语。环境术语是环境管理体系中所使用的与环境相关的术语、定义和概念等知识。(2)环境计量。环境计量是适用于环境管理体系和适用合规义务的、量化环境输出的知识。(3)环境监视和测量技术。它是指与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相适宜的环境监视和测量技术以及分析方法的知识(包括设备及其校准、检定和维护)。(4)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它是指识别环
14、境因素和环境影响及确定其环境重要性的技术知识。(5)生命周期观点。它是指生命周期概念及组织如何将生命周期观点应用于其产品和服务的知识。(6)环境绩效评价。有关环境绩效评价方法(包括其参数)的知识,足以判定组织的环境绩效是否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7)合规义务。它是指判定组织是否确定了与其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合规义务的知识,以及判定组织是否评价了与其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合规义务的履行情况的知识。(8)应急准备和响应。它是指足以判定组织是否已经识别了潜在的紧急状况并策划了相应的响应措施,评价组织在试验其应急响应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响应措施(适用时)的有效性。(9)运行控制。
15、它是指用于运行策划和控制的过程(包括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变更管理)的知识。(10)与场所相关的因素。它是指与场所相关的因素的知识。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到组织的环境因素对周围区域、生态系统及社区的潜在影响。场所相关因素包括地理、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土壤和其他与场所相关的物理条件,以及场所早先的使用情况。(11)范围。它是指确定某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是否与其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相适宜的知识。(12)交流的信息。它是指对交流的信息进行审核所需的知识,以能够对与环境管理223体系相关的环境信息的可靠性进行审核。(13)组织所处的环境。它是指确定组织已识别了与其运作所处环境相关并可能影
16、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包括环境状况),以及确定组织已识别了与其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知识。(14)风险和机遇。它是指具有确定风险和机遇的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组织所处环境的知识,以判定组织是否适当地识别并应对了与其所处环境、与其环境因素以及与其合规义务相关的风险和机遇。15、认证业务范围类别及认证风险分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认证业务范围分类是认证机构实施能力管理的基础。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在认证业务范围分类时通常与IAFID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可范围及我国认可机构认证机构认可规则保持一致,即将所有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分为39大类,包括280个中类和615个小类。这种分类源于欧共体经济活动统计分类(第二版)。认可机构依据39大类对认证机构进行认可范围管理。认证机构需要依据39大类向认可机构申请认可范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