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中拓项目大气影响专项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中拓项目大气影响专项评价.docx(2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马鞍山中拓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6万吨钢块生产线项目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二零二零年十一月1总则11.1 项目概况11.2 工作任务21.3 评价工作程序21.4 编制依据41.5 评价标准51.6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51.7 环境保护目标82工程分析102.1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102.2 物料平衡错误!未定义书签。3营运期大气污染源强核算114营运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述145营运期大气污染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1总则1.1 项目概况马鞍山中拓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位于当涂县姑孰镇松塘村,公司主要经营球团筛下粉、钢渣加工等。该公司于2007年投资建设“粉末料加工项目”
2、,该项目环评报告于2007年6月通过当涂县环境保护局的审批,其中粉末料加工项目(钢渣加工)于2010年7月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当环验201149号),年产钢渣8000吨;粉末料加工项目(球团筛下粉生产线)于2013年4月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当环验201引15号),年产球团筛下粉42000吨。为更好地促进引导废钢铁回收产业发展及实现公司发展壮大的目标,马鞍山中拓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实施迁建计划,投资12000万元在当涂县姑孰镇工业集中区征地19839.66m2建设绿色新材料综合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投产后将年产钢渣微粉30万吨,分筛废钢6万吨。该项目环评于2019年12月24日由马鞍山
3、市生态环境局予以审批(马环审(2019)300号)。该项目目前正在施工建设,尚未投入运营。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马鞍山中拓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8600万元在马鞍山当涂县姑孰工业聚集区马鞍山中拓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年产36万吨钢块生产线项目。该项目综合利用钢渣年产36万吨热压钢块,建成后可提钢块的品质,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项目主要购置皮带机、压力机、回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保温箱+中间高温分运器等设备70台(套),配套建设供水、供电、消防、环保等辅助设施。2023年9月28日取得马鞍山市当涂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项目的备案函(2023-340521-42-03-0371
4、3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需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原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有关规定,项目属于名录中:“三十四、环境治理业,1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中的其他类别”,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马鞍山中拓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接到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中的
5、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尤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正负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1.2 工作任务通过调查、预测等手段,对项目在建设阶段、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程度、范围和频率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为项目的选址选线、排放方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与预防措施制定、排放量核算,以及其他有关的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或指导性意见。1.3 评价工作程序第一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研究有关文件,项目污染源调查,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调查,评价因
6、子筛选与评价标准确定,区域气象与地表特征调查,收集区域地形参数,确定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等。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依据评价等级要求开展,包括与项目评价相关污染源调查与核实,选择适合的预测模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或补充监测,收集建立模型所需气象、地表参数等基础数据,确定预测内容与预测方案,开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工作等。第三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制定环境监测计划,明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写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下图I-Io图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
7、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18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2017年9月1日);(5)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部令第1号);(6)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引37号);(7)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8)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
8、5年3月1日实施;(9)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10)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784号);(11)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12)安徽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新增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工作的通知(皖环发201719号);(13)关于印发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201389号);(14)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883号);(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9、导则总纲(HJ2.1-2016);(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1.5 评价标准1.5.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14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取值时间标准值单位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PM25年平均3524小时平均75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1小时平均200CO24小时平均4mgm31小时平均101
10、.5.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筛分、上料工序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及其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其中回转炉烘干工序废气和天然气燃烧废气排放颗粒物、So2、NOx排放执行执行长三角地区2019-2023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工业炉窑特别排放限制要求。具体标准值如下表1-2所示:表1-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要求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来源排气筒高度(m)二级监控点浓度颗粒物120153.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颗粒物
11、30/长三角地区2019-2023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SO2200/NOx300/1.6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评价因子本项目废气排放选取PMI。、TSP.SO2以及NoX作为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筛选情况见下表1-3o表13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项目取值时间标准值单位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PMi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2、估算模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A.2推荐模型清
12、单,选择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AERSCREEN估算模型进行评价等级判定。3、估算模型参数估算模型参数见下表。表14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城市人口数(城市人口数)30000最高环境温度41.rc最低环境温度-12.7oC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潮湿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否地形数据分辨率(m)/是否考虑海岸线熏烟考虑海岸线熏烟否海岸线距离km/海岸线方向/4、评价等级判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评价等级工作分级方法,评价等级判定依据见下表。表15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评价PmaX工10%
13、二级评价1%Pmax10%三级评价Pmax1%本项目废气估算模式预测统计结果详见表1-6o表1-6Pmax和Do%预测和计算结果一览表污染源评价因子最大浓度落地点(m)最大落地浓度(mgm3)评价标准(mgm3)占标率(%)Do%(m)2#排气筒PMi0508.58E-030.456.42未出现3#排气筒PMio688.63E-030.451.92未出现SO2502.98E-030.51.93未出现NOx501.9E-020.29.49未出现1#生产车间TSP737.58E-020.98.42未出现由上表可知,项目实施后各废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为9.4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
14、境(HJ2.2-2018)中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本评价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二级评价项目可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5、评价范围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规定,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km。1.7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对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的调查,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7-1及附图2。表17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名称坐标Zm(经纬度)对象保护内容环境功能区方位距离(m)XY宋家甸118.59730319631.583382273居民约60户/2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E95.1龙华村118.60482411031.575689697居民约100户/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