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越来越受重视,职业院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和企业需求,创新职业核心素养培育途径,丰富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载体,探索开展课程思政,加强实践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将职业核心素养纳入育人体系。课程育人,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科研育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育人,将专业所学融入实习实训过程;文化育人,为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提供广阔的平台;网络育人,加强典型宣传和对学生的正向引导;此外,还应从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角度
2、进行改革。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补充第一课堂的难以触及之处和单调的模式,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高职学生中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进而发挥第二课堂对于学生成才的促进作用。(1)问题的提出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
3、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自此,在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文件和具体措施中,各高职院校逐步确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形成了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育人宗旨,但效果并不显著。因为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侧重于从事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这已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甚至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2)课题界定根据整理的资料综述,大多数学者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
4、方面。那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是指作为准职业人的高职学生在从事和胜任未来职业活动所必须的综合品质和行为规范。“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以上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内研究现状研究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问题的代表性著作很多,主要有:穆学君高
5、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该书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划分为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合作能力、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创业能力、面试能力和毕业生离校教育9个模块;张祥霖,杨俭修高职生职业素养也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包括职业精神、职业形象、职场沟通、职场协作、创新能力、学习管理、时间管理、健康管理八个模块,基本涵盖了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基本内容。除了著作以外许多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均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其中,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从职业素养的内涵及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路径思考等方面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梁国胜在培育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
6、第一要务指出,职业基本素养培养应超过专业技能,成为高职教育中的第一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应开设专门的“职业基本素养”等相关课程;张嘉惠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究一文提出建立全面考核职业素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立体运用教育方式、构建评价体系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全方位格局,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之后,形成了众多的职业素质理论派别,职业素质理论趋于系统化和多样化。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学生具有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英国现代学徒制,确立了能力与知识并重的培养目标,采用工读交替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从学校到就业的平稳过渡;日本注重
7、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弹性化的学制,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日本企业聘用员工时,不十分看重个人的具体技能,而是强调基本素质;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社区学院来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技能和知识,为社区工业、商业以及其他行业培养人才,以社区为中心,关心社区生活,发展社区经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有效培养模式和成功经验,但是,也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4)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主要关注和研究高职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养成与提升,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问题、探索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拓展,对丰富职业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贡献,对促进
8、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职业素养培养研究对解决当前的就业指导问题具有很客观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从学生来看,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做好职业准备,顺利就业,成功创业。从社会来看,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就业结构性难题,帮助用人单位和高职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互信、融合的就业平台,缓解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1)理论依据培养大批具有深厚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是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需求。但是,一个人各方面的
9、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包括职业素养都是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与养成的。对高职院校而言,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与教育要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一人本思想,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成长成才规律采用统筹兼顾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从而实现其职业素养全面持续提升的目标。(2)研究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和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实现就业导向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对接融合,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内在力量,使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就业观、价值观。结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总结归类等方法,找出高职院校在
10、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有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及职业认同感,实现人生价值。(3)研究内容本课题在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论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围绕高职学生成长需求,打造学生职业素养实践平台,提出在实践技能训练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围绕企业需求,创建产教融合的职业素养培养教育机制,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教育机制;围绕社会需求,制定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4)研
11、究假设高职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身优势及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有提升自身素养的意愿,并能根据自身特点和岗位需求,在老师的引导和培养下,首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其次具备从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再次,通过长时间地学习一改变一形成,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5)创新之处当前,职业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在教育理论和学生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本课题除了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外,充分利用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获得相关一手资料,通过数据
12、分析认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问题,找准企业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的共同点,进行培养教育和实践。尝试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以最小的成本,最少的时间把我院学生培养成社会急需的具备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并能够推广实施到整个高职院校。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问题是一个涉及多维度和多层面的系统性问题。因此,本课题将立足学术界当前的基本理论研究成果与职业界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以高职学生(在校和已毕业)为研究对象,以职业素养现状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找出高职院校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过程中体现的自我职业素养养成不足和在就业过程中表现的职业素养
13、教育不足方面的问题,探索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的路径,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2)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利用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全方位的实地调查。针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对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知名企业家及优秀毕业生进行访谈,整理并借鉴他们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文献研究法: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认真学习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教育学等方面的著作,大量查阅文章、著作、论文、网络等相关资料,研究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案例,对照总结可借鉴的经验。(3)技术路线本课题负
14、责人是一位具有近三十年高职教育经验的副教授,课题组其他成员都是从事一线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资深教师,熟知高职学生的特点。对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在桌面调查和实地调查中获得的资料,整理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并将这些对策运用到实际的学生管理和教学中以便深入探索和总结提高。(4)实施步骤准备阶段(XX年7月至XX年10月):成立课题组,安排各成员任务,查阅相关理论文献,制作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和整理资料。实施阶段(XX年11月至XX年4月):归纳资料,分析数据,制定课题大纲,根据任务安排,撰写相关论文。总结阶段(XX年5月至XX年7月):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如何做参考
15、思路:研究计划教育研究项目,又称教育研究项目,是如何开展研究的具体思路,它初步规定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项目研究方案能够保证整个项目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的水平是一个项目质量和研究人员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开展项目中期审查鉴定的重要依据。二、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教育研究项目种类繁多,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各不相同,但结构相似。写研究项目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为项目计划,首先要阐述项目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在方案中,研究项目的背景通常用“提出项目”或“项目背景”来说明,主要介绍研
16、究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探讨,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以及这个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效果,进而写出这个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不要乱喊口号。(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有必要说明在课题范围内是否有研究,研究了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就所表达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果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者对本研究是否有很好的把握,是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因为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对某个问题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三)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老师现在做的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理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