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4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2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4篇*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一)一、基本情况*县位于云南西南边陲,地处高黎贡山南麓,被怒江和龙川江 环抱,有国土面积28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3. 6%,国境线长 19. 71公里。全县辖5镇5乡121个村(社区),居住着汉、像像、 彝、傣、阿昌等23个民族。2022年末,总人口 30.6万人,其中少 数民族人口 2. 01万人,占6.56%; 12万华人华侨生活在20多个国家 和地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 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县城”“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 范县”“云南省文明
2、城市”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 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 总目标,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为引领,以“9+N进” 为创建载体,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 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走出了一条“同心筑梦跟党走、民族 团结强边疆”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激励全县各族人民以更加昂 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目前全县共有88个单位被评 为省级、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夯民族团结之基,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
3、全面领导。突出 政治领导。坚持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摆上县委、县政 府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和安排,并将民族团结进步 示范县创建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县委巡察、综合考评以及人大、政 协调研视察评议的重点内容,做到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融入全 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各环节, 切实扛起守护边疆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突出思想领导。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 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 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019年以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专
4、题理论学习400余场次。突出组织领导。切 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县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履行主 体责任,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 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 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二)塑民族团结之魂,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化红 色引领。依托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松山干部教 育培训基地)、李鑫故居、朱家璧红色教学点等资源,把党性教育、 伟大抗战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纳入教学重点,作为 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校教学的重要学习内容,进一 步激发各族干部
5、群众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内生动力。 目前,全县共培训各族干部群众16万余人次。强化价值引领。坚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扎 实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道德模范”评选工作,以全省综合成 绩第一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复评,获评国家级文明村镇2个、省级 文明村镇(单位)20个。积极倡导各族群众签订民族团结进步公约,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规民约,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 植*各族儿女心中。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把爱我中华的 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灵深处。强化文化引领。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开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班,成功申报省、市、
6、县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66个,培养省、市、县代表性传承人76名, 劫糯镇被命名为“国家民间艺术之乡”,创作了巍巍松山云岭 星火等14部文艺精品,充分彰显了*各族人民“肩并肩共御外侮、 手牵手决胜贫困、心连心同战疫魔”的团结奋斗精神。同时,以先进 典型为榜样,争先创优、激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动力,全县涌现出了 一批先进集体及个人。如木城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木 城乡老满坡村党总支书记郭玉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并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三)固民族团结之本,推动各民族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积 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依托资源禀赋奋力打造中国石斛之乡、绿色硅材 全产业链基地、滇西边境旅
7、游目的地。各族群众种植石斛3. 7万亩, 覆盖81个村(社区)1. 6万户6. 5万人,实现产值19. 75亿元。绿 色硅材产业已初步形成68. 26万千瓦水电装机、28. 46万吨工业硅和 IlGW单晶硅产能的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产值104. 76亿元, 带动各族群众就业5000余人。县域旅游共打造A级旅游景区11个, 全年共接待游客4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亿元。2022年,全 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9019元,兑现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 民族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积极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科 技创新体制机制,2019年以来,共实施科研项目64个,建立院士专 家工
8、作站5个,认定入库高新技术企业5家Q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全县培育电商企业96家,共实现销售额24. 5 亿元。注重人才培养,全面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本科上线率从2019 年的55. 21%上升到2022年的65. 45%,提高了 10. 24个百分点。积极 推动共同富裕。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5个现代化边境小 康村建设,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实现边境繁荣发 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2022年,实现城镇、农村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00元、14141元,分别增10%、12%,实
9、现各 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四)聚民族团结之力,全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 互嵌式居住空间和社区环境。全县2万余名各族群众集中搬迁到42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有搬迁安置点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均等配 置,各族群众在同一小区、同一楼栋互嵌式混合居住,相互学习、相 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团结,实现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构 建互嵌式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积极推进各民族青少年交流,全县 54758名各民族学生在231所学校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组织684名 各族青少年学生到上海学习工作,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和 产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 理,将
10、869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社区服务,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 口在城镇落户,更好融入城市。构建互嵌式文化融合格局。常态化开 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各民族交往交流、团结联谊等活动,组 建业余文艺演出队174支,组织开展碧寨山歌会、龙江稻花鱼节等民 俗民间活动,促进各民族增进交流、相互欣赏,实现心理认同、精神 相依。(五)铸民族团结之盾,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切实建 立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 格城市创建,平安*、法治*建设成效明显,实现“一屏观全县,一 网统管”的智治体系。大力推行“3户5户”联防联控、党政军警民 “五位一体”和“五级段长制”管边控边模式,扎
11、实开展“龙城飞将” 行动,真正把总书记寄予边疆各族人民的深切勉励转化为“建设好美 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切实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每季度组织召开民族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 作分析研判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确保民族宗教领域意识 形态绝对安全。研究制定*县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制度等网络管控 引导机制,持续推进网评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 音。切实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健 全完善矛盾纠纷乡村组“三级三次”调处机制,实现了 “小事不出组、 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近三年来,全县未发生涉民族因素案(事) 件,先后获评“全
12、国信访三无县”“云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综治 维稳责任目标考核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 续5年排名全省前列。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在今后工作中,县2022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结(二)2022年,在省、州民宗委的关心支持下,*县始终坚持以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全面建成“三地一典范”系列目标任 务,响亮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 示范县成果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 全县呈现出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的生动局面。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创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13、色社 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 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为主线,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大的工作动力、更实的工作作风, 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建合力。坚持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作为总目标和总牵 引,高质量、多层次、全方位强力推进创建工作。一是动员部署“统 思想及时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复查迎检动员大会,对中 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再次进行专 题学习。将创建工作摆在县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一年强基 础、三年创示范、五年再提升总体思路,今年来,多次召开各类专 题会议研究部
14、署创建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二是健全机 制“重落实”。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县级相关领导任副 组长,乡(镇)、县级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 实专项工作经费,抽调3名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人员专职从事 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周会商、周通报、月调度、月小结机制,严格 执行“周信息、月报告“信息报送制度,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坚持对创 建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推进,先后组织11个牵头单位和 相关示范点位召开创建领导小组会议2次、工作推进会2次、周会商 会议21次、现场调度会13次,及时掌握进展情况,确保创建工作高 位谋划推动。三是压实责任“强担当”。根据全国民
15、族团结进步示范 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测评指标(西部地区),制 发*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复查迎检工作方案*县全国民 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复查迎检工作实施方案及重点任务分解表,细化 梳理重点工作任务Ill项。坚持目标责任制,成立9个全国民族团结 进步示范县复查迎检专项组,明确各组工作职责和任务,创建领导小 组与各单位全覆盖签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复查迎检工作军令 状IOO余份,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狠抓经济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根 基。坚持把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作为全县中心工 作,大力实施“全域发展、绿色崛起总体战略,全力
16、推动“五大工程”, 全力落实“十四五”规划、经济运行、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确保我 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是全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聚焦“三家园” 工程五年建设任务,精准谋划项目,在示范乡镇和村安排项目28 个,总投资5614万元。以“九寨嘉善共合作,齐心协力促就业”为 主题的*县2022年浙江对口支援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浙江 省嘉善县及*县县内多家企业到现场开展招聘,共计提供600余个 岗位信息,达成就业意向30余人,现场录用6人Q全面实施十五 年免费教育,高考本科硬上线人数连续7年居全州第二,2022年城 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180元、17315元,年均增 长分别为8.8%、10.5%,保持各族群众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二是 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树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全 域旅游生态九寨”目标,围绕做好“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经济发展”三篇文章,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完成13个生态修复保 护和254处地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