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1354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健康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独特优势,切实把中医药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决定开展健康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为做好此项活动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重点围绕全生命周期维护、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重大疾病防治,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宣传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实施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提升居民中医药文化素养和身体健康水平,助力健康行动。二.工作目标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推动中医药传承

2、精华、守正创新,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挂钩帮扶为契机,进一步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促进全过程、重大疾病防治全过程、疾病诊疗全过程。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到2025年,中医药扶持政策更加完善,选择中医药服务人群占公立医院就医人群的15%以上;中医药服务网络全覆盖,每千人口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1张;中医药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形成一支由5名省级以上名老中医、20名省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IOO名以上中医药骨干人才、IoOo名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实现县、乡、

3、村中医医生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更加丰富,中医药知识更加普及,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三.主要措施(-)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1加强市级中医药能力建设。依托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深入实施整体提升项目,实施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中西医协同医院建设项目,打造成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皮肤病医院、精神卫生等专科医疗机构设立中医临床科室,配备相适应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争取将医院中医类科室联合打造成中西医协同科室。2、完善县(市)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中医医院建设,推动县级中医医院项目建设;巩固提升三级中医医院创建成果,力争从三级乙等提升为三级甲等;加快中医医院

4、特色专科科室建设。提升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均衡中医药资源布局。3、实现县、乡、村中医全覆盖。将中医药学类等相关专业列入年度人才引进和招聘紧缺急需专业,公立医疗机构在人才引进和招聘时应向中医药人才倾斜,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每年新招聘中医药专业人员占新招聘人员的比例达1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专业人员占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每个基层中医馆都有3名以上中医类医师。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确保100%乡村医生全部掌握3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每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8名以上。4、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推广。探索构建以治未病为核心的医防融合新机制,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实施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推广计划,在

5、实施好国家发布的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基础上,中医治未病中心制定1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各地结合本地区疾病谱和地域特点,再制定推广一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置中医治未病科,鼓励有条件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要求规范开展膏方和三伏贴服务。健全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探索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中医与疫病研治队伍,将中医药防治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推行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确保中医药全面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二)强化妇幼老人中医药健康促进1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三级妇幼保健院均要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其它妇幼保健机构要积极创造

6、条件开展中医药服务。积极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指导具备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治未病科推动中医药治未病与妇幼保健服务深度融合。到2025年,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比例分别达到90%和80%,妇婴医院全部设置中医科。2、发挥中医药在优生优育、妇幼保健和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广泛开设优生优育门诊。加大小儿推拿健康知识普及,传授推广易于操作的捏脊、按揉足三里等方法。支持医护人员参加小儿推拿、中药熏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规范开展相关服务。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到2025年,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85%o3、老

7、年人中医药健康促进活动。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治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与养老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协作,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托管或举办养老机构,鼓励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加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开展老年中医药健康中心建设试点,探索完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三)培育中医药特色人才1鼓励医疗机构聘请合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坐堂。鼓励中医医院、中医馆聘请经省级考核合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坐诊,实实在在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做好中医药传

8、统知识与文化、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传统技术方法的收集整理和登记保护,鼓励建立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士医药传方、传药、传承工作室。2、建立院内纯中医治疗绩效倾斜机制。根据中医与西医在个体化诊疗模式的差异,纯中医治疗门诊工作量单人次所得工分系数相比西医内科医生工分基础上上浮50%以上;将50%以上中医辨证论治费、10%以上中药饮片药事服务费直接分配给纯中医治疗医师;中药房单张处方工分系数在西药房单张处方系数的基础上上浮3倍以上,确保中医类人员的绩效工资不低于同级别西医人员。3、完善中医师承带徒激励措施。鼓励各级公立医院延聘老中医药专家开展中医师承带徒活动,加强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力争每

9、个总医院(医联体)建设1个以上,参照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工程政策,实施跟师、带徒院内绩效工分奖励制度,构建一、二、三级执业中医师人才梯队。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入选国家级和省级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鼓励名老中医专家总结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传授学术思想。4、落实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继续执行中医类在编专业人员基本工资纳入当地财政核拨政策;继续执行对新引进到市、县公立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由当地财政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人才培养补助经费政策,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中医药专业人才。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医妇科、儿科医师到妇幼保健机构多

10、点执业,鼓励中医妇科、儿科领域的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医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在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传承工作室。(四)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1创新完善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机制。落实临床科室邀请中医会诊制度,每个总医院(医联体)西医临床科室申请中医会诊次数不少于25次/月;申请中医会诊的西医临床科室占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的比例不低于90%o创新中西医协作医疗模式,将中医纳入院内多学科会诊体系,确保每一场次多学科会诊都有中医参与会诊,研究制定实施宜中则中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逐步形成医院间、科室间的中西医协同攻关体系,将中西医结合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争取

11、形成一批中西医协同科研成果。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坚持运用中医临床思维,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多发疾病和重大疑难疾病多学科联合攻关和临床协作。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及科技成果评定中设置中医药研究方向,设立一定比例的中医药科研项目,推动中医药成果单列参评科技奖。2、支持院内制剂研发与使用。支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开展临床疗效独特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配制研究,鼓励建设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委托加工平台,允许在全市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内调配使用。鼓励将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使用方便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现代中药制剂产品。3、面向家庭和个人推广四季养生、节气养生、食疗药膳等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

12、推广艾灸等一批简单易行、适宜家庭保健的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行动,以上医治未病,健康享养生为主题,制作宣传视频30个,通过整合新媒体渠道传播中医药饮食起居、情志调摄、运动锻炼等养生保健知识,帮助民众提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到2025年,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到25%o四、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把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作为健康城市行动的重要内容,制定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定期评估,及时挖掘典型经验和亮点,每年12月底报送年度工作总结。将有关工作及指标纳入本地区健康城市行动考核体系。推动和支持发挥中医药相关学会、协会和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作用。

13、(二)加大政策扶持。各级政府按标准核定中医医院人员编制,在资源配置、政策机制、制度安排等方面向中医药倾斜。各级各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形成促进中医药发展新格局。各总医院(医联体)在医院收支结余中每年提取部分作为中医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和中医康复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医优势专科。(三)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对中医药专业干部人才的选拔任用,中医医院院长由总医院院长兼任,定期研究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各总医院(医联体)领导班子配备中,必须配备1名以上中医类专业人员,注重选配具有相应专业素养、实践经历的干部,推动形成又博又专、搭配合理的领导班子。三级综合(专科)医院领导班子适当选配具有中医药专业的干部。(四)强化宣传动员。各地各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作用,线上线下齐动员,使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热爱中医药的良好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