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患者突发寒战低烧抽血培养案例分享问题讨论采集时机选择及提高血培养检出率规范采集注意要点.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14319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患者突发寒战低烧抽血培养案例分享问题讨论采集时机选择及提高血培养检出率规范采集注意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临床患者突发寒战低烧抽血培养案例分享问题讨论采集时机选择及提高血培养检出率规范采集注意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临床患者突发寒战低烧抽血培养案例分享问题讨论采集时机选择及提高血培养检出率规范采集注意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临床患者突发寒战低烧抽血培养案例分享问题讨论采集时机选择及提高血培养检出率规范采集注意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临床患者突发寒战低烧抽血培养案例分享问题讨论采集时机选择及提高血培养检出率规范采集注意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患者突发寒战低烧抽血培养案例分享问题讨论采集时机选择及提高血培养检出率规范采集注意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患者突发寒战低烧抽血培养案例分享问题讨论采集时机选择及提高血培养检出率规范采集注意要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临床患者突发寒战低烧抽血培养案例分享、问题讨论、采集时机选择及提高血培养检出率规范采集注意要点案例分享患者女性,69岁,因持续发热20余天入院,血象2万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双肺感染,入院前发热均不伴寒战。入院3天后患者自诉仍咳黄脓痰,前夜再次发热,体温38.6,轻微畏寒,用消炎痛栓后体温降至正常,晨起体温35.7,自诉手脚凉。当日15:00左右,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可听到痰鸣音,测体温37,告知家属患者寒战是处于体温上升期,家属辩解之前发热从未出现此种情况。15分钟后再次测体温37.5。考虑患者感染重,目前处于体温上升期,虽然体温只有37.5C,仍急行抽取血培养送检,并应用阿沙吉尔静推退

2、热,而退热药应用之前患者体温已升至38.5,寒战明显减轻,用药后30分钟内即出汗,体温降至正常,痰鸣音明显减少。问题讨论抽血培养一定要38.5以上么?37.5。C抽血培养是否合理?当怀疑存在血流感染,且满足以下情况时建议采集血培养:发热(38oC)或低温(36oC);寒战;白细胞增多(10.01091,特别是核左移);粒细胞减少(1.01091);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下降等;呼吸加快(呼吸频率20次min或Co2分压32mmHg)以及肝脾肿大,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升高等。尤其同时存在肺炎、留置中心导管、PICC等血管导管48小时、有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

3、症状,患者出现寒战、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或者不明原因发热,持续在1周以上,或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均应多次、积极进行血培养。病例中提供的化验检查结果不全,但该患者同时满足,且肺炎已诊断明确,所以该病例中抽取血培养是适合的。2.血培养采集时机选择一般情况下,发热初期或寒战时采血可提高阳性率,当体温恢复正常或体温达到最高点时,血中细菌多数已裂解死亡,培养阳性率降低,此时血培养出来的结果更多会是污染菌,可在体温高峰到来之前Ih左右或寒战时采集血液。但体温高峰到来之前1h左右采血的时机很难把握,考虑寒战时抽血更合适,一般国内医疗机构临床常规规定体温达到385C及以上需要留取血培养,国际医疗机构的温度阈

4、值曾被设定为38.3oCo但有研究显示,38.3或38.5不一定是启动血培养检查的最佳体温阈值,也并非体温阈值设定越高,血培养阳性率就越高。抽取血培养的最佳时机需要结合疾病特点和患者除体温外的其他临床表现特征综合考虑。对于老年菌血症患者或免疫力低患者可能不发热或出现低体温,此时血中也会存在致病菌。而感染性心内膜炎菌血症呈持续性,因此血培养无需在体温升高时采集。对于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血或停用抗生素24h后采集,可提高阳性检出率。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也可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在培养瓶内加入树脂或活性碳。因选择血培养检查的最佳体温阈值存在争议,结合患者为老年人,考虑

5、患者体温上升期,且畏寒、寒战明显,故虽然体温只有37.5,急行抽取血培养送检时机选择也是适合的。退热药应37.5给药是否合理?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致热原(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临床常用发热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为:低热37338C;中等度热38.1-39oC;高热39.1-41oC;超高热410一般情况下,患者温度在38.5以下时建议不使用退热药物。发热是人体调动免疫力的一个过程,是机体对各种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当体温升高时,体内的抗体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滥用退热药物

6、,有可能导致患者低体温,还会影响发热类型的判断,影响疾病诊治,建议选择物理降温的方法。当超过38.5以上,可能引起机体各种不适,如头痛、头晕、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发生高热惊厥,使能量消耗过多,所以此时可以选用一些适当的退热药物。该病例中患者为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明确,炎性指标升高明显,不除外合并脓毒血症,再次出现寒战,考虑是由于发热引起(后续体温再次升高也证明这一点),体温处于上升期,故虽然体温只有37.5,充分评估退热治疗获益与风险,此时应用退热药物是合适的。退热最主要有效方法是治疗原发病,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应用退热药物或者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热。常用的退热药物及方式包括: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

7、洛芬、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等非笛体类;纳肛:口引躲美辛栓;灌肠:水合氯醛;外用:退热贴;肌肉注射:赖氨匹林(也可静脉注射)、人工冬眠合剂(也可静点);部分特殊病人需要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物理降温可选择温水擦浴、冰毯。退热注意事项:1)布洛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建议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2)温水擦浴:水温32-34oC,尽量不要用酒精擦浴,先冰袋冰敷前额,然后擦血管比较丰富处,比如颈部、腋下、腹股沟;3)人工冬眠合剂适用于有烦躁、抽搐症状者;4)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老年人应适当减少剂量。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以免因大量出汗,使体温剧降而引起虚脱;5)在发热

8、和服用退热药物时,应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先给退热药还是先抽血培养?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会导致血培养的结果产生误差,影响检出阳性率,因此建议下次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血或停用抗菌药24h后采血。而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是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解热、镇痛效果,无杀菌作用,但滥用退热药物有可能对采血时机选择产生干扰。因此先抽血培养后立刻给予退热药,与退热后立刻抽血培养,结果是没有太大差异的。提高血培养检出率1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要规范1)注意皮肤消毒:2)注意采集部位:静脉血培养比动脉血培养的诊断率高,建议从外周静脉采集血标本;应在不同部位静脉穿刺;尽量避免从静脉留置导管采血培养,虽

9、其虽操作方便但污染率高;避免在受损皮肤处静脉穿刺。3)培养瓶的处理:血样注入血培养瓶前,瓶塞可使用75%乙醇消毒,可降低污染可能。绝大多数血培养瓶瓶塞不可使用含碘溶液消毒涂抹,因为这些溶液可降解瓶塞材料。2 .正确抽取血培养标本采集量病原菌检出率外周血中细菌浓度相关,增加采血量,病原菌的检出率就会相应增加,成人血培养每次采血量为1020m1o因新生儿与婴儿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较高,采血量无需等同于成人,对于婴幼儿患者,采血量不超过总血量的1%,建议为15m1o3 .把握血液培养采集次数及间隔1)建议需氧瓶或厌氧瓶组合使用,可提高检出率;2)血培养采集次数:对怀疑血流感染患者,一般建议于不同静脉

10、穿刺点采集2-3组血培养标本(每组包括1只需氧瓶和1只厌氧瓶)。因儿童患者很少见厌氧菌感染,可仅使用需氧瓶,不常规推荐同时做厌氧培养。3)对不明原因发热,因为1次血培养不足以说明问题,且会遗漏阳性结果。第1天进行2次采血培养,抽血间隔60min;必要时24-48h后在患者发热前抽血2次;4)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在2h内采集3份血标本,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3次;多次抽血培养,对解释培养结果意义重大,如果多份血培养为阳性且为同一细菌,此菌则最可能为致病菌。如果多份血培养只有一份为阳性且为皮肤常见定植菌,同时病情不支持感染,此时此菌多为污染菌。4 .阳性率低容易忽视原因

11、二血培养检出阳性率低的原因除上述标本采集时机不合适、标本采集量不够、标本的运送和保存环节错误、血液培养次数少常见原因外,还包括以下容易忽视原因:1)致病菌因素:还可能和血流感染致病菌相关。许多有高热、寒战症状的患者很可能为毒血症,致病菌产生毒素入血,而细菌并不进入血液,所以血培养无细菌生长。或者有些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为厌氧菌,由于条件所限,有的医院暂不能做厌养菌的培养。2)培养时间短:常规血培养的时间应为7天,但如果怀疑是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时,应当培养2周后才可不再保留。疑为军团菌感染时应培养10天以上,可疑为布氏菌感染时应培养28天等。5 .污染菌判定标准1)一般考虑革兰氏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多为感染菌,若是芽抱杆菌、微球菌、座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则为污染菌;2)若是多个血培养都培养出的细菌可以判定为感染菌,若只有单瓶阳性,可根据细胞的种类判断;3)患者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