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天然气管道事故案例分析PPT 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货分享天然气管道事故案例分析PPT 课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天然气管道事故案例分析(一)天然气管道爆炸着火事故2006年1月20日12时1 7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输气管理处仁寿运销部富加输气站发生天然气管道 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重伤、47人轻k 富加站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加镇,是集 过滤、分离、调压、计量、配气等为一体的综合 性输气站Q输气管理处两条干线威青线和威成线 通过富加站,设计日输气量950Xl(Hn3d,设计 压力40MPa,其中威青线(管线直径720mm) 建成投产于1976年,威成线(管线直径630mm) 建成投产于1967年。事故前威青线的日输气量为 5010m3.运行压力为152.5MPa。事故发生 时,该管段的日
2、输气量为26X1(Hrn3、压力 1.07Mpa,气流方向为文宫至汪洋。 威青、威成线建成投产30多年来,由于城乡经济 建设发展,该地区已由一、二类地区上升为三、四 类地区,管道两侧5米范围内形成了大量违章建筑 物等安全隐患。2005年该油气田分公司组织实施威 成线三、四类地区(钢铁一汪洋段)安全隐患整改 和威青、威成线场站适应性大修改造。工程由某工 程公司设计、某输气分公司承建、某监理公司负责 监理.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动工,原计划12月15 日主体工程结束。因从意大利进口的球阀推迟到货(原计划2005年11月30日到货,实际到货时间为 2006年1月10日),变更计划为2006年1月1
3、9日进 行威青线的碰口作业。二、事故经过1月19日7时30分,开始施工,18时30分施工完 毕:1月20日8时30分,组织从富加至文官方向置换 空气;1月20日1O时30分,完成置换空气作业,开始缓 慢升压:1月20日10时40分、11时40分,作业人员两次巡 检无异常。压力缓慢升至1.07MPa,恢复正常流 程。12时17分,富加站至文宫站方向距工艺装置区约 60米处,因720输气管线泄漏的天然气携带磕化 亚铁粉末从裂缝中喷射出来遇空气氧化自燃,引发 泄漏天然气管外爆炸(第一爆炸),因第一次爆炸 后的猛烈燃烧,使管内天然气产生相对负压,造成 部分高热空气迅速回流管内与天然气混合,引发第 二次
4、爆炸。当班工人立即向输气处调度室报告了事 故情况,同时向富加镇政府和派出所报告;12时20 分左右,富加站至汪洋站段方向距工艺装置区约63 米处,又发生了与第二次爆炸机理相同的第三次爆 炸.当第一次爆炸发生后,富加集输站值班宿舍内 的员工和家属,在逃生过程中恰遇第三爆炸点爆炸, 导致多人伤亡。F 输气管理处在接到报告后,输气调度室立即通知 文宫、汪洋两站紧急关断干线截断球阀并进行放空.13时11分,文宫站至汪洋站段放空完毕。13时30分, 事故现场大火扑灭。17时40分,临近建构筑物余火 被扑灭. 此次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3人重伤,损坏房屋 21户计3040平方米,输气管道爆炸段长69.05
5、米, 直接经济损失995万元。三、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0)720管材螺旋焊缝存在缺陷,在一定内压作用 下管道出现裂纹,导致天然气大量泄漏.泄漏点上 方刚好有一颗白杨树(树干直径400毫米,约高17 米,主根部径向展开直径18米左右),由于根系发 育使土质变得较为疏松,泄漏的天然气在根系发育 的树兜下聚集,加之泄漏的天然气携带硫化亚铁粉 未从裂缝中喷射出来遇空气氧化自燃,引发泄漏天 然气爆炸(系管外爆炸),同时造成管道撕裂。因 第一次爆炸后的猛烈燃烧,使管内天然气产生相对 负压,造成部分高热空气迅速回流管内与天然气混 合,引发第二次爆炸,约3分钟后引发第三次爆炸(爆炸机理与第二次爆炸相同)O(
6、二)间接原因B 1、管道运行时间长,管材疲劳受损。威远一青 白江输气管线(威青线)建于1975年,1976年投产, 由于管材生产和抬运布管时产生的缺陷以及当时检 测技术手段落后等条件的限制,导致管线先天存在 较大缺陷.加之该管道已建成投运30年,运行时间 较长,且90年代流向调配、管输压力频繁变化,导 致管道局部产生金属疲劳。2、管道建设时期,防腐工艺落后。因为当时防 腐绝缘材料及防腐绝缘手段、施工工艺的限制,管 道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管道外层腐蚀严重。J在翁剧赢霸噩置i强内腐蚀环境,导致管内发生腐蚀,伴有硫化亚铁粉末4、第一爆点上方白杨理根系卷意使土质变得较 为疏松,为天然气泄漏并左管外余英爆
7、炸提供了条 件。同时管道附近还有其他根深植物。5、富加输气站场及进、出管道两侧存在较多建 构筑物,且场站周围建构筑物过密,以致逃生通道 狭窄,人员不能及时安全撤离。6、三爆炸点爆炸。工、家属和附近居民在逃生过程中恰遇第7、油气田篇嬲搬彝作存在不足,管线存在的安全隐患重视不够,管道巡查保护不力, 对仁寿富加输气站周围建筑密集甬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整改。8、仁寿县人胭府没有充龙头识到天然气管线 周围民用建构筑许过多已经对行线的安全运行造急 隐患,对小集镇规划、建设审批的指导和督促检查 不力,仁寿县规划和建设局对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 重诩不够,对有关规划和墓设项目的批把关不严, 致橙富加输气站周边民
8、用锂构筑物过发(三)管理原因K 1、本次威青线大修工程投产方案采用天然气直 接置换空气方式,严重违反了天然气管道运行管 理规范SY/T5922-2004标准的规定,并且没有 按规定在置换结束后对排放口排出气体进行检测。2、施工组织方案不落实。虽然按照威青线施工 组织方案成立了由输气管理处及运销部两级领导和 技术人员组成的现场领导组、技术组、保镖组、后 勤保障组等组织,但是在投产作业过程中,没有到 现场对工程技术质量和安全环保检查把关。3、西南油气田修建富加站值班宿舍时,未严格 执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及有关规范的规 定,在管线、场站的安全距离内建房,并将场站逃 生通道选择在管道上方而且,违反
9、有关规定允许 员工家属住在场站值班宿舍。4、管道巡护责任不落实,管理人员对巡线工执 行管道巡护操作规程的情况监督检查不力,致使管 道上方和管道附近深根植物长期存在,没有及时处 置。、应汲取的教训1、对所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停气碰头、置换作业 都必须使用氮气进行置换.2、对储存、集输、生产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 装置、管线等必须采取防化学腐蚀措施,并按要求 定期进行检测。3、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管线、场站安全距 离内禁止修建房屋、宿舍,必须合理选择应急逃生 通道。4、对于投产、大修改造等关键施工必须要有领 导干部和现场安全监督进行严格把关。(二)焊接、切割引发的事故今天在这里通过 分析两起焊接、切割
10、 引发的事故,与大家 一起分享发生事故的 原因和机理,从中汲 取事故教训,完善防 控措施,杜绝生产事 故的发生。事故一:2004年4月16日,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自 贡运销部因管压不足,进行管网改造。该公司负责人黄 某在无任何手续、方案情况下安排人员动火作业,在进 行30管线和57管线碰头作业时,在未通知情况下私 自关闭57管线上的DN50阀门,且未安排人员留守,18 时当调度发现无压力时,安排值班巡检员刘某察看,巡 检中发现DN50阀门关闭,在不知有施工人员操作的情况 下将其开启,此时碰头施工电焊引燃了天然气,作业场 所空间有限,焊工王某在逃离时跑进一条3. 5米深的巷 子而无法逃生,
11、当场死亡。经现场调查分析认定事故原因:1、没有办理动火作业票:缺少动火作业票,生 产调度不知道现场施工情况,缺少现场有针对性地防范措 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2、无施工方案、应急方案:当现场起火后,施 工人员慌不择路,对应急逃生路线全然不知,同时丧失在 第一时间扑救火灾的最佳时间,从而造成人员死亡的悲惨 后果,这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二2004年8月12日8时,某油田电力集团热电厂化学分厂安全员加查中发现1#盐酸储罐(钢质内衬橡胶)排污管线泄漏0 13日8时开具作业票,8时10分开始检修,并对该罐注水排空酸液后将水排净,9时检修人员准备打开人孔检查漏点,因螺丝锈死,动用气割切割螺丝,切割
12、作业10分钟后,突然一声巨响,酸罐人孔盲板崩开,造成焊工张某跌落地面当场死亡。事故原因:1、罐内橡胶脱落钢 质与盐酸反应产生氢 气,与罐内空气形成 爆炸混合气体造成爆 炸。2、操作员工麻痹大意,对现场风险认识不 清,施工前安全交底不细。3、现场监督管理措施落实不到,施工前没 有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综合分析这以上两起事故,我们不难 看出,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可燃易 爆物质,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物的不安 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使可燃物质与空 气混合达到了爆炸极限,旦遇火源发生了火 灾、爆炸。第一,存在可燃物质,包括可燃气休、蒸气或粉尘;第二,可燃物质 与空气(或氧气) 混合并且达到爆 炸极
13、限,形成爆 嵯合物;第三,有能导致爆炸的能源,即 点火源,如撞击、 摩擦、明火、电 气火花、静电火 花、雷电等。发生火灾、爆炸具备三个条件:从火灾形成的机理我们可以看出,可燃物质、 空气(或氧气)和点火源是构成化学爆炸的三要素,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爆炸就不能发生;反之,控制 和消除三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就会终止。因此,预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关键就是防 止可燃物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和控制点火源。在经 常接触的油气生产、集输过程中极可能造成生产事 故。预防措施措施一:保持设备、设施完好不漏,防止可燃物质的泄漏。措施二:易燃易爆场所按有关规定安装安全技术设备、设施, 并定期检测、维护,确保处于良好状态。措施三: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措施四:强化应急预案制定的针对性,同时落实施工前的 风险识别和安全交底,强化现场施工前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