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精神在心间——九江抗洪纪念馆主题研学实践课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洪精神在心间——九江抗洪纪念馆主题研学实践课程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课程背景二、课程主题三、课程目标受众(-)学情分析(W)林目标四、课程内容.,二?二二j.(一)课程简介(-)课程流程五、课程实施10研学知识卡片研学手册、研学评价表六、课程评价i11七、附录一、课程背景(一)九江抗洪精神源远流长1998年汛期,气候异常,暴雨频发。长江出现全流域性大水;东北嫩江、松花江爆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千钧一发之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特别是受灾省份的广大干部群众同前来支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一起,团结奋战,力挽狂澜,同洪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在这场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
2、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成为中国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抗洪精神在心间”研学旅行课程立足于弘扬抗洪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鹿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学习党的精神谱系。(-)研学相关推进政策解读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以及教育部等11个部门对于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认真贯彻及执行,我国研学旅游需求进一步释放。教育部于2017年8月22日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以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校外机构应与学校的通力协作,达到学校教育目标,这是尤为重要的。2017年9月25日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到综合实践活动是
3、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洪精神等12种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九江抗洪精神,2018年九江文旅集团于原址上重建了崭新的九江抗洪纪念馆,并于8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本小组综合分析国家和研学旅行现状背景及现存问题,基于地方特色资源,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群体,以传承抗洪精神为导向,以寓教于乐为设计理念,打造“红旅+抗洪”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研学课程。二、课程主题(一)课程主题:“抗洪精神在心间”
4、(-)主题分类:优秀传统文化类(三)课程主题简介:九江抗洪纪念馆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也浓缩了九江一代的全部回忆。九江抗洪纪念馆立足于1998年抗洪抢险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抗洪精神在心间”研学课程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抗洪精神的文化内核,将其与研学旅行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特点和教育培养重点,展开各种各样的红色精神文化教育类研学活动,如抗洪知识教育、洪水实况模拟体验等专题研学旅行活动,传承抗洪精神。三、课程目标(一)受众定位:1115周岁儿童(中学生学龄段)(-)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现状学情分析是教学的罗盘针,是确立教学目标和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基础。有
5、效的学情分析应真正建立在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上滴于教学设计且具有指导意义。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基本的价值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知识储备,但尚未形成完备和正确的价值体系。本次研学活动利用抗洪精神的红色文化精神教育实践课程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价值谱系,促进学生对于抗洪精神内核的理解,牢记红色精神的意识形态,同时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三)研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抗洪精神形成与发展历程,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2)通过纪念馆及陈列旧址的参观,了解九江抗洪救灾事件全过程;(3)通过红色文化体验活动,了解洪水来临的特点,掌握洪水中基本逃生技能;2、
6、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知识竞答活动,在比赛的过程中促进对洪水中逃生技能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转化,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以及领悟能力;(2)通过洪水实况模拟体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学习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3)通过参观旧址与陈列馆,提高学生观察力、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4)通过聆听导师讲解,提高学生聆听能力,强化学生对于抗洪精神以及团队精神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互助讲解,感受抗洪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爱国主义理念;(2)通过了解抗洪物件背后的故事,感受抗洪救灾中官兵的信念与坚守,理解九
7、江这座英雄之城的品格塑造;(3)通过抗洪实况模拟体验,了解洪水来临的特点及原因,树立正确的洪水中的自救意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四、课程内容(一)课程简介1、课程特色:贯穿“抗洪精神在心间”主题开展主题相关特色活动,创设抗洪精神学习情境,通过洪水实况模拟体验活动强化学生在洪水中的自救意识,深刻理解抗洪精神。2、活动亮点:(1)根据课程主题逐步开展多项活动,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研学兴趣;(2)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团队洪水实况模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课程流程1、分组:学生根据随机抽中的卡片内容组队:卡片是“洪字”的为模拟体验中的洪水组,抽中“洪灾事件”卡
8、片的学生为被救助组,抽中“抗洪人物”卡片的学生为救助组,抽中“抗洪图片”的为观察组。(1)洪字的不同形式:,谿I褊(2)洪灾事件:1887年黄河大水1931年特大水灾1935年长江洪水1938年黄河决堤1954年长淮水灾1963年海河水灾1975年河南水灾1982年北江水灾1991年华东水灾1998年特大洪水2016年长江洪灾2023年南方洪灾2023年河南郑州水灾(3)抗洪人物:大禹(上古)李冰(秦国)林则徐(清朝)李向群(1998)张义昌(2006)杨强(2010)陈陆(2023)赵向阳(2023)(4)抗洪图片:各种新闻媒体在抗洪时拍到的图片2、活动流程安排表:研学前出发前一天(1)负责
9、人备齐研学所需用具(研学手册、讲解词、研学评价表)(2)明确研学纪律,注意事项研学中一日研学行程单时间活动项目具体事项活动地点7:007:30出发前往清点人数,有序乘车客车7:308:00下车集合、破冰分组再次明确研学纪律、安全事项,公布分组结果广场8:009:00集体参观纪念馆组织学生集体对照所发讲解词边听讲解边看抗洪纪念馆9:0010:00自由参观纪念馆学生自由观看、思考研学手册上的问题抗洪纪念馆11:0013:00午餐、午休午饭、休息餐厅13:0015:00洪水实况模拟体验活动合理组织、保证学生的安全广场15:0015:30知识竞答活动合理组织、保持现场的纪律会议室研学后15:3016:
10、00总结、颁奖环节分发奖品、收齐研学评价表、全员合影留念会议室16:0016:30出发返程汇总评价结果,布置研学反思作业客车五、课程实施(一)活动实施方式活动名称1、洪水实况模拟体验活动技能内容洪水中自救技能操作:了解洪水发生时,身处洪水中时什么样的抵抗姿势是最正确的,小组成员合作模拟洪水场景中的自救。各小组成员需要按照自己的组别穿上救生衣前去指定位置,通过模拟不同的抵抗洪水姿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救任务,通过现场学生投票选出最佳抗洪姿势,选中正确抗洪姿势的学生可以获得小礼品抗洪纪念徽章一枚,后续再由导师对于抵抗洪水最佳姿势进行详细讲解。注意事项(1)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抗洪(2)活动开始前先讲解
11、规则(3)维护模拟自救过程秩序活动道具小礼品(抗洪纪念徽章)、救生衣活动地点户外广场空地活动名称2、知识竞赛技能内容知识竞赛操作:成员通过知识竞答,试题内容包括讲解词中内容、抗洪名人、逃生技巧、安全知识、形成原因,主持人提问,题型为选择和填空,要保证题库的充实。题目以组为单位,任选2组,每组5道题,每题30秒,每题一分,每题限时1分钟,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答题,成绩排名前十的成员给予表彰奖励。注意事项维护答题秩序活动道具奖品、证书(后续补发)活动地点室内场地六、课程评价(一)过程性评价:带队老师、学生小组长等共同负责对每位同学在研学过程中的态度、行为、知识、能力等方面作
12、出公正评价;带队老师及学生小组长随时记录学生的研学情况;学生小组长在研学期间督查小组成员的研学情况,并计入过程性评价表。1、评价主体:生生互评、教师评价2、评价方法:同学互评法、指导师评价法3、评价指标: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设计与操作能力、反思能力等等(-)终结性评价:带队老师组织学生召开研学旅行主题研讨会,请每位学生对研学旅行全程进行反思并分享感受,研学旅行指导老师进行点评。1、评价主体:学生分享、教师评价2、评价方法:自我评价法、指导师评价法3、评价指标:(四个方面)活动中参与的态度、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活动中学习方法的掌握、
13、活动中实践能力的发展七、附录(一)讲解词九江抗洪纪念馆讲解词亲爱的各位同学,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九江抗洪纪念馆!当万里长江与古彭蠡泽相遇后,分流九派,这片土地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九江。千百年来,伊水而居的先民们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也锲而不舍的在与水的搏斗中探寻生存的空间。从上古的大禹治水到今天的长江大保护,人类与大自然的博弈从未停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洪精神等12种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其中抗洪精神就发源于我们九江。1998年九江地区发生特大洪水,340万人民群众不同程度受灾。在这场天灾面
14、前,3万余名人民子弟兵与地方百姓一起,用众志成城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筑起了一道道防洪坝,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的的大爱赞歌。经过20年风雨的洗礼,抗洪广场园区内道路损坏严重,周边茅草丛生,屋面年久失修,墙体瓷砖脱落,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九江抗洪精神,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九江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投资4000余万元,经过2个多月的日夜奋战,顺利完成抗洪广场改造提升工程,并且新建抗洪纪念馆,于2018年8月28日以全新的面貌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新建成的纪念馆以“千秋城垣水为媒”的设计理念,以98纪念抗洪事件为基础,以九江2200年的水文化发展史为脉络,从三个单元讲述了这座城市因水而名、因水而兴、
15、因水而危的发展历程。展馆内还专门设计抗洪主题单元,在历史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真实再现了1998年夏天那场波澜壮阔的抗洪斗争。请各位同学移步至正厅,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从三个主题来了解抗洪精神的发展历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抗洪纪念馆内的第一个主题展区。第一单元讲述了枕水而居的九江城,因水而名、因水而兴。世世代代的老九江人驾船行走,与周边城市互通商贸。优越的区位、便捷的水运,使得九江在隋唐之后就成为了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路枢纽城市,一直是茶叶、大米、瓷器转输各地或外销日本与高丽的必经之路,晚清时期的九江成为了“万里茶道”重要的节点和“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请同学们随我来到第二个展厅。我们的第二个单元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主题,讲述了自唐朝以后的1200多年间,九江因水系众多而导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