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整校推进策略.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33453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整校推进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整校推进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整校推进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整校推进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整校推进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整校推进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整校推进策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整校推进策略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设计了多轮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在不同的能力提升思维范式指引下,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路径也不同。以全校教师作为共同责任主体的思维范式,倡导以整校推进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是要立足学校实际,引导全体教师基于学校的工作场景分析存在的问题,建立符合学校现状的能力提升路径。整校推进“具有目标的同指向性、教师的全介入性、学校的自场景性与事务的内关联性等关键特征,如果能够以学习过程作为学校所有工作场景的服务对象,并对学校的工作场景进行结构性分解,就可以合理地设计体现校本化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学校需要因地制宜,以发

2、展的眼光,从助力教育起点公平与优质均衡的高度,设计体现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校本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校推进;能力提升思维范式;教育公平;优质均衡一、引言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与实施,提升工程2.0强调要重视整校推进,系统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水平。如何理解整校推进的内在价值与实践逻辑,有效实现提升工程2.0的系统目标,让工程更具品质,应当成为区域工程整体设计与学校工程推进设计需要关注的关键内容。二、能力提升的思维范式转型与整校推进诉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教

3、学的信息化,注重教学过程的变革与教学的整体效能的提升。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教育部先后启动了两个与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相关的重要国家行动计划:第一个重要行动计划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该行动以2004年发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起点,到2013年基本完成;第二个重要行动计划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该行动计划从2013年启动,目前所推动的提升工程2.0,可以看作是第二个国家行动计划的第二阶段,是对第一个工程的延续和对第二个工程第一阶段的继承和发展,也将会为国家设计后续的信息化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奠定基础。在提升工程2.0中,以校为本是一个重要关键词,工程提

4、出要“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以学校作为落实能力提升目标的关键责任主体,就是要体现顶层基层兼顾”的能力提升思路,将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规划与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校从具体条件出发,通过学校的整体设计与综合实施,以达到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提升的双重效果。(一)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三大思维范式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帮助教师学会融合运用信息技术以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达成学习目标。在能力提升过程中教师是真正的责任主体,从教师主体责任的视角来看,我国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教师能力提

5、升思维范式:一是以教师个体作为独立主体的能力提升思维范式。基于这一思维范式,采取的是信息化教学技能教师个体独立过关式研修。国家或地方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通过研制相应的能力提升标准,并通过组织设计和引进国际优质培训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不断探索新技术的教育应用,鼓励教师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创新。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随着技术的持续革新与教育应用,相关部门会通过适当的方式不断设计持续更新的研修内容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能力考核目标,当教师通过了相应的技术应用考核,就表明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水平。二是以学科教师作为协同主体的能力提升思维范式。基于这一思维范式,采取的是信息化教学应用学科教

6、师协同突破式研修。国家或地方教育信息化相关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区的特点进行独立设计或引进培训资源,率先进行面向学科教师的能力提升培训I,鼓励学科教师运用学科专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教学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还通过组织观摩课、研讨会等形式,鼓励教师围绕学科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协同性探讨,形成了同题异构、同题同构等不同的教学实践探索,不断丰富教学样式。此类范式下的考核,通常是以教师参与相应的培训课程并获得相应的课时作为基本参照,并以教师设计的体现技术应用的相应学习制品作为判断其能力水平的主要依据。三是以学校全体教师作为共同主体的能力提升思维范式。基于这一思维范式,采取的是全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变革共同推进式研修

7、。国家或地方教育信息化相关管理部门将会通过制订能力提升的相关指南,不再拘泥于某些特定的技术工具的应用,而是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能力提升指导框架,引导学校结合学校的已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设计符合学校特征的信息化能力提升方案与路径,同时也为学校规划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提供了需求支撑。此类范式下判断学校的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时,更加重视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效果,而不仅仅关注每一个教师的能力变化。不同的能力提升思维范式,会映射出不同的具体能力提升实践路径。上述三类思维范式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不同应用层次:从教师个体会用技术进行教学,到教师个体能够结合学科的需要协同思考如何运用技术支持学科教学,再到如何结合学

8、校的已有教学条件共同创建学校教学生态并优化教学。每一种新的思维范式,都是对原有思维范式的继承与发展,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进阶以及对教学理解的深度达成以后所形成的自然结果。(二)整校推进彰显了共同主体的责任意识学校的教师群体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包括管理与育人责任,管理责任服务于育人责任,育人责任又会通过教学中对于资源和过程的处理来实现。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过程中倡导“整校推进,就是基于上述第三种思维范式,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让全体教师都能够主动承担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责任,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共同责任主体。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涵,对应于不同的工作属性会呈现出

9、一定的差别,并会随着技术的持续变革和学习科学的发展得到不断丰富与优化。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内涵就是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涉及学校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空间与环境、文化与交流、师生成长行为与档案等诸多方面的事务。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内涵就是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涉及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设计与表征、教学活动的信息化组织与支持等方面,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与全环节。倡导整校推进,就是要充分尊重学校的特殊性,既要遵从统一的标准,又要追求创新与引领,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于提高学校教学实践效能的积极作用。首先,整校推进可以让能力提升方案更符合教师发展要求。教师个体的成长经历不尽相同,

10、他们的信息化能力的基础水平也存在差异。在早期的能力提升过程中,侧重于教师个体的能力提升和达标水平,能力提升的内容体系也偏重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引导教师形成资源的收集、加工与组织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学实践的能力。由于教师的学科差异与个人认知兴趣的差异,他们会存在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偏好,导致能力起点存在不均衡。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到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全过程,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共同主体责任,可以形成体现学校特点的能力提升方案。其次,全体教师既是方案的实施者,也是方案的设计者。能力提升方案越是贴近学校的真实需求,越能够体现方案的校本实践价值,而只有当教师产生了运用信息化变革教学的需求的

11、内驱力才是最真实的需求。整校推进的能力提升方案并非外部强加给学校的,而是学校在组织全体教师研习了相关标准和指南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深度思考以后形成的校本化”的方案。能力提升不是走过场,而是实践场,是为了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所产生的自觉行动。学校需要引导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信息化规划的设计与实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共同对基于学校的具体实际组织教学的具体样式进行研修,使得全体教师不仅仅是被动学习者,还要成为主动建构者,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第三,以校为本的提升路径可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任何变革,都是因为运用旧的方法难以解决旧问题,而如果不能发现或认识不到旧问题,自然就无法建立解决旧问题的冲动。尽

12、管许多研究都已经回答了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价值,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习惯了师传生受的教学方式,当新的技术不断被用于教学以后,对于技术的教学价值的评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以其是否能够助力师传生受为基本依据。社会的许多发展现实已经证明,依赖于传统的教育形态无法实现高质量的教育目标,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主体,可以帮助教师系统思考学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真问题,并能够聚焦这些问题以激活教师共同研修的内在意愿。问题是思考的起点,而主动思考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以整校作为学习研修共同体,一方面可以立足学校实情判断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基于学校实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一来,就可

13、能真正实现国家顶层规划与基层教学实践的高度一致。三、能力提升整校推进的关键特征与实践逻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教师为什么重要?如果不能回答清楚这一问题,就很难让能力提升行动产生预期效果。从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存在着一系列新的关系需要系统梳理和回应,譬如:教学与学习的关系问题,教学条件与教学结果的关系问题,教学过程与师生成长的关系问题,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关系的核心就是如何培养人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如果将教学目标仅仅理解为让学生记住一些特定的关于已知世界的知识,也许教师的已有能力已经可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但是,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是充满变化的,面对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

14、我们需要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学校能够培养出新一代合格公民,他们将更懂得如何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学习需求,形成符合个人认知特点的学习过程,懂得如何与他人协同,能够培养高质量的问题解决能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能够仅仅依靠封闭的实体物理空间,还需要联结更加广阔的外部世界,并能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习个体,让每一个学习个体都能够获得最好的发展。所有这些变化,恰恰就是信息化教学的价值之所在。(一)体现整校推进的能力提升关键特征长期以来所进行的教师能力提升研修活动,总会受到实践中不同教师的具体认知的制约而产生许多难以预测的结果,导致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或具体的后续应用实践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样态。黄慕

15、雄等学者的研究中将能否实现学用转化的教师描述成青竹型、昙花型、浮萍型和荆棘型四种不同类型。事实上,无论是在研修活动开始前或结束后,通常都会存在诸多不同类型的教师,但究其本质而言,只有两类教师:一类是充满教学责任感的教师,一类是缺乏教学责任感的教师。以整校”的视角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前提是要让缺乏责任感的教师转化为有责任感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不同类型,建立包括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研修成长共同体,引导不同类型的教师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体现整校推进的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研修项目,具有以下关键特征:一是目标的同指向性,即所有与研修相关的任务或活动,以及每一位参与活动的独立个体,都需要

16、瞄准共同的主旨性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向下完成具体的研修行为。实现主旨目标,可能会涉及许多具体的子目标,但这些目标的指向性必须是一致的,都是基于学校的已有条件规划学校的新的基建发展目标,并能够围绕学校的新基建优化学校的事务,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品质。二是教师的全介入性,即学校的每一个教师个体,不管在学校从事什么具体工作,也不管从事什么学科的教学任务,都应当介入到信息化研修行动中,能够对学校的整体规划与具体落实有清晰的行动思路,并能够主动参与行动。学校需要建立统一的能力提升管理团队和具体的执行指导团队,既要重视在校内培育优质的提升师资资源,也可以通过向外部借力等形式,引导教师主动分享,激发教师的认同意识与质疑精神,鼓励教师在自我实践中不断领悟和发展,形成所学与所思的融通。三是学校的自场景性,即研修中所有问题的预先设计、产生及其解决,都应当基于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