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GBT514252023.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39780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GBT5142520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GBT5142520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GBT5142520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GBT5142520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GBT5142520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GBT51425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GBT51425202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 范制订、修订计戈J(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 105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 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总平面设计.系统设计.附属 设施设计。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或建议.请寄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地址:北京市 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邮编:100711)本标准主编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本标准参编单位:原国家林

2、业局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 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门平邹全程宋子刚涂琼邓立斌徐健楠杨旭东王强姚启超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胡迎瑞吴建国王宏伟刘晓东王立夫徐海峰李涛蒋岳新 慕晓炜舒立福 陈文阁1总 则(1)2 总平面设计(2)2. 1总平面设计方案2.2 系统组成2.3 现场勘查(3)2.1总平面设计图(1)3 系统设计(5)3.1 瞭望塔(台)(5)3.2 视频监控(5)3.3 地面巡护(10)4 附属设施设计(12)4. 1供电及电源系统 (12)1.2 防宙系统(12)4.3 防盗系统(11)本标准用词说明(15)引用标准名录(16)C 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3、(12 Design for general plan (2)2.1 Project of design for general plan (2)2.2 System composition (2)2.3 Field survey (3)2.4 Drawing of design for general plan (1)3 Design for system (5)3. 1 Manual watching (5)4. 2 Video carrier monitor (5)5. 3 Patrol (10)4 Design for necessary installation (12)4.1 Sy

4、stem of power supply and source (12)1.2 System of Ii由Ining protection (12)1.3 Burglar system (H)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15)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6)1.0.1为规范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的建设.促进森林火情瞭望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确保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高效、经济、 实用.增强森林火情瞭望监测能力,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森林火情瞭望监测为日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1.0.3 本标

5、准规定了森林火情腺望监测系统的各项设计要求.是 进行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的依据;是编制、评估、审批森林 火情瞭望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审查森林火情瞭望监测 系统建设项目设计和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的依据。1.0. +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应明确建设目的、设计原则和 标准,设计阶段应分为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1.0.5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总平面设计2.1 总平面设计方案2.1.1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的主要形式应为瞭望塔(台)瞭望、视频 监测、地面巡护三种主要类型。各地在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本 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

6、林区的实际环境.同时将林火监控和其他林 业资源监控建设结合起来.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林火监测 类型。2.1.2 瞭望塔(台)建设地点应以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控制火灾 易发区域范围最大为原则。2.1.3 视频监测前端建设地点除应满足腺望塔(台)的要求外.尚 应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后端监控系统应设在县级(林业局)防火 办.并应与国家、省、市建立四级联网的立体监控体系。2.1.4 地面巡护应利用道路和交通工具进行巡护,弥补固定瞭望 设施的监测盲区为主.兼有火源管理、排查火险隐患和及时扑救初 发火情的职能。2.1.5 总平面设计方案应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规定的 建设地点、功能以及各类建设内容和

7、与外部保持联系的方式等 编制O22系统组成2.2.1 瞭望塔(台)瞭望应由瞭望塔(台)、塔房、塔道、瞭望设备、图像采集设备、通信设备以及供电、供水、供暖、防雷等附属设施组 成。2.2.2 系统组成应包括下列内容:1监控中心应符合下列规定:1)网络系统的建立除应基于国家、省、市、县地理信息系统 和定位系统.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远程视频联网监 控,远程控制前端供电、传输及主要设备上下电智能管 理.尚应通过中心管理系统实现前端主要设备程序升级、 维护管理及报警联动;2)县(林业局)级监控中心应存储全部所属前端基站采集的 实时视频数据;3)各级监控中心应实时显示点播的前端基站采集的视频. 应具有采

8、用前端反馈的数字转台(云台)姿态参数和指挥 系统结合与视频同步定位火点的功能;4)附属设施应包括供电、防雷、防静电、综合布线和设备 集成。2前端基站应符合下列规定:1)铁塔和立杆:塔高在Iorn以上应选铁塔,Ionl以下宜选 立杆.铁塔、立杆均应满足设备正常运行及人工维护承 载能力:2)前端设备应包括数字转台(云台)、图像采集、智能管理、 视频传输和防护罩;3 )烟火识别和定位应采用基于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的烟火智 能处理嵌入式设备.将数字转台(云台)参数、报警信息和 烟火方位实时上传至上级监控中心;4)附属设施应包括供电、机柜、防雷电、防盗设施。3网络传输应视前端建设地点的具体情况.宜选择租用光

9、 缆、新建光缆或新建无线网络方式.优选为双网传输方式。2.2.3 地面巡护应包括巡护道路、交通工具、瞭望设备、定位跟踪 设备、通信设备、扑火机具和防护装备。2.3现场勘查2.3.1 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宜按各设计阶段的勘察要求分阶段 进行勘察;或采用一次性现场勘查.分阶段设计2.3.2 瞭望塔(或前端基站)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各项工程设施.同时应与监测范围内的其他防火建设工程相结合.不应重复建设。2.3.3 瞭望塔(或前端基站)应根据建设地点的地质、地形以及相 关的气象、水文等资料.布设防震、防地质灾害、防水土流失、防风 等安全保护措施。2.总平面设计图2.4.1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总平面设计应根

10、据实地勘察.通过方案比较和论证,采用安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2.4.2 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总平面设计的前端设施、巡护路 网、通信线路、基层监控中心应符合下列规定:1总平面图设计中前端监测设施、塔道、巡护道路应统筹布 设.相互协调;2前端监测设施、巡护道路、通信方案的设计应按相应的技 术要求在图上选点、选线;3巡护路网应根据工程区的地形、植被、火险等级等条件.按 现行行业标准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LY5101执行:+应按勘察成果进行设计.形成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工程 总平面设计图。3系统设计3.1 瞭望塔(台)3.1.1 嫄望塔(台)应符合下列规定:1瞭望塔(台)类型应包括钢结构瞭望塔(台)

11、和钢筋混凝土 结构瞭望塔(台)。瞭望塔(台)高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森林防火 工程技术标准LYJ127规定.高于主林冠层2m以上。2瞭望塔(台)的使用寿命应在20a以上.抗风载能力应为8 级以上.塔基应选择在地质条件坚硬的基础上。3.1.2 塔房、塔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塔房及附属设施应设置在钢结构瞭望塔附近,应采用砖混 结构.满足2名工作人员值守:钢筋混凝土结构瞭望塔的较底层可 作为塔房建筑面积应为20r2 10r2 :2 塔道系应是瞭望塔与最近的林区道路的连接线.分为步行 塔道和车行塔道.步行道宽度宜为2m.车行塔道宽度按现行行业 标准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LY5104执行。3.1.3 瞭望、通信

12、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瞭望设备应包括定位刻度盘和高倍望远镜、便携式红外望 远镜、测距仪:2通信设备应包括基地台、手持对讲机。3.2视频监控3.2.1 前端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塔宜采用铁塔高度视控制范围而定.宜为7f30m.且设备安装平台高于附近林冠2m以上:2 数字转台(云台)应具有防抖动、抗风、防腐、防磨功能.最大载重应视具体需要而定.不应小于15kg;云台对外辅助开关接 口数目不应少于4个:3视频监控摄像机应根据监测面积而定.宜采用不小于130 万像素的(CD高清网络摄像机,镜头接口为C/CS类型;电源 DC,2V10%;+应根据观测距离和面积选择高倍镜头.宜根据需要选择红 外镜

13、头.后台应实时读取镜头的变倍数量;5烟火智能识别处理器宜采用前置嵌入式硬件烟火智能识 别技术.烟火识别准确率不应低于90%;6摄像机的防护罩应具有自动恒温装置和雨刮器.具备防 晒、抗风、抗震、防雷、防雨、防尘、防冻、防盐雾、防锈蚀、防变形、防 盗等功能.并可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7视频服务器应根据选用的网络类型选择:8前端其他设备应包括音箱和功放.并应远程控制。3.2.2 数据传输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前端视频监控到县级(林业局)监控中心的数据传输应根 据实际需求和建设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光缆、电缆、微波、无线局域 网、卫星、电信运营商等方式传输。新建微波传输工程应使用数字 微波.使用频率和功率应符

14、合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并 应到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备案。2使用无线数字微波传输方式组网时.应保证每路图像不小 于3M带宽点对点方式的最远传输距离不应小于30km.无线网 桥方式最远传输距离不应小于Iokm.以保证图像质量的要求3视频图像可采用数字微波、光纤、移动通信网。数字传输 通道应采用TCP/IP方式.支持图像组播、网络流量平衡控制等功 能.支持DNS、NAT端口映射.支持代理服务器转发等服务。实 时数字图像传输的控制响应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s.数字图像编解 码的延时应小于0. 5o+前端基站与后端监控中心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传输.当距 离大于50km后.或两者之间有高山阻隔.或移动运

15、营商尚未覆盖 的区域.会影响到数据的传输.需要设置中继站。中继站应选择在 地势较高处,新建或在已有的瞭望塔(台)上安置中继设备。3.2.3后端控制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监控中心应包括机房和监控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1)面积:县(林业局)级以下单位建筑面积应为i5m 20m;县(林业局)级以上单位建筑面积应为20m2 30m (宜与指挥中心或会议室合建)。2)监控机房环境要求:温度应为10030(;湿度应为 10%70%.不凝露;机房内照明应大于或等于200IX (灯光不能直射到大屏幕电视墙及操作台);机房内无线 电干扰场强应小于或等于126dB:地面应采用抗静电活 动地板.安装高度应为150mm 180mm, 地板下应敷设 静电泄放系统;顶而应采用吊顶方式,具有隔热、吸音 美观、轻质等功能.耐火等级应为一级。3)机房其他要求:机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场地通 用规范GB/T 288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 规范)GB 50198的规定。2林火视频监控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