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XX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7)淄教发()号.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41731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XX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7)淄教发()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淄博XX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7)淄教发()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淄博XX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7)淄教发()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淄博XX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7)淄教发()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淄博XX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7)淄教发()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淄博XX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7)淄教发()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XX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7)淄教发()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淄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淄博市财政局人T中国人民银行淄博市中心支行淄教发(2015)2号关于印发淄博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各区县教育(教体)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各支行,高新区、文昌湖区地事局、经济发展局、财政局,市属各学校:现将淄博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研究,贯彻实施。(此页无正文)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淄博市财政局淄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淄博市中心支行2015年2月6日淄博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

2、17)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以及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和淄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3年),全面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特制定本计划。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我市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化、数字化校园等工程,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截止2014年,我市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的计算机装机数达到8.2万台,其中:教师用机3.6万台,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学生用机3.8万台,生机比接近10:1

3、o90%的学校已建成校园网。在实现校校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班班通,其中89%的教室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或触控一体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我市开展了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创新应用专题培训、信息化领导力研修、网络管理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全员远程研修活动等一系列培训I,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了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成果丰硕。我市已初步建成具有淄博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形成了一系列优秀案例和教学成果,如通过网络平台促进英语教学创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读写“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项目得到广泛应用。微课程、3D打印教育、创客式学习、

4、机器人教学等一批创新项目开始启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取得可喜成绩。(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投入保障机制;信息化领导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还相对薄弱;积极引导学生自带设备或用自己设备学习的政策保障机制和社会舆论环境有待完善。二、总体思路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强化顶层设计,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教育信息

5、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培养21世纪人才,推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三、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到2017年,全市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宽带网络互联互通,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建立学生、教师和学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建立教育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运用大数据为教育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支撑和服务;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在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大多数教师普遍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修、备授课、批改作业、家访和指

6、导学生学习,初中及以上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并开展自主学习。完成校长及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完成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差距,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四、重点任务(一)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师生应用、服务驱动的方式,建设上下贯通的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满足区域内学前、小学、初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校沟通需求,为学校、师生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为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大政府购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的力度,保

7、障学校、师生基本应用;二是探索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机制,鼓励学校、教师自建数字教育资源,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个性化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形成系统开发基础性资源、有计划开发个性化资源的新格局;三是广泛征集网络免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断充实学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到2017年,初步形成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动态开放、交互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形成各级共同开发建设,市、区县、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应用的信息化生态系统。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国家、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相关要求,建成覆盖学校、教师、学生的管理信

8、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为教育监管、教育决策、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支撑。继续推行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实现学生、教师、教育机构、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全面入库,做好学生、教师、学校动态的管理评价工作,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二)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20152017年,力争每年创建100所左右的数字化校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教学校要率先建成数字化校园;到2017年,力争30%的幼儿园建成数字化幼儿园。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评估验收标准,制定数字化幼儿园建设标准和特殊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按“一校一策”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全面优化校园网

9、络结构,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逐步实行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论证与审批制度,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特教学校由市组织专家统一论证,按隶属关系审批后组织实施,幼儿园、小学、初中按隶属关系由市、区县组织论证审批后实施。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性、普遍性使用;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推广利用信息技术“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组织模式,逐步形成强校带弱校、优秀教师带其他教师的制度化安排,帮助薄弱学校、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立基于云服务模式实名制、组织化、可控

10、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师师、师生、生生、家校的多元互动。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空间,鼓励家长建立家长网络空间,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协同备课和网络研修,形成共同备课、教学研究、资源共享等一体化协作交流机制;鼓励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数字资源、网络作业、网上自测、拓展学习、网络选修等开展自主学习,教师提供学习指导服务、探究式学习支持,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教与学的方式变革。创新家校共育新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实时向家长传递孩子学习、生活信息和学校、班级管理信息,定期在线沟通交流,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一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按照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新模式,建立完

11、善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对办公、教务、后勤、家校等学校管理和生活服务相关的系统进行整合和集成,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推行校园一卡通,建立学校信息安全、校园安全监控等信息化管理机制,实现师生日常管理、后勤服务信息化。(三)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入实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推行移动学习,为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持。针

12、对薄弱环节,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提供针对性培训。开展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建设工程。信息化领导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未来三年,通过培训、论坛、研讨、交流等形式,重点做好学校校长(园长)、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教研人员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创新各级各类学校要以信息化技术应用为导向,着眼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困难问题,着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的优化和创新应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各级教育教研、科研等部门应加大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着重做好3D打印教学、创客式学习、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自适应

13、个性化学习、幼儿园信息化应用特色展评、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积极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创新实践,有效支持学生在线学习。积极倡导学校提供教学服务,学生自带智能学习终端进行学习。力争到2017年,各区县均培育一批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的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优秀教师和示范学校,逐步扩大范围,实现整体提升。(五)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各区县、各学校要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科学规划教育城域网的整体架构,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升级,实现区域内网络高速互联互通。到2017年,各区县教育网实现万兆、多个互联网出口,以满足学校和家庭的访问,城镇

14、学校实现千兆以上光纤接入,农村学校百兆以上光纤接入。各区县、各学校要建立完善教育网络的安全管理机制,保障信息安全和平稳运行。一一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大信息化设备更新力度,及时淘汰不能满足教学应用的设备,运用物联网技术,采取云架构、云存储、云服务,提升学校信息技术服务水平;要对已有接入网络进行带宽扩充和结构优化,建设和改善校园网络,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1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5M,有条件的教学点接入带宽达到4M以上。(六)积极推进教育“大数据”应用各区县、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大数据”应用,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积极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立事务

15、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可视化呈现,为教育管理、科学决策、教育教学提供服务。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教育、发改、经信、财政、银行等部门要加大对教育信息化支持力度,实施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机制改革创新的重点、难点问题,合力推进三年行动目标的实现。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统筹规划,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制定好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全面负责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建立信息化咨询指导专家库,发挥好

16、专家指导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业务部门的作用,完善用人机制,引进、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建设教育信息化专家顾问团队,解决好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健全政策制度各区县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制定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和数据、资源共享办法。推进教育信息化督导考评体系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教育督导内容。实施教育信息化年度发展报告制度,督促各区县、各学校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将信息化水平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项目管理制度,各区县、各学校要加大信息化工作的项目管理,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