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回收装置注册审查指导原则.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48468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管内回收装置注册审查指导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血管内回收装置注册审查指导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血管内回收装置注册审查指导原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血管内回收装置注册审查指导原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血管内回收装置注册审查指导原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管内回收装置注册审查指导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内回收装置注册审查指导原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附件2血管内回收装置注册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帮助和指导注册申请人对血管内回收装置的注册申报资料进行准备,以满足技术审评的基本要求,同时有助于审评人员对该类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做出系统评价。本指导原则系对血管内回收装置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可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具体产品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本指导原则是供注册申请人和技术审评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如果有其他科学合理的替代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

2、需要提供详细的科学依据及相关资料。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分类编码为03-13-22的血管内回收装置。其他血管内回收器械,如腔静脉滤器回收装置可参考本指导原则中适用的部分。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取栓支架。二、注册审查要点注册申报资料应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提供,尤其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一)监管信息1注册单元划分血管内回收装置注册单元划分建议依据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进行,并着重考虑产品的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

3、及适用范围等因素,如:(1)抓取装置结构不同的产品宜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如含抓取环和抓取网篮的产品宜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2)同一产品可同时适用于不同血管解剖位置抓取异物的,可划分为同一注册单元。(二)综述资料1描述产品名称的确定依据。参照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等相关文件规范产品通用名称。2 .描述产品工作原理(如异物抓取、回收原理)、各部件在产品中的功能、各组件连接方式(如适用)。3 .结构组成明确产品的结构组成(包括附件),并提供相应的结构图示。在图示中标识各部件的名称、尺寸信息及测量位置。注意提供以下信息:含抓取环的产品提供抓取环丝径、抓取

4、环与杆之间角度信息;若抓取环由多股丝制成,还需提供单股丝径、股数信息;若含有多个抓取环,描述各抓取环的空间分布。含抓取网篮的产品描述抓取网篮加工方式(如激光切割、编织),提供网篮丝径或壁厚、网篮设计特征(如花纹、网孔大小、连接点等)。建议提供产品轴向剖面图和横截面图,针对血管内回收装置的典型位置(如自然舒张状态下的抓取装置、抓取装置与杆的连接处等)提供放大细节图,并描述抓取装置与杆的连接方式。如抓取装置、杆、导管管身(如有)采用多层结构设计,横截面图上宜体现多层结构;如抓取装置、杆、导管管身不同节段材料不同或缠绕/编织方式不同,轴向剖面图上宜体现不同节段。如产品表面有涂层,宜明确涂层的预期用途

5、、涂覆范围(包括涂层长度)并描述涂层的涂覆方式。如抓取装置上含有显影点,明确显影点的位置及其与抓取装置的连接形式。如导管含有显影环,宜明确显影环的位置(距末端的距离)。4 .组成材料明确产品所有部件(包括附件)组成材料的通用名称/化学名称、商品名/牌号(若有)、符合的材料标准(如适用)等基本信息,包括产品表面的涂层及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焊接剂、粘合剂、着色剂、润滑剂等。建议产品组成材料以列表的形式提供,并与产品结构图示中标识的部件一一对应。若产品组成材料为混合物,明确各组分及其比例。对于采用分层/分段结构设计的,逐层/逐段分别进行描述。若为首次应用于人体的新材料,应明确标注。5 .明确产品型号规格

6、的表述方式、划分说明以及各型号规格的区别,采用对比表、图片、图表等形式对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结构组成、产品特征等进行描述。如不同型号规格所含组件不同,建议提供各型号规格配置清单。6 .包装说明说明与灭菌方法相适应的无菌屏障系统信息(包括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其他包装的信息)。建议提供产品初包装结构示意图和/或照片,明确初包装材料通用名称/化学名称、商品名/牌号(若有),标明初包装尺寸,并明确与产品一起销售的附件(如扭控器、导入器等)的包装情况。7 .研发历程以及与同类/前代产品的参考和比较阐述申报产品的研发背景和目的,提供参考的已上市同类产品或前代产品(如有)的信息,说明选择其作为研发参考的原因。以对

7、比表形式,说明申报产品与参考产品(同类/前代产品)在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制造材料、性能指标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异同,必要时可结合产品结构示意图、图片等进行说明。如与参考产品存在差异,宜结合差异及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清单,分析差异是否需要进行额外的、特殊的安全有效性评价。8 ,适用范围和禁忌证明确产品适用范围,特别是作用部位(如冠状动脉、外周血管等)、预期回收的异物(如支架、断裂的导管和导丝等);明确目标用户应当具备的技能/知识/培训;说明预期与申报产品配合使用的器械,如导丝、微导管、导引导管等。明确预期使用环境、目标患者人群信息。说明该产品禁忌应用情况、回收的异物、作用部位、人群等。(三

8、)非临床资料1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检验方法建议参考YY0285.1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第1部分通用要求、YY0450.1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辅件第1部分:导引器械等相关标准,结合产品结构特征、临床应用来制定,同时还需符合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要求。(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明确产品型号规格,阐明各型号规格间的区别及划分说明,型号规格的表述应在该产品全部注册申报资料中保持一致。(2)性能指标产品性能指标可参考附件表1制定,如有不适用条款,申请人应在申报资料中说明理由。如产品有特定设计,申请人还应根据产品设计特征设定相应的性能指标,并将其列入产品技术要求。

9、若有随血管内回收装置一起申报的附件(如导入器、扭控器等),还需制订附件的性能指标。(3)检验方法产品的检验方法应根据性能指标设定,检验方法宜优先采用已建立标准方法的检验方法,标准检验方法不适用时提交单独文件说明。检验方法必要时进行方法学验证,以确保检验方法的可重现性和可操作性。检验方法宜包括试验步骤和结果的表述(如计算方法等)。可增加试验原理、样品的制备和保存、仪器等确保结果可重现的所有条件、步骤等内容。某项检验方法文本较大时,可以附录形式提供。(4)附录建议申请人以附录形式提供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及产品所有制造材料信息。2 .产品检验报告若申报产品含有多个型号规格,提供检验样品型号规格的选择依据

10、。所检验型号规格应是能够代表本注册单元内其他型号规格的典型产品。若一个型号规格不能覆盖,应选择其它型号规格产品进行补充性检验。注意典型型号规格不一定是临床常用型号规格。3 .性能研究(1)说明产品性能指标的确定依据、设计输入来源以及临床意义,所采用的标准或方法、采用的原因及理论基础。依据产品性能研究结果,结合临床需求制定性能指标接受标准。对于自建检验方法,宜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或方法学验证资料。(2)提供性能研究资料,包括研究方案和研究报告。性能研究宜采用终产品,选择典型型号规格,研究项目所用样本数量宜适当,同时结合风险和伤害情况确定数量,适用时对验证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如受试验条件等因素影响,

11、未使用终产品时,需提供合理性分析,确认未对试验结果及结论产生影响。对于血管内回收装置,可能存在断裂、弯折、扭结、显影性差、与配合使用器械兼容性差、抓取装置打开失败、抓取装置变形难以回收等风险。因此,性能研究项目宜考虑但不限于附件表1所列项目。对于表1列举的项目中,如有不适用项,亦应说明具体理由。对于可进行客观判定的成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指标,应将其列入产品技术要求。申请人应根据具体产品特性,考虑需增加的性能研究项目,如为了减小抓取装置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而降低了硬度,建议增加硬度研究;为了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而改进了抓取装置的结构,建议增加抓取成功率、取出异物的操作时间等研究。抓取成功率、取出异物的

12、操作时间可在模拟使用中进行研究,以异物从模拟血管目标部位取出视为成功。可统计1次取出异物成功率和/或数次内取出异物成功率和/或取出异物总体成功率。取出异物的操作时间建议计算取出每例异物的平均操作时间。性能研究资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项目及其接受标准。(2)各研究项目的具体研究方法。(3)典型型号规格及选择依据,不同研究项目选择的典型型号规格不同时,宜分别明确。(4)研究项目所用产品批号、样本数量及确定依据,每个研究项目宜分别明确样本数量,可参考相关标准中的具体数量要求确定样本数量。(5)研究结果及分析、研究结论。如为定量指标,宜采用数值表示结果,提供测试值总结。研究项目、接受标准、选择

13、的型号规格、样本数量建议列表明确。化学性能、细菌内毒素研究报告可用检验报告代替。4 .生物学特性研究终产品中预期与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部分,均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血管内回收装置属于与循环血液短期接触的外部接入器械,目前根据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需考虑的生物相容性评价项目包括:热原、细胞毒性、致敏、刺激或皮内反应、急性全身毒性、溶血、凝血(PTT)、血栓形成等。对于首次应用于医疗器械的新材料,宜提供该材料适合用于人体安全性的相关研究资料,评价生物学风险。若生物学评价认为有必要进行生物学试验时,注意生物学试验报告需明确试验样品取样部位以及制备过程,取样宜包含所有与人体直接或

14、间接接触的部件(包括附件),对于不与人体接触的部件(如扭控器等)不宜包含在取样中。若取样包含了不与人体接触的部件,建议结合该部件对浸提比例的影响、与人体接触部件所用材料安全使用史等方面在生物学评价中进行分析。5 .灭菌研究明确灭菌工艺(方法和参数)和无菌保证水平(SA1)o血管内回收装置的无菌保证水平(SA1)需达到10-6o参考GB18279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环氧乙烷系列标准、GB1828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射系列标准等,提供灭菌确认报告。若灭菌使用的方法容易出现残留,如环氧乙烷灭菌,应当明确残留物信息及采取的具体处理措施,参考GB16886.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等

15、,明确残留物(如环氧乙烷、2-氯乙醇等)采用的处理方法、残留量接受标准及其确定依据,并提供相关研究资料。6 .动物试验研究参照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确定是否需要在活体动物上进行动物试验,提供科学决策论证/说明资料。该类产品一般不需要进行动物试验研究。7 .稳定性研究可参考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的适用内容对血管内回收装置货架有效期和包装、使用稳定性/可靠性、运输稳定性和包装进行研究。采用加速稳定性试验进行货架有效期研究时,研究资料中宜明确加速老化时间与实时老化时间的对应关系;采用实时稳定性试验进行货架有效期研究时,宜明确实时老化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16、使用稳定性/可靠性研究包括模拟使用、回收性能等,可参考附表。8 .其他资料对于符合免于进行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下分类编码为03-13-22的血管内回收装置,申请人需提交申报产品相关信息与目录所述内容的对比资料以及申报产品与目录中已获准境内注册的医疗器械的对比说明,针对申报产品与对比产品的差异部分,宜提交对安全有效性影响的分析研究资料,证明申报产品与目录所述的产品具有基本等同性。对于申报产品主体制造材料(包括商品名/牌号)、抓取装置结构与目录中已获准境内注册的产品存在差异时,宜对二者性能进行对比验证,如模拟使用等。若有性能研究章节中涉及增加的性能研究项目,建议同时进行对比。若申报产品已有临床数据,可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