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质量意识扎根百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质量意识扎根百姓.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让质量意识扎根百姓本报记者夏文俊在中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二十年间,在市场的自然调节功能作用下,质量这个词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质量意识开始在广大老百姓的心中扎下了根。“两会”代表、委员指出,在我国市场经济还需要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质量工程的建设绝不会蹴而就。放眼审视整个社会,我国的质量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质量意识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十分淡漠。提高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全民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财富全国政协委员董辅初说,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必须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质量意识低下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它不仅带来产品的低质量,更导致了人民生活的低质量,而且还会
2、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质量和信用都被破坏以后,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都会下降,要想重新恢复,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质量意识是一个意识形态上的定义,它是行为主体对于质量问题的主观认识。我们很难给它准确的定义,但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却是很实际的。位委员说得好,质量是船,质量意识是载船的江河,水涨则船高。只有质量意识高了,质量水平才能提高。而当水枯了的时候,船也会搁浅。李慧珍委员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中俄边境的事情。前些年?熏中俄边境贸易十分活跃?熏俄罗斯人非常喜欢中国价廉物美的各种商品。可有那么些人见利忘义?熏以次充好蒙骗俄国人?熏在失去这一巨大市场的同时也失去了俄罗斯人对中国商品的信任。今天的中
3、俄边境贸易早已是门前冷落车少人稀了。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熏质量意识是财富,是一切经济繁荣的基础。另一种高尚人格在一家商店里,消费者拿着刚买的商品仔细地研窕着,看生产日期,看产品有没有问题;另一边,售货员在反复检验刚收的人民币,看是否是假币。这是卜仲宽委员为我们描绘的幅社会画面。它让我们既喜且忧。喜在我们的人民注重质量的意识有所提高,忧在正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人的质量意识低下,才带来了这种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现状,和老百姓对商品、对货币不放心的心理。这幅画面更说明质量意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础。“买食品,我要去大超市:买药品,我要去正规药房和医院;衣服嘛,少花点钱,买假名牌,既实惠又
4、好看;书和光碟,当然能买盗版就买盗版。”喻长林委员讲的这种情况现在在我们大多数人身上都存在。知假买假同样是质量意识低下的表现,只有当消费者全然拒绝假冒伪劣产品以后,它才能失去市场,失去生存的温床。所以说,质量意识也是种高尚的人格。树立新的支撑点目前,我国质量意识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还不成正比,因而,质量意识的提高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萧灼基委员认为质量意识的提高首先依赖于法律的健全。立法工作应该走在前头。没有相关适用的法律,民众就无法明确一个观念,制假、售假、买假都是种违法行为;质量问题应该用法律来衡量、来处埋。法律的作用是用来引导种正确质量意识的建立。“朱铭基总理
5、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这个治本更应该体现在提高质量意识上。有了正确的意识,才能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庞丽娟委员指出,教育和舆论监督在提升全民质量意识方面承担着很重要的任务。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状态下,需要一个十分厚重、适应现状的文化底蕴做支撑。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带动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教育机构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加强素质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使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通过教育,建立起对质量问题正确的认识,树立起良好的质量意识。有的委员认为,舆论监督的引导作用更不可忽视。广大媒体应该加强对提高质量意识的宣传,最重要的是要引导民众提高自律性,明确是非对错,让他们通过自律,与低质量的产品、行为划清界限。众多的代表、委员深情地期待着:让质量意识走进更多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