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作业——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史作业——小故事.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甲午中日海战战败不为人知的罪魁祸首2014年,在黄海水域下发现一艘沉没的军舰。到2015年,经过考古学家的鉴定,确定这艘军舰就是一百年前甲午中日海战中被击沉的由邓世昌领导的致远舰。这个事情在考古学界乃至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毕竟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2014年是甲午中日海战一百二十周年。尽管过去这么多年,很多人对甲午中日海战依然有着非常深厚的情结。因为当年北洋水师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亚洲排名第一,整体实力在日本人之上,但甲午中日海战却是溃败,之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甚至影响中日两国之后一百多年的国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人说是赖慈禧太后,赖李鸿章,赖腐朽的清政府的政治体制。这
2、些确实都是甲午中日海战中国水师失败的原因,但另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罪魁祸首。1894年9月17号,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一带的海面上,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进行了一场战役,也就是甲午中日海战。当时北洋水师出动了十艘主力战舰,八艘附属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出动了十二艘战舰。双方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战,北洋水师的致远舰、经远舰、广甲舰等等共五艘军舰被击沉,日本的联合舰队也受到重创,但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也就是说这场海战是以北洋水师的惨败告终。也正是这一战,使整个黄海的制海权都被日本的联合舰队给夺去。前面说到当时的北洋水师号称是世界第四,亚洲第一,比日本实力强,可为什么打成这个结果呢。当时有人总结说最为重要的
3、一个原因说是赖慈禧太后。当时慈禧太后为了过六十大寿,要修颐和园,总共需要一千多万两银子,其中有六百多万两银子是从大清水师也就是海军经费里挪出来的。所以有人说北洋水师没钱了,怎么打得过日本人。是不是这样呢,确实是一部分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这六百多万两银子的经费不是说一下子从北洋水师那拿过来的,它是一年一年地往下扣。一年也就是挪用北洋水师军费大概一百多万两,问题是北洋水师的军费每年大概有五百多万两银子,就算是挪走一百多万两,还剩下三百多万两,那这三百多万两哪去了。所以说这个是其中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那么真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罪魁祸首在哪呢?实际上,从1889年到1894年,这六年间北洋水
4、师就没得到大清政府拨出的一两银子的军费。有人说这奇怪,这么大的国防工程谁敢不给军费呢?读,罪魁祸首在于党争,就是两派之间纷争。谁跟谁争呢,李鸿章是北洋水师的缔造者,他的死对头,当时的太子太保、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献。翁同麟掌管户部,所谓户部,放到现在说就是财政部。翁同繇主政,这六年间一分钱也没有拨给北洋水师,导致其五年间没买过一发炮弹。而且这个作对,一直持续到甲午海战之前。甲午海战之前,双方山雨欲来要打起来。在中国历史上有个现象,一般都是文官主和,武官主战。可是这时候翁同献这文官主战,李鸿章这武官倒是态度暧昧。翁同献主战有他的算盘,在他看来,清朝和日本打仗,无外乎两种结果,或赢或输。光绪皇帝
5、刚亲政,打赢了,皇帝权威一下子立起来了,作为光绪手下的第一号大臣,帝党的权力一定就大,自己也跟着得好处,是既得利益集团,所以打赢了对光绪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打输了,也不要紧,自己的死对头是李鸿章,李鸿章管理北洋水师,打仗是他打,要输了,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正好借这个机会弹劾李鸿章。所以打赢了,可以壮大光绪和自己的权势,打输了,可以翦除敌对党羽的羽翼。这一仗无论赢输,翁同籥稳操胜券。所以他坚决主战。而这个时候,李鸿章不这么想,他认为不能打。为什么呢?六年没拨一分钱军费他最清楚北洋水师现在的战斗力怎么样胜算不高。当时翁同献却没管这么多,为了让李鸿章出兵,他一封封奏折写给皇上。最后,李鸿章
6、也不敢抗命,在没准备好的情况下仓促出战,最后全军覆没,北洋水师也从此一蹶不振。完事之后,翁同献一看,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败了,来了个落井下石:臣请杀李鸿章,以谢天下3最后朝廷取消了北洋水师的编制。如果翁同献和李鸿章不是党争私仇,他把正常的海军军费发下来,北洋水师六年间不可能得不到任何的战略补给。党争是甲午中日海战最主要原因,所以说翁同献是罪魁祸首一点也不为过。后面还有一个经典的事例来证实这件事。就是戊戌变法之前的一个月。大清有个重臣,就是恭亲王奕听,人称鬼子六的六王爷,当年和慈禧联手发动热河政变,才有垂帘听政。奕t斤这时候病重,慈禧和光绪一块去看恭亲王奕听。光绪询问哪些人可堪重用,奕沂推荐了李鸿章、张之洞等等。光绪问他的老师翁同献,恭亲王说“皇上,你重用翁同献,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打错这时奕听吩咐拿纸笔来并写下了对翁同籥的八字评价“居心叵测,估势弄权3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恐怕是当时朝廷重臣、有识之士对翁同球共同的评价。所以说,党争是甲午中日海战失败的主要原因,说翁同籥是罪魁祸首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