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建设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海市建设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附件:乌海市建设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污水资源化利用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乌海市为典型缺水地区、水环境敏感地区、水生态脆弱地区,为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3)13号)和水利部等六部委关于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水节约(2023)377号)文件要求,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2、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落实污水资源化利用有关要求,以工业利用为主要途径,加快推动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全面扩大我市污水收集面,提高再生水运行利用效率,逐步达到废水“零排放”,建立具有乌海特点的再生水利用新格局,为黄河流域其他干旱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提供经验借鉴。(二)基本原则节水优先、统筹推进。坚持节水优先,秉持“节水即治污”的理念,通过配置再生水节约常规水源,统筹再生水生产输配利用全过程,实现再生水配置及利用率稳步提升。因地制
3、宜、精准施策。规划形成“三区一园多点”的再生水收集利用布局,结合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需要,推动再生水实现优水优用、就近利用、水尽其用。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完善再生水利用政策,建立再生水价格机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大财政及金融激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科学管理、安全利用。建立健全再生水管理体制机制,对再生水水质、水量、供水压力进行严密把控,配备应急处置措施,切实保障再生水安全利用。(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乌海市以加强再生水利用和配置为重点,以“三区一园多点”为依托,创新配置方式、完善产输设施,形成激励补偿机制,再生水利用率持续提高,到2023年
4、全市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再生水利用率达到90%,配置率达到100%o到2025年,各区形成一区多点的再生水利用体系,创建一批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再生水利用率达到95%,初步建立具有乌海特点的再生水利用新格局。二、重点任务(一)优化再生水利用规划布局根据再生水的生产输配设施和再生水利用需求,依托6座污水处理厂,推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应收尽收,形成“集中收集、分散供水”的再生水收集利用系统。构建“污水处理厂+企业”的“点对点”再生水回用系统,建立“三区一园多点”的乌海市再生水利用布局。责任单位:三区人民政府、市自然资源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配合单位:市水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
5、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专栏1:建立“三区一园多点”的再生水规划布局海勃湾区:规划完善海勃湾区生活污水收集利用系统,依托乌海市污水处理厂,形成“集中收集、分散供水”的生活污水收集利用格局。将老城区、东部平房区、滨河二期等区域的生活污水收集送至乌海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供工业企业使用。规划完善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勃湾产业园工业废水回用系统,依托海勃湾千里山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对再生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形成“点对点”再生水回用系统。将千里山镇新丰村、金裕市场、小型加工园等区域产生的污水收集送到海勃湾千里山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供园区工业企业使用。
6、到2023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90%,利用量达到1260万立方米/年;到2025年利用率达到95%,利用量达到1330万立方米/年。乌达区:规划完善乌达区生活污水收集利用系统,以乌达区污水处理厂为依托,将新建城区、铁路西区域生活污水收集送至乌达区污水处理厂,扩大污水收集面。规划完善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达产业园工业废水回用系统,以乌达区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为依托,将三道坎区域生活污水、乌兰淖尔非常规水资源化利用项目收集的微咸水、乌达区污水处理厂初步处理后的污水收集送至乌达区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后供园区工业企业使用,形成“集中收集、分散供水”模式。对再生水回用管网进行提升改造,形成
7、点对点”再生水回用系统。到2023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90%,利用量达到630万立方米/年;到2025年利用率达到95%,利用量达到660万立方米/年。海南区:规划完善海南城区、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南产业园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收集利用系统,依托乌海市海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将海南城区、公乌素镇生活污水、矿坑水收集至乌海市海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供园区工业企业使用,形成“集中收集、分散供水”模式。到2023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90%,利用量达到315万立方米/年;到2025年利用率达到95%,利用量达到330万立方米/年。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规划完善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
8、业园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微咸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提升低碳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将园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巴音陶亥镇生活污水、巴音陶亥非常规水资源化利用项目收集的盐碱地降水及微咸水送至低碳产业园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供园区工业企业使用,形成“集中收集、分散供水”模式。科学规划布设再生水回用管网,形成“点对点”再生水回用系统。到2023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90%,利用量达到315万立方米/年;到2025年利用率达到95%,利用量达到330万立方米/年。(二)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管理1 .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实行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水、微咸水、矿井水统一配置、联合调度。开展工业园区水资源论证区域
9、评估,优先将再生水作为园区内的工业用水水源,将区域评估成果落实到园区规划中。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中明确再生水的最低利用量,按照优水优用、就近利用、水尽其用的原则,将再生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部分用于生态,实现再生水利用总量与强度双控制、使用效率和效益双提升。责任单位:三区人民政府、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2 .合理确定再生水用水户。具备再生水使用条件的用水单位,审批机关应当合理配置再生水。具备再生水使用条件的钢铁、火力发电等高耗水工业企业强制要求使用再生水。对再生水使用有意向的潜在其他用水户,应当加强引导,鼓励使用再生水。责任单位:三区人民政府、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工业
10、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能源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3 .加强再生水利用管理。组织制定本市的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对再生水生产、调配、利用等全过程进行约束,管理办法应侧重于规划和建设、利用与配置、安全与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责任单位:三区人民政府、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能源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前4 .保障再生水用水安全。各行业主管部门、再生水供水单位应当保证再生水供水安全。工业企业以再生水作为生产用水时,应适当配置一定量的常规水指标作为应急水源。供水单位要完善再生水利用突发应急管理预案,加强再生水厂出水口的水质实时监测,定期对污水管
11、网排查检测,针对排查发现的污水管网功能性和结构性等问题,有序推进管网改造与修复。责任单位:三区人民政府、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专栏2:制定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制定符合我市的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从规划与建设、运营与维护、处理及应用、监督与管理、法律与责任等方面出发,形成完善的再生水利用管理体系。(三)完善再生水生产输配设施1完善输配管网设施,扩大覆盖范围。试点期间,以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基础,扩大污水收集面。新建城区因地制宜建设污水收集及回用管网设施。城郊结合部、老旧城区等区域以道路或城区改造为契机,加快推进污水收集支线管网和出户管连接建设
12、,补齐“毛细血管”。低碳产业园要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再生水生产处理和收集回用设施,搭建园区节水、废水处理及资源化专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和服务平台,推动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已建园区要进一步提高再生水收集回用设施建设力度,开展以节水为重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加快节水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责任单位:三区人民政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配合单位: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专栏3:完善再生水输配管网设施建设滨河二期污水管网设施。建设滨河二期污水收集管网设施,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完善城郊结合部、老城区污水管
13、网设施。城郊结合部、老城区等使用渗水井排污或将污水排入河渠的区域,建设污水收集管网接入市政总排污管网。建设农村乡镇等集中区域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千里山镇新丰村、金裕市场、小型加工园至海勃湾千里山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巴音陶亥镇、低碳产业园区工业企业至低碳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公乌素镇至乌海市海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管网。乌海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乌海市污水处理厂至升源水务公司泵站的收集管道,将原排放至龙游湾湿地的再生水收集利用。建设“点对点”管网输配设施。根据园区企业现状和需求,对已建管网提升改造,推动工业园区用水大户与再生水生产运营单位合作,
14、建设“污水处理厂+企业”的“点对点”再生水处理回用输配设施。2.提升再生水生产能力。试点期间,因地制宜解决污水处理厂来水需求、差别化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生产能力。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和废水“近零排放”改造。责任单位:三区人民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专栏4:提升再生水生产能力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乌海市污水处理厂新建2.5万m3/d调节增效池,调节来水水质指标及水量;海勃湾千里山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技改增加2套脱碳塔及除氟工艺装置,提高污水处理
15、规模;乌达区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新建反渗透浓水回用装置,提高处理重度劣质水的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对已建设施调试运行,新建0.6万H?/d膜处理设施。开展工业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改造。鼓励工业企业开展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改造,创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5家,对改造成功案例进行推广普及。(四)建立健全再生水利用政策1建立再生水激励引导机制。制定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及用户参与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与运营维护投融资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行、企业开发的良性运行机制。对工业企业进行再生水技术改造“近零排放”项目
16、给予适当政策支持及资金奖励。责任单位:三区人民政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市水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2健全再生水价格机制。放开再生水政府定价,建立政府管控下的再生水供应企业和用户协商水费制度,形成市场价格机制,再生水价格要低于常规水价格。制定再生水使用“按质付费”办法等规范再生水市场交易行为的政策,逐步完善再生水差别化水价制度,推动使用再生水实现一水多用、分质使用。责任单位:三区人民政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市水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前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建设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把各项重点任务分解到单位,落实到区,具体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