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读后感写作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读后感写作指导.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读后感写作指导心得式读书笔记也叫读后感。就是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针对原文的某些论点进行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读书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要想写好心得式读书笔记,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挑选自己感触最深的东西去写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感触肯定很多,如果像开杂货铺一样,一股脑地写上去,必定使文章平平,不够深透。所以动笔前要认真考虑、剖析,加以提炼,挑选自己感触最深的去写。可以遵循原作的中心思想去写,也可以抓住文中感触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件事物、一句精彩的语句来写,扣住一点,深入发掘
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二、要注重联系实际写心得式读书笔记的关键是联系实际,表达感触。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可以总结历史教训,也可以评论当下局势;可以回忆幼年时日,也可以写班级或家庭情况。但最主要的是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三、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叙说、评论相结合心得式读书笔记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案例来说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而,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说,又要说理。叙说是评论的基础,评论是叙说的深化。四、心得式读书笔记常用“引一议一联一结”四步结构法1引一一环绕感点,引述资料。“感点”即自己感触最深的
3、东西。环绕感点,就是要有的放矢地引述原文:资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资料长的,或摘抄有关重要词句,或概述重要内容。2 .议一一剖析资料,提炼感点。“提炼感点”就是提出自己的观点。既可就原文观点剖析所引的内容,也可对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挖掘,透过表象看实质。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宗明义的办法,把观点写在篇首。3 .联一一联系实际,纵横拓宽。“联系实际”可以由此及彼,联系现实生活中相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历史上相似或相反的例子。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下手,摆现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使之更有说服力。4 .结一一总结全文,提高感点。“提高感点”指的是在总结全文的部分,要对前文
4、所提观点进行进一步强化。可以对前文提出的疑问进行回答,也可以对原文写作意义进行评价,提出期望。不论如何结尾,都要与前文观点相联系,进行恰当的回扣。阅读完乡土中国后,请针对全书或者某一章节内容,写一则心得式读书笔记。【写作示例】从乡土社会看民族性格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作品,其中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等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等诸多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本文通过对乡土中国的阅读,剖析费孝通先生笔下乡土社会中反映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乡土本色与守旧文化。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依靠农业发展起来
5、的大国,如今农业也是中国经济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书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同样在把土地和中华人民紧密相连。乡土中国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对于乡土社会中的人来说,土地承载的不仅是农作物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更多的是人们心中那“以不变应万变”的守旧文化,因为这是过往老一辈人经历了时间的层层积淀得到的经验教训,后人想的就只是“他们都是这么做的,我乖乖听着就好。”于是乎,乡土本色始终在五光十色的繁荣里坚守着,没有急功近利,没有谄媚浮躁,就这么静静地守着,就很好。礼治秩序与内敛妥协。中
6、国,礼仪之邦,而在乡土社会中保有的是与法治秩序完全不同的礼治秩序,依靠的是人们自觉的遵守,是由个人推展至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正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体现的那样,妥协求和成为了乡土社会中普遍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容易采取一种妥协折中,回避冲突的方式来保证所谓的“以和为贵”。每次逢年过节回老家的时候,我都会对村落房屋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大多是独栋朝里的。通过分析资料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乡土建筑里也藏着我们的民族性格。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说,中国的建筑是内向的。这句话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个现实:我们整个民族的性格都是内向的。内向的人才会设计建造内向的建筑。中国的乡村,几千年
7、来就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家族是这个封闭体系的核心,而农耕社会的本质就是内向的。礼治秩序的约束,外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人们安于平淡的生活,从而产生一种厌恶混乱的情绪,这种情绪反映在建筑上,便产生了一种追求安全感,内向封闭的格局。读乡土中国有感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旧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它对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师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里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而我却认
8、为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中国乡村的根挖出来了,而且给我们介绍得十分详细,头头是道。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士气并不是实质上的贬义。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比较稳定的,即使经受过战乱、迁移,这些灾难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在社会结构上,乡土中国细致地把社会分为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团体格局指的是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这个架子,再互相发生关联;而差序格局则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费老还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
9、越推越薄;而所谓伦理,也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多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当代中国社会又何尝不是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在办事的时候,部分人往往总是想着“找关系”。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导致了许多“走后门”的现象,也导致了很多的贪污腐败的现象。这一个比喻浅显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问题上,令我受益匪浅。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礼治秩序全面打破,血缘和地缘分离,社会变迁剧烈,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乡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没,但总的来说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还是“土”的,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10、系。写到这里,我不禁赞叹费孝通先生持之以恒、敢于探索的精神,虽然费孝通先生已经逝世,但是这本书里所研究出来的理论仍然散发光芒,他对于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本质看得是如此透彻。因此,我要继续把这本著作精读几次,加深自己对中国的乡土社会的理解。乡土社会,文化回归读乡土中国有感中国的乡土社会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学家们重点关注的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社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但在当今时代,费老的乡土中国仍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并且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性。在开篇,费老关于“土”的论述就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土”对于乡土社会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从农业种植和丧葬上的“泥土”,到盖房子的用地,到神话形象“
11、土地公”,甚至在草原上应该放牧的土地也被用来种植,“土”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想必没有任何元素能够取代。乡土社会中的人们离不开土地,臧克家先生的三代可以说是极致的概括:“孩子在土里洗澡,父亲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而这也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乡村状况的真实反映。费老用了两个章节的篇幅,讲的“文字下乡”。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愚”,一方面是因为二者的知识层面不同,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识字,而后者恰恰是最值得关注的点。文字是一种用于记录、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作为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在表达和交流上是面对面的接触,这无疑比文字来得快些,因而费老认为,乡土社会中不使用文字绝不是“愚”的表现,这基于
12、乡土社会的本质,所以现在看来,“文字下乡”十分必要。关于格局,费老明确提出了与国外“团体格局”相异的“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推出的波及他人的一圈圈的水纹。“己”是个人,这样很多个“己”通过血缘、地缘、道德等方式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家族、社群、村落等,而我想将之化为其他格局,即“家族格局”“村落格局”“血缘格局”“地缘格局”“道德格局”,这些不同的格局就是一张张纵横交错的网,构成了乡土社会庞大的格局网络,使之在形态上有了一定的规范性。在秩序体系中,费老指出乡土社会是“无法”的,是“礼治”的。“风尚”是指“风俗、习惯、礼法”,在礼治秩序之下,习惯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同时还包含着维系私人的道德的秩序和经验统筹的秩序。这些秩序在格局网络构成的框架下发挥着独特的效能,从不同方面引导和强制人们做出行为的选择与妥协。从乡土中国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不仅是一种探究,更是一种追溯。抛开加在身上的种种枷锁,摆脱虚无的幻影,跳进历史的长河中,寻觅那最本质的“真切”。这是文化的回归,精神的回归,更是灵魂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