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73125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为全面了解当前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对相关情况有了系统了解,汇总整理形成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街道共有35个村庄,除4个城中村外,其余31个村庄全部纳入了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服务居民11万户、3.3万人。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2023年,街道办事处以竞争性磋商方式采购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经过严格招投标程序,确定有限公司承包这31个村庄的环境维护及垃圾清运,年服务费171.68万元。同时,街道加大工作投入,加强队伍管理,强化督导考核,推动辖区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2023年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列全县第二名,

2、今年在市第三方进行的月度考核中多次名列前茅。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我们调研,环卫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困难。1、水污染是个老大难问题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村内缺乏流动的坑塘积水、居民排放的生活用水以及村外废弃沟渠内积水。这些污水因为缺乏流动性,天长日久形成黑臭水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气味难闻、渗透污染地下水、滋生蚊蝇等,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老大难问题。近年来,街道和村庄在人居环境治理中针对水环境污染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收效甚微。仅生活用水一项,几乎要涉及到每家每户,其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户存在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有些临街住户甚至

3、直接排放到大街上。另外,根据环保所提供的数据,我街道各村庄坑塘、废弃沟渠有60多处,几乎每个村都有,每到夏季降雨后形成积水,到秋季就成了臭水。水环境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因为村庄规划平整了原来的坑塘,造成村内积水。某村干部介绍:我们村里原来有两个大坑,村东头一个,村西头一个,都是两亩多大,十米多深,每个坑容量能达到15万立方。有这两个坑的时候,雨水都流到坑里,即便30公分的的降雨也淹不了村。后来因为村里宅基太紧张,两个坑都填平了,雨水流到大街上,村西头地势洼,降雨稍大点儿村西头就积水,到夏天雨季,有时连续一个月雨水渗不下去。现在感觉出坑塘对村庄的作用了。二是污水排放渠道不畅通。除几

4、个城中村外,辖区内大部分村庄都没有联入城市排水管网,所以,这些污水只能在村庄积攒慢慢消化,这也是黑臭水体难以治本的根本原因。某村群众说:400户居民每天可以产生40方左右的污水,这一年总量得有一万多方,另外还有雨水,总量也很大。这些水排不出去,最后都成了黑臭水。如果找不到有效的排放渠道,彻底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就无从谈起。三是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存在诸多困难。从已经建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几个村庄我们了解到,这套设施效果虽然很好,但是,建设成本很高,包括通到各家各户的管道、沉淀池以及施工费用、后期维护成本等,现在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如果让村庄出钱,可能都负担不起。另外,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来

5、自群众的阻力。“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村庄所有胡同刚刚进行了硬化,现在要铺设排污管道,又需要把硬化地面凿开,工程量很大,同时对胡同地面造成的破坏也很大。一名群众说:凿开一道沟,如果处理不好,冬天下雪一冻,明年下雨一冲,很快就得坑坑洼洼。只要坏开了头,这胡同的硬化地面用不了几年就完了。另外,很多群众院里的地面也硬化的挺好,现在需要凿开挖沟,他们有抵触情绪。据调查,该村有75%的户安装了收集设施,也就是说,还有25%的群众不愿安装,主要原因就是不想破坏已铺好的院子。另外有个村原来也计划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因为群众担心破坏胡同硬化路面,最后没有实施。2、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顽疾近年来,随

6、着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污染源多且分散。现在,农业面源的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类:带有残留的农药包装;未降解的塑料薄膜;秸秆落叶等农业生产垃圾等。这些污染源在田间地头、坑塘沟渠随处可见,可以说遍布农村的角角落落,总量巨大,分布范围极广。例如农药包装物:崇文的果园有两万多亩,蔬菜上千亩,每年使用的农药数量以吨计,而农药一般是小包装,体积小但数量惊人,一般使用后都是随手扔在田间地头,没有回收且很难降解,日积月累,现在的农药瓶、农药袋在田间已随处可见;塑料薄膜也属于很难降解的垃圾,常年积累下来,白色污染很多年前已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

7、秸秆落叶等生产垃圾原则上不属于污染源,但是农民在处理这些垃圾时,一般都是采取焚烧的方式,对大气形成污染,所以也成为一种新增污染源。二是危害大且持久。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危害对象主要是土地、地下水和空气,这些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对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有直接影响,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会造成重金属和激素污染,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地下水,进而影响我们的健康。三是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农业面源污染物的特点,造成了整个治理过程难点重重。收集难:如农药包装物、白色污染等,分布面广且零散,很难将他们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处理成本高: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成本很低,但治理起来难度很大,成本很高,有些污染

8、物的治理成本甚至要超过其原本价值。如农药包装,本身价格低廉,但是造成的环境影响很严重,如收集处理则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三是处理方式少:现在政府没有专门的农业有害垃圾的回收处理机制,收集后处理难度大。而秸杆落叶等垃圾,因为数量太大,即便收集了也找不到地方处理。四是群众认知度低,污染有持续加重的趋势。在当前农业面源的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群众对此的认知程度却没有提高。有害垃圾仍在随手乱扔,塑料薄膜仍在大量使用,大型养殖场的粪污处理相对正规,但小型养殖场户很难监管,果园及田间产生的秸杆、落叶焚烧现象仍时有发生。在群众没有普遍重视的情况下,一边治理一边污染,永远不会得到根治。3、养殖业污染治理仍不

9、彻底我街道有畜禽养殖场、户430多处,近年来都按主管部门要求建设了贮粪场和污处处理池,养殖业对人居环境造成的影响整体有了明显下降。但是总有个别户不注意保持及正确使用,仍存在乱排乱放现象。个别养殖场虽按要求建设了贮粪场和污水处理池,不过治理仍不彻底。按操作规范,养殖粪污要在达到“防雨、防渗、防溢流”标准的场所集中堆放足够时间,以使其中的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残留充分分解才可以用做有机肥,否则将会对农产品造成污染。但是,很多养殖场因没有足够的空间建设贮粪场,甚至个别养殖场图省事,贮粪场当做摆设,造成养殖粪污乱堆乱排现象仍然存在。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本高、难度大、易反弹,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尚待加强

10、。近年来,各村庄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都花费很大,但是,由于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造成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效果很难保持,极易反弹。据村干部介绍:去年仅清理村内两个坑塘就花费了六千多元,春天用抽水机把黑水抽到地里,用挖土机把坑底的垃圾清理出去,回填了新土,修补了坑沿,但是过了没两个月,一场大雨过后里面又存起水了,垃圾漂了一层,有的是风刮进去的树叶秸秆,有些是不自觉的群众扔的生活垃圾,六千块钱等于白花。大街两侧住户的排水口也是这样,某村干部说:上级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规定怎么处理往街上排水,只能靠村民自觉度和村两委反复宣传,村庄喇叭上天天讲,但是效果仍不太好。村里管理的严了,他们就收敛些,三天不管还是老样

11、子。村里统一要求,每个排水口下面要放一个水桶,但是,水桶放了,本户却不想着倒里面的污水,满了就往外流,跟从前一个样。干部总不能天天提醒他们吧。这种治了再污染,污染了再治的工作让村干部苦不堪言。5、环卫一体化工作严重依赖上级政府“输血”,村庄自治水平低。现在,因为环卫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无论是从治理资金来源上,还是平时管理上,都严重依赖街道。村庄群众虽然每年上交一些卫生费,但是和支出相比差距较大。大部分村庄集体收入低,无力承担人居环境治理费用,不但聘请第三方等大项支出需要由政府承担,平时开展一些专项治理行动,如“拔杆净网洁面”,“夏季战役”,“残垣断壁治理”,“胡同硬化”等,都需要街道补贴资金才能

12、开展。这种严重依赖上级“输血”维持的环卫一体化工作,不但增加了街道财政支出,也使村庄在日常维护过程中缺少了责任感和主动性。三、工作建议1、提高标准,加大投入,补齐人居环境治理短板。建议优化管理模式,加大工作投入,可以采取增加第三方公司服务内容,充实保洁员队伍等方式。确保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卫生死角的治理效果。2、完善制度,压实责任,发挥保洁队伍职能作用参考外地先进管理模式,制定完善保洁管理制度,压实保洁公司管理责任和村庄的监督责任,形成第三方负责、村庄监督、上级主管部门监管的责任链条,切实保障治理效果。3、加强引导,科学管理,建立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增加村庄干部群众对人居环境工作的责任感,提升了村庄环境卫生自治水平。通过细化考核标准、完善考核制度,压实村庄的管理责任。为保持好治理成果,引导、鼓励村庄干部群众开展义务劳动,形成责任明确、奖惩分明、人人参与、长期坚持的村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