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73425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之道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之道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学之道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学之道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学之道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之道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之道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学之道合复司参象(附试卷)(一、课内知识检测12题,二、考题链接7题,三、拓展练习6题,四大学之道的理解性默写33题。所有古文均有详细译文。答卷的课内知识检测第9-12题,调整在答卷的最后)一、课内知识检测题。1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朱熹把大学与论语盂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2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主要的内容是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堑生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数直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

2、、美生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1)物格而后纪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12)自天子以至于M(普通百姓)(13)先找其意(使真诚)(14听其家(使整齐有序)(15)宜建皆以修身为本(一律,一概;本源、根本)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留意:明一彰显;明德一美德;亲民一亲近爱

3、抚民众;止于至善一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留意:修-修养;齐-整齐有序;治-治理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留意:庶人-平民;壹是一一概;本一根本)4 .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乙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也是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坚定这样的目标,才能“定”“冷”“安”“虑”,最终学有所得。(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

4、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5 .文章第一段提出的“三纲领”,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三纲领”中,“明明德”侧重于“内圣”,“亲民”侧重于“外王”,“止于至善”是最终追求。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社会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6 .文章第一段起什么作用?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7 .“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是怎样的?“修、齐、治、平”是礼记大学的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在修其身。这四者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

5、身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先致知,致知在格物,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8 .大学之道中“三纲领”“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八目”的指导思想。“八目”是对“三纲”的补充和发挥,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球。“八目”的目的是实现“三纲”。“八目”是为实现“三纲”而必须经历的八个由浅入深、由低至高的阶段。(课内知识检测第9-12题调整在答卷最后)二、考题链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学之道,在里明德,在室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空,定而后能龙,静而后能争,安而后能崖,虑而后能蛰。物有本末,事

6、有终始,知所先后,则些道矣。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JEo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古之欲明财于天下冬,先举苏国。欲治其国者,先韭其家。欲齐其家者,先堡其身。欲修其身者,先再其心。欲正其心者,先遵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M,步左皆以馋才为生古代想要把彰

7、明美德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望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理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意念其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所谓诚其意者,婆自欺也卜人闲居

8、为不革,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拣其不善,而董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举,则何堇矣!此谓诚于中,型于外,些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土目所视,十手所指,势产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举诚其意所谓使意念真诚,就是不要欺骗自己小人在闲居独处时做不垣理,没有什么坏事不干,见到君子后就隐藏躲避U1做过的坏事,宣传夸耀自己做过的善事。岂不知在别人眼中看着他,就好像看清了他的肺肝一样,他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叫做内心有真实的想法,在外表上一定会表现出来的。所以君子在他独处时一定要很谨慎。曾子说过:“虽独处其实也有近眼睛在看着你,很多手在指着你,多么严厉啊!财富可以装饰屋室,道德可以润饰

9、身心,心胸宽广身体自然安适,所以君子凸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立有所忿悔,则不得其正;有所举送,则不得其正;有所4年,则不得其正;有所修电,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要修养自身德行就是要遍正内心:自身如果有愤怒怨恨,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畏惧恐慌,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喜好欢乐,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忧患烦愁,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虽然也在看却是看不到;虽然也在听却是听不清;虽然也在吃却是吃了还不知道什么滋味。这就是说修养自身德行就是要端正内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舞焉,之其所W而辟焉,

10、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酶改而辟焉,之其所数也而辟焉。故”而知其举,恶而知其萋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节选自礼记大学)所谓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先修养好自身的德行:就是说人们对自己所亲近喜爱的人的人会值包喜爱,对自己所厌恶的人会偏向厌恶,对自己所敬畏的人会偏向敬畏,对自己所怜悯的人会偏向怜悯,对自己所做视怠慢的人会偏向傲视怠慢。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所以谚语说:“对于自己的孩子,没有人还知道孩子有缺点;对于自己的庄稼,总觉得禾苗长得还不够壮硕J这就叫不进行自身德行的修养就

11、不能管好自己的家。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木单之道。(大人之学,博学)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致知在格物(虫)之其所哀秒而辟焉(怜悯,同情)2 .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而考其善(1)。A.定居于一地B.附着,加上C.写作,写文章D.显露,宣传人之其所亲爱而摩焉(C_)oA.征召B.排除,驳斥C.偏向D.躲开,避免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关键词: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彰显;明德,美德)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要使意念真诚,就先要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关键词:诚

12、,使动,使真诚;致其知,获得知识)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关键词:好,喜好;恶,缺点;美,优点;鲜,少。)4 .文中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考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焉”是代词,作“在”的宾语,不能断开,排“视”是名词,作主语,“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是对称结构,中间断开)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匚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助词,的;代词,它。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假设。C.代词

13、,自己的;语气词,大D.动词,做。故选D)A.大学学道/吾为其无用而梏*B.知止前后有定/人时不仁,如礼何C.欲齐苏家者/共恕乎D.小人闲居为不善/为之于未有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考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故选A)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B.礼记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美学等思想。C.曾子,名参。其父曾点,字皙,与子曾参同师孔子。D.“慎独”可以理解为独处时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错,“八条目”

14、之间是递进关系,“修身”是“三纲八目”说的核心。故选B。)A.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B.文章提出了“八条目”,“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C要做到“诚意”需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撰弃不良情绪和干扰。D.选文用顶针、排比等修辞,使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三、拓展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凡音之丝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前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茸衫于声声相座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出音而不之,及千戚羽旄谓之乐。所有音的产生,都是由于人类有能够些思想感情的心。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

15、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所以就会用“声”奏理出来。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把这种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称作“音”。排列这些“音”而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生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其哀心感者,其声置以叁;其乐心感者,其声呼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叁以堂;其怒心感者,其声典以先;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屋;其爱心感者,其声史以垂。六者,非隹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安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布其声,政以一其母,坦以防其斗。礼乐刑政,其权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乐是从音产生的,其根遮在于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衰微;人心有了快乐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诵而舒缓;人心有了喜悦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开朗而自由;人心有了愤怒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粗暴而严厉;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刚直而廉正;人心有了爱慕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温和而柔顺。这六种声音,并非人的本性,而是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影响才产生的。因此前代先王对于能够用来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制来U昱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遍拿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