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之防骗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74722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常识之防骗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全常识之防骗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全常识之防骗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全常识之防骗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全常识之防骗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常识之防骗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常识之防骗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安全常识之防骗篇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还是职高生加强自身的防范,树立防范意识,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一、校园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某学校应届毕业生丁某为找工作,

2、经过人托人再托人后结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儿媳妇有深交的哥们儿何某,何某称只要交800元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何某等拿到了介绍费以后便无影无踪了。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学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4、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

3、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实施盗窃,而后溜之大吉。5、招聘为名,设置骗局。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职高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6、虚请家教,实为掠色。诈骗分子利用假期学生担任家教之机。以虚请家教为名,专找女学生骗取女生的信任,骗财又骗色。7、精心策划,网上行骗。诈骗分子利用职高生上网的时机,在网上用假名交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之后打印成文找你恐吓:拿钱了事,不然就交XX地处理进行威胁,诈骗财物。二、学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环境千变万

4、化,青年职高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

5、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二是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与人交往要区别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如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大学里,无论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班集体总是校园中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相互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帮助。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

6、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三、受骗的原因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在发生的诈骗案中,受害者都是因为谋取个人利益,贪占便宜,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犯罪分子就是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的。1、高攀门弟的心理。一些人沾染拍马屁的习惯,一见高级干部及子女的出现,就顶礼膜拜、见之恨晚,这样很容易成为诈骗的对象。2、利令智昏的心理。有些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真假不分,眼睛只盯在钱上,警惕全无。3、封建迷信”的心理。轻信神、鬼、命运。

7、不相信客观实际,不懂装懂,轻意相信对方。4、崇洋媚外的心理。贪图享受,追求国外生活,上当受骗。5、急于致富的心理。认为自己上大学用了家长的一大笔资金,现在要尽快发财致富,所以上当受骗。四、识骗方法1、识破身份伪装。诈骗分子常常以各种假身份出现:XX领导亲属、华侨、军官等。有时用托称来人是XX首长乘XX高级车等。遇这种情况不要急于表态,不要草率相信,要仔细观察,从言谈话语中找出破绽,辨别真伪。2、识破行骗手法变化。诈骗分子常常变换手法,如改变姓名、年龄、身份、住址等。此地用A名,换地用B名,而诈骗分子一身多职,时而港商、时而华侨、时而高干子弟、时而专家学者,但全是假身份。因此要发现对方多变的现象

8、,从中引起警惕找出疑点,识破其真面目。3、注意反常。如果您对诈骗分子仔细观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会发现有反常现象:别人办不了的事他能办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他能买到;别人犯法他能担保等。这些与常规差距很大,虚假性就越大。因此对这些谎言,要冷静思考识破骗局。4、当心麻醉剂。诈骗分子为了达到目的,有时也用害人的本领,有时宴请、有时赠礼或投其所好,不惜花本,吃小亏占大便宜引诱你上当。5、主动出击,打破骗局。你要通过诈骗分子的讲话口音、谈话内容以及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名地点,对社会的了解等识破其真面目;从犯罪分子的行为举止、动作习惯、业务常识、所谈及人的姓名、职务、住址、电话等,判断其真伪;从身份证中核实其人,并千万牢记没有免费的宴席,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就能防止或减少被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