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水解合成路径打造高效沸石吸附剂.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86076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水解合成路径打造高效沸石吸附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酸水解合成路径打造高效沸石吸附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酸水解合成路径打造高效沸石吸附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水解合成路径打造高效沸石吸附剂.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酸水解”合成路径打造高效沸石吸附剂日前,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工学院王军教授课题组联袂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合成自成型含铁丝光沸石吸附剂,破解了沸石分子筛碳捕集痛点,二氧化碳吸附量创新高,可以更精准地吸附二氧化碳,且性能不受水汽影响。沸石作为一种经典的吸附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气体吸附分离等众多领域,具有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操作简单、循环复用便捷等诸多优点,因而在碳捕集领域备受青睐。不过,长期以来,沸石等吸附剂在碳捕集中存在吸附容量不高、气体分离比低、不耐水汽、脱附再生能耗高、粘结剂成型后性能下降等问题,影响着它们的使用效率。长期以来,课题组成员一直致力于研究

2、一种新的沸石材料,试图解决这些技术痛点。“我们逐渐探索形成一种独特的酸水解路径合成方法。这种工艺创制的含铁丝光沸石吸附剂较之以前有两大突破:一是变原来的粉状为高机械强度块状,省却了后续成型工艺,具有典型绿色化工特点;二是独特的孔道结构实现了高效碳捕集。”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周瑜说。他介绍,团队采用“酸水解”的合成路径,经过千百次反复优化,并进行性能测试和结构解析后,得到了一种孔口更小的沸石材料。“二氧化碳直径为0.33纳米,我们的沸石吸附剂孔口尺寸是0.33-0.34纳米,一来可以让二氧化碳进入吸附材料,二来也能阻止甲烷等分子进入,如此一来,这个孔口就成了二氧化碳专属的捕集孔,吸附更

3、精准。”周瑜说。实验显示,团队合成的含铁丝光沸石吸附剂在25(、1个大气压条件下,每立方厘米可以吸附219立方厘米二氧化碳,是迄今报道的最高值。同等条件下,用于工业的13X沸石吸附剂,每立方厘米吸附156立方厘米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含铁丝光沸石吸附材料对氢气、氮气、甲烷等表现出良好的筛分能力,其分离比13X沸石吸附剂高出多个数量级。此外,在分离过程中,气体中若有水汽,有的吸附剂会遇水不稳定。大部分吸附剂亲水,故而分离性能受水汽干扰严重,常常需要先干燥再吸附。而课题组合成的吸附剂,分离性能不受水汽干扰,且循环使用效果较好。“就能耗而言,13X沸石吸附剂在分离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混合气时,回收1公斤二氧化碳需要消耗0.97兆焦能量,而我们的吸附剂每吸附1公斤二氧化碳仅需消耗0.7兆焦能量。”论文的通讯作者、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王军说,在纯度相同的情况下,课题组合成的吸附剂对二氧化碳的回收率大于95%,甲烷的回收率能从61.9%提升到96.9%o周瑜表示,这一研究是碳捕集领域的重大突破,具有实际应用潜力,开拓了杂原子沸石分子筛在气体吸附分离领域的新应用。“碳捕获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分离回收和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周瑜说,此项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发电厂燃烧后的二氧化碳捕集、天然气净化、沼气纯化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