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马原部分课后习题复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马原部分课后习题复习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18年版马原局部课后习题复习答案1 .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第10-13页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 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承受检验,并随实践二不断开展的学说;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开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开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开展而不断开展。2 .在人工智能飞速开展的
2、条件下,假设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5-28页(参考2018年版教材第54页思考题第2题)(1)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的。正是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所以根据控制论理论,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局部功能,把人的局部智能活动机械化,叫人工智能。(2)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的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局部思维能力,但它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开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开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3、,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b、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开展的产物。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性)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案性;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3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3840页(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开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开展过程和开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
4、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既矛盾的共性,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4)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根基。中国共产党利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不断前进。因此,掌握这一原理,对于建设我
5、们的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4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哪些4648页 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分析与综合: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局部、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抽象与具体: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到达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开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5.假设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72-74页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
6、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开展过程。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6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384页。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开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7 .为什么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表达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9192页。答:真理度与价值尺度是否到达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表达了
7、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根基之上,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开展规律的根基之上,建设在为最广阔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根基之上。我们坚决,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我们坚决,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坚决,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最广阔人民根本利益。8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6163页。答:实践是认识的根基,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表现有: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根基上产生和开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
8、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开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开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造,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猎奇或“雅兴,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创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答复,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9 .运用社会根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119一121,124125页(2018年版教材第158页思考题第2题)答:社会根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根基
9、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客观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开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设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开展。经济根基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开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开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冶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根基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根基的开展状况和水平。重要意义: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泼、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开展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开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开展,进而推动
10、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开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根基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阔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开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开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标准化工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和经济根基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10 .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150152页(2018年版教材第158页思考题第4题)
11、答:(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开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即经济、政治、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开创和推进的伟大事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开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根本原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表达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
12、向和工作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作用和主体地位,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深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I1什么是生产力,其根本要素是什么116117页(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2)根本要素:劳动资料,也称劳动于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局部
13、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 劳动者。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历、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12 .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及消极后果。166168页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根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根基,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展。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
14、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局部和价格低于价值的局部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2)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开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3)消极后果:导致社会资源浪费;阻碍技术的进步;导致收入两极分化。13 .假设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162163,168169页(2018年版教材第210页思考题第2题)私人劳动是指劳动具有私人性质。社会矛盾是指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局部。要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也就是说私人
15、劳动要被社会所成认和承受,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如果交换不成功,制造商品的的具体劳动就得不到社会的成认,抽象劳动就不能实现其价值,这就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二者的矛盾又形成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另外,如果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让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甚至破产。这显然又形成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由此可见,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的矛盾都根源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4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199-201页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根本矛盾,这一根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此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也是由资本主义根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15 .什么是商品经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161页(1)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展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2)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存在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