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王晏字休默仕宋》注解翻译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王晏字休默仕宋》注解翻译练习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王晏字休默,仕宋注解、翻译、练习、答案王晏宇休默,仕宋,初为建安国左常侍。晋熙王燮安西板晏主簿,时齐武帝为长史,与晏相遇。府转镇西,板晏为记室。【注】板:册封委任下属官员。例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桂阳之役,太祖出顿新亭垒,板嶷为宁朔将军,领兵卫从。【翻译】王晏字休默,在南朝宋做官,起初担任建安国左常侍。晋熙王刘燮在安西任命王晏为主簿,当时齐武帝担任长史,与王晏相遇。武帝军府转为镇西,又升任王晏担任记室。沈攸之事难,随武帝镇盆城。齐高帝时威权虽重,而众情犹有疑惑,晏便专心奉事,军旅书翰皆见委,渐见亲待,常参议机密。【注】沈攸之:沈攸之(?478年),字仲达,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南北
2、朝时期宋朝名将。见委:(被)委托。见:表被动。亲待:指亲近优待。北齐书张耀传:耀历事累世,奉职恪勤,咸见亲待,未尝有过。【翻译】沈攸之发难后,他跟随武帝镇守盆城。齐高帝当时虽然威权很重,但众人心里仍然疑惑,王晏则专心侍奉,军事文件都委托给他,逐渐受到宠信,常常参与议论机密。建元初,为太子中庶子。武帝在东宫,专断朝事,多不闻启,晏虑及罪,称疾自疏。【注】闻启:启闻,禀报、报告(皇帝)。及罪:获罪。自疏:自求与之疏远。【翻译】建元初年,他担任太子中庶子。武帝做太子,专断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报,王晏担心会获罪,便称病自动疏远他。武帝即位,为长史兼侍中,意任如旧。迁侍中祭酒,遭母丧,起为司徒左长史。晏
3、父普曜藉晏势,多历通官。普曜卒,晏居丧有礼。【注】意任:信任。藉:凭借。通官:达官,显官。【翻译】武帝即位,他做长史兼侍中,武帝对他的信任像原来一样。升为侍中祭酒,中间遭到了母亲的丧事,后来起用为司徒左长史。王晏的父亲王普曜借着王晏的势力,历任许多显达官职。王普曜死后,王晏居丧有礼节。永明六年,为丹阳尹。晏位任亲重,自豫章王嶷.尚书令王俭皆降意接之,而晏每(常常)以疏漏被责,连称疾。久之,转为江州刺史,泣不愿出,留为吏部尚书,终以旧恩见(被)宠。【注】位任:官位,职务。降意:屈尊。【翻译】永明六年,担任丹阳尹。王晏地位重要而且很受信赖,豫章王萧嶷、尚书令王俭等都屈尊和他结交,而王晏常常因为工作
4、出现疏漏受到责备,连连称说有病。时间久了,转任为江州刺史。他哭着不愿离京任职,又留在京城担任吏部尚书,最终因为原来的恩情而被宠幸。时尚书令王俭虽贵而疏,晏既领选,权行台阁,与俭颇不平(关系不好)。俭卒,礼官欲依王导谥为“文献,晏启上曰:导乃得此谥,但宋来不加寒族。武帝崩,遗旨以尚书事付(交给)晏及徐孝嗣。【注】领选:兼管荐举官吏之事。【翻译】当时尚书令王俭虽然官位高贵,却被疏远,王晏负责选拔官吏以后,权力管到台阁,和王俭很不和睦。王俭去世,礼官想依照王导的先例给他追加谥号为文献,王晏上奏说:王导才能得到这样的谥号,但宋朝以来不加给寒族。武帝去世,遗旨把尚书事交给王晏和徐孝嗣。郁林即位,转左仆射
5、。及明帝谋废立,晏便响应接奉(推举),转尚书令,封曲江县侯,给鼓吹一部.甲仗五十人入股。【翻译】郁林王即位,转为左仆射。后来明帝谋划废立皇帝,王晏便响应推举,转为尚书令,封为曲江县侯,配给乐队一部、卫队五十人入殿。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退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谭/时人以此窥之/明帝与晏东府语及时事,晏抵掌曰:公常言晏怯,今定如何?【翻译】当时明帝谋划废立形势已经公开,而没人敢于先说,萧谟(Chen)兄弟握有兵权,迟疑不决,王晏接连三晚上便装步行到萧谟家中商议,当时的人们因此观望着他们。明帝与王晏在东府谈到时事,王晏和他击掌说道:您常说王晏怯懦,现在如何?建武元年,进号骡骑
6、大将军,给班剑二十人,又加兵百人,领太子少傅,进爵为公。晏笃(感情深厚)于亲旧,为时所称,至是自谓佐命惟新,言论常非(非议)武帝故事,众始怪(责怪)之,明帝虽以事际须晏,而心相(代指他)疑斥,料(查点)简武帝中诏,得与晏手诏三百余纸,皆是论国家事。【注】佐命:辅佐帝王创业。惟新:更新,革新。故事:旧事。中诏:指宫中直接发出的帝王亲笔诏令。【翻译】建武元年,晋升官号为骡骑大将军,配给班剑二十人,又加兵一百人,兼太子少傅,晋升爵位为公。王晏对亲戚旧友十分热情,被当时人称赞,到现在自认为辅佐维新,言谈之间常常非议武帝旧时的事情,众人才开始责怪他。明帝虽然在关键时刻需要王晏,但心里却怀疑排斥他。他翻阅
7、武帝年间的诏令,得到给王晏的手诏三百余张,都是议论国家政事。永明中,武帝欲以明帝代晏领选,晏名日:鸾清干有余,然不谙(熟悉)百氏,恐不可居此职。乃止。及见此诏,愈猜薄之。晏性浮动,志欲无厌,自谓旦夕开府,人或讥之。【注】清干:清廉干练。开府:指古代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随员或职员的意思。【翻译】永明年间,武帝想让明帝代王晏兼管选举,王晏启奏说:萧鸾精明干练有余,然而不熟悉诸姓百家,恐怕不能担任这一职务。于是停下了。等看见这张诏书后,明帝更加猜忌和鄙薄他。王晏性情浮躁,私欲无厌,自己声言旦夕之间就可以开府建衙,有人便讥讽他。(节选自南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8、A.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谟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谟议/时人以此窥之B.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湛/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谟议时人/以此窥之C.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谟/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谟议/时人以此窥之D.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讴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谟议时人/以此窥之A(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谟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退议,时人以此窥之。)I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元,南齐高帝萧道成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在汉武帝时始
9、设。B.迁,指贬官或降低官职。此处与琵琶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迁字含义相同。C.崩,指帝王去世。古代把国君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陵塌陷来比喻,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周代。D.厌,在文中为满足之意,与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中的厌字意义相同。B(贬官或降低官职错,右迁是升官,左迁是贬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高帝称帝前就已经威权很重,但众人心里仍然有疑惑,王晏则专心侍奉他,逐渐受到宠信。B.齐武帝做太子时就常独断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报,王晏担心这会牵连自己,便自动疏远他。C.王俭去世,礼官想给他加文献的谥号,王晏不同意,认为自宋以来就不给寒族加此谥号。D.明帝虽然
10、在关键时刻需要王晏,但心里却怀疑他,直到翻阅武帝给王晏的手诏后才消除疑虑。D(才消除疑虑错,明帝虽然在关键时刻需要王晏,但心里却怀疑排斥他。他翻阅武帝年间的诏令,得到给王晏的手诏三百余张,都是议论国家政事。并不能表明消除了疑虑)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I)久之,转为江州刺史,泣不愿出,留为吏部尚书,终以旧恩见宠。(4分)(1)时间久了,转任为江州刺史。他哭着不愿离京任职,又留在京城担任吏部尚书,最终因为旧恩而被宠幸。(4分。出以见各1分,大意1分)(2)明年秋,送客潞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琵琶行)(4分)(2)第二年秋天,到温浦口送客,听到邻舟人在夜晚弹奏琵琶,细听那声音,铿铿锵锵颇有京城的风味。(4分。明年“送客温浦口声”各1分,大意1分)14.王晏为什么被当时的人称赞?后来又为何受到责怪?请简要概述。(3分)王晏对亲戚旧友十分真诚,被人称赞;后来他自认为辅佐维新,言谈之间常常非议武帝旧时的事情,因此受到责怪。(3分。一点1分,两点3分)原文:晏笃于亲旧,为时所称,至是自谓佐命惟新,言论常非武帝故事,众始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