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田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田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农村田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分析第一节环境现状分析项目区涉及耕地面积4.5万亩,人口3.73万人。区域土地产出率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林网覆盖率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科技种田水平不高,土壤肥力瘠薄,灌排系统不畅通,渠系输水过程中跑、冒、滴、漏等现象非常严重,农作物种植区产量较低,生产效益低下,生态环境状况有待解决。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后,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的生产基础条件将会得到改善,不仅没有环境污染现象,而且能适宜农业生产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并实行方田建设,沟、渠、田、林、路综合管理,因此整个项目的实施不仅不会导致环境的恶化,而且会使项目区的农业生
2、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一、防治洪涝灾害通过对项目区土地进行整理,使项目区内的农沟、斗沟及支沟配套齐全,同时平整并抬高现有地面等措施,可降低地下水位,排水通畅,从而提高了项目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标准。二、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风沙影响沿项目田间道布置的农田防护林布局合理,可以有效抑制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止畦田冲刷,降低风沙影响,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农田小气候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而且能涵养水源,形成规划整齐、全面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格局。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防止地下水污染该项目实施,将有效地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可使田间肥力得到保护,减少土壤肥力的流失和地下水的污染,涵养地下水源,可以缓解区域水资源的紧张状
3、况,维持地下水的采补平衡,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水位以下,改善地下水质,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同时,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四、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次生盐碱化通过土地平整、田块规划、精耕细作、平衡施肥等措施,可消除盐分富集的地形条件,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控制土壤水分迁移运动,从而达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的目的。五、改善田间小气候,生态环境改善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植树造林,有效抵抗自然侵蚀,水力镜蚀,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水分无效蒸腾,能有效消除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农业生态环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第三节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措施一、环境保护措施
4、针对项目实施后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及措施:1、改进耕作方式,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稳能力。2、推广配方施肥新技术,节约用肥,防止肥力的大量流失,减轻化肥对土壤及水的污染。3、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措施,提高项目区科技含量,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4、大力推广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农药污染。5、大力推广桔杆还田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焚烧秸杆造成的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6、大力发展农田林网体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7、加大环境监测力度,提高环保意识。二、节能减排措施发展循环农业是农村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围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循环农业;以节肥、节药、节水、节地、节能技术推广为重点,构建农村节约型生产和生活方式。1、节约能源措施。一是农业机械节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推广节能型船用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产品。二是耕作制度节能,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发展生态农业。2、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在粮食主产区以农民炊事和取暖为重点推进秸秆气化、固化技术。3、推广节肥节药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和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