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卫生健康事业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担负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任。因此,卫生健康事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作为最高标准和基本要求,真正代表并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全区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x个,其中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区老年病医院各x所,乡镇卫生院x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个,社区卫生服务站x个,村卫生室x个,民营医疗机构x个。全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共
2、有职工X人,其中区级医疗卫生机构X人占X%,乡镇卫生院X人占X%。具有副高以上职称X人,中级职称X人(区级X人X%,乡镇X人X%),初级职称X人(区级X人X%,乡镇X人X%)。本科学历X人,大专及以下学历X人。(二)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深化医改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区范围内落实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和财政补贴三合一补偿机制,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促进公立医院转变机制、提高效率;深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疗合作模式,区医院新老院区按照“本部向社区医院转型、打造新院特色专科”的发展思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县级医院与基层的联动进一步加强,龙头作用逐步显现,特别是县域外就
3、诊比例逐年下降。二是医疗服务体系日渐完善。近年来,区政府不断加大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新建业务大楼先后投用,完成11个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89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0个发热门诊改扩建,区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为“三乙”县级妇幼保健院,全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现中医馆(中医综合服务区)全覆盖,中医药服务网络已初步构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公卫服务、疾病防控能力日益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截至X年8月31日,完善更新电子居民健康档案X万余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X%。推进
4、慢病、传染病、重精等疾病防控,加强对重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建立数据分析和预警机制,预警信息处置及时率100%。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起区乡村三级协同作战的包括流行病学史调查、疫点消杀、核酸采样等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四是精准助力脱贫攻坚,提升群众满意度。认真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全区贫困人口 100%参保,确保个人自付费用控制在10%以内。免费开展健康服务,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常住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在全市率先开展贫困人口慢病鉴定工作,多次得到省、市领导表扬,“零问题”通过省级脱贫攻坚交叉检查。五是夯实人口监测工作,
5、提高服务效率。积极贯彻落实现行人口生育政策,引导群众有序合法生育,提供免费婚前健康检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关爱计生特殊家庭,近年来实现“到省进京”零上访。五年来,我区先后创建了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国家级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区、省级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市级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二、存在问题(一)医疗基础设施不足。一是先进医疗设施设备不足。医疗设备整体数量不足,我区仍有3个卫生院没有配齐或更新常规医疗设备,乡镇卫生院仅牛佛镇中心卫生院有CT。大多数基层卫生院医疗设备老旧,
6、如X光机、心电图机、B超以及常规化验等设备陈旧、老化问题严重。二是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新要求。随着镇改街建制调整,疫情防控等院感防控需求变化,部分乡镇卫生院房屋设施陈旧,场地较小,已不能满足群众日常就医需求。特别是和平街、凤凰街、大山铺镇卫生院因城市发展需要已经或即将拆迁,新建医院受选址与资金双重限制,短期内不能落实到位,新旧业务用房不能有效衔接,导致功能布局不合理,限制了医疗机构自身的发展。XX年10个发热门诊建设,一半的医疗机构受场地限制,只能原址内进行局部改造,离标准化建设还有不少差距。(二)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限。一是医疗水平不高。“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要求还未
7、全面实现,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治疗疑难杂症的能力还不足,重点专科建设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无法完全满足群众县域内就医需求。二是服务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出现下降,较为偏远的基层卫生院只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健康服务能力距离人民满意差距较大。医疗卫生单位的优势服务没有完全打通,老百姓还未真正感受到切身实际。家庭医生签约制虽全面铺开,但履约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存在“重签约、轻服务”的现象。(三)医疗机构自我造血功能差,卫生经费投入不足。我区财政对乡镇卫生院的经费投入从XX年开始采用“统筹算账、综合核补”方式,按各单位经常性收入、支出的差额进行补助。乡镇卫生院的经常性收入由单位医疗服务收入
8、、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基本药物补助三项构成,而医疗收入的核定在XX年的确定的基础上逐年按一定比例增长,经常性支出按照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基本公共卫生成本支出等几个项目核定。自X年以来,因医保政策的调整、收费价格下调、康复诊疗医保报销项目减少以及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区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收入普遍明显下降,部分乡镇卫生院出现严重亏损,XX年以来一直处于负债经营状况。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XX年比XX年减少27.34%,XX年17月医疗收入与XX年同期比较下降22.3%。加之疫情原因、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消耗医院大量的人力、财力,增加了卫生院的支出,乡镇医疗机构出现保运转都困难的现象。(四)公
9、共卫生应急能力欠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完善。联防联控机制还不健全、部门联动不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联通共享等,各部门、各镇街、各级各类机构合作不够、协同性不强,服务体系难以有效应对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问题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能力基础差、底子薄、服务能力低的状况依然存在。(五)医疗高层次人才普遍紧缺。由于现有的财政分配制度较为僵化,部分卫生院地理位置、工资福利待遇、个人业务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等因素制约发展,加之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无法为卫生人才创造较好的事业环境,致使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更留不住,重点学科带头人、骨干医师、全科医生严重缺失。如近三年全区共招录卫生专业技术人
10、员X人中,辞职调离我区的卫生技术人员近31人,加之改行、退休等离开卫生行业,引进的专业人才也无法稳定留住,导致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净增不大,医院储备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特别紧缺。三 建议与对策9月,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对全区卫健工作提出了“深入推进健康XX建设”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一千多支”发展战略融入成渝扩大开放,构建辖区“312”级别多层次、全方位、有特色的医疗健康服务,构建完善川南妇女儿童医院、内自同城医疗机构、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老年病医院等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中心卫生院为骨干、县域次
11、中心为枢纽、乡村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的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含医防、医养结合等),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我区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59岁;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3/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5%。以下,慢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区域内托育机构达到每千人4.5个托位。实现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务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5名全科医生。(一)以深化医药改革为突破,激
12、活行业内生动力。一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药品供应保障改革,切实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和过度用量;加强“三医联动”改革,持续强化与与医保、医药等相关部门的联动,缓解“看病贵”难题,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二是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抢救、常见病、妇儿科等服务能力,打造家庭医生服务全科团队,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规范基层转诊程序。三是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在坚持政府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前提下,坚持“四不变、三共享、三统一”改革思路,推动区人民医院与市四医院医联体建设迈入实质性发展阶段。推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疗或老年医疗护理方向,
13、形成特色专科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四是探索加强“医共体”建设。区级医院发挥“帮、扶、带”作用,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中枢能力的建设。探索实行医共体编制一体化管理、第三方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医疗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和医改重点指标控制等举措,确保医共体内医疗服务同质化管理,实现“强区、活乡、稳村、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局面。五是推动区域次中心建设。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契机,全面完成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让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完成牛佛镇中心卫生院次中心建设,规划争取何市镇中心卫生院次中心建设。到2022年底,每个
14、乡镇办好一所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以上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办好一所达标村卫生室。(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做实基础设施硬支撑。通过对上争取财政资金、债券资金、调配卫生资源等形式,不断优化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的先进配置,优化医疗卫生资源。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内自同城战略,积极配合做好川南妇女儿童医院、内自同城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全面补齐基层医疗硬件短板,力争到2025年,完成XX区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建设项目、XX区老年病医院改造,力争启动XX区中医院、XX区精神卫生康复中心、XX区妇幼保健院托育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通过合村并组,精选一批优质村卫生室重点打造,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
15、能力建设。加强网底建设,改变基层卫生院选址局限、布局不合理等情况,完成和平、凤凰、大山铺卫生院建设项目。(三)以提升医疗水平为重任,完善医疗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区人民医院发展,力争2025年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形成15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和1小时医疗急救圈。二是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按照“完善体系、管理科学、提升能力、优化服务”的要求,全面开展以全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重点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力争2022年底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达到二级甲等要求。三是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依托XX区老年病医院和七六四医院的精神卫生病区,对前沿、中高端精神卫生服务进行探索与实践,在发展理念上实现大提速。四是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各级各类预案之间的衔接,基本形成卫生应急1小时快速响应圈,卫生应急现场规范处置率达100%。完善乡村紧急医学救援前哨功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