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_T 03072017 地下水监测网运行维护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Z_T 03072017 地下水监测网运行维护规范.docx(5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07.060D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3072017地下水监测网运行维护规范Guide1ineofgroundwatermonitoringnetworkoperationandmaintenance201799-07发布2017-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目次前言1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3.1 术语和定义13.2 缩略语24总则24.1 目的任务24.2 地下水监测网运行24.3 地下水监测网维护24.4 基本要求25数据采集与传输25.1 基本要求25.2 水位和水温35.2.1数据采集35.2.2数据传输35.3 水质3
2、5 .3.1数据采集36 .3.2数据传输45.4 流量45.4.1 数据采集45.4.2 数据传输45.5 均衡试验场观测45. 5.1观测46. 5.2数据传输56监测站点维护56.1 一般要求56.2 监测井维护56.2.1监测井检查评估56.2.2监测井洗井56.2.3监测井修复56.2.4监测井报废与更换6.3 泉、地卜.暗河监测点维护66.4 监测点附属设施维护66.5 均衡试验场检查67监测与传输设备维护67.1 一般要求67.2 监测设备维护67.2.1监测设备检测67.2.2设备维修77.3传输设备维护77.3.1设备检测77.3.2设备维修78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
3、78.1 一般要求78.2 设备管理系统运行78.3 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运行78.4 系统维护89数据中心硬件设施运行维护89.1 一般规定89.2 接收设备89.2.1短信调制解调器(MOdCm)89.2.2移动代理服务器(MAS)99.2.3北斗用户机与指挥机99.2.4邮件服务器99. 2.5数据接收服务器99.3 机房环境要求99.4 网络传输与交换设备99.5 存储与应用设备99.6 计算终端109.7 信息安全1010监测数据分析与成果编制汇交109.8 1一般要求109.9 2数据分析109.10 成果编制1110. 3.1基本要求1111. 3.2成果报告1112. 3.3附图
4、1113. 3.4附表1110.4成果汇交12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下水质样品的采集、保存、送检与检测13附录B(规他性附录)地下水质监测指标及其检出限和检测报告22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下水成果附衣29附录D(资料性附录)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方法及其要求36附录E(规范性附录)报告提纲40参考文献51本标准按照GB/T1M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妇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行中心、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5、、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舆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能、郝爱兵、殷秀兰、刘久荣、风蔚、史云、饶竹、冯建华、王庆兵、杨国宝、孙颖、孙建设、陈时矗、张鸣之、王树芳、孙继朝、魏玉涛、林健、罗娜、邰托娅、周涛、王丽亚。地下水监测网运行维护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监测网中监测站点、监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中心硬件设施的运行维护以及地下水监测数据采集与接收、监1信息管理、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监测成果编制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水监测网运行和维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
6、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DA/T41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DZ/T0130.1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成管理规范第1部分:总则DZ/T0130.2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2部分:岩石矿物分析试样制备DZ/T0130.3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3部分: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DZ/TO148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0270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0273地质资料汇交规范DZ/T0288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DZ/T0290
7、地F水水质标准QX/T45地面气象观测规的第1部分:总则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3. 1术语和定义3.1. 1监测站点monitoringpoint为观测地下水位、水温、水量和水质等因索动态变化信息而专门设置的监测井、泉和暗河的监测设施、均衡试验场等。3.1.2地下水均衡试验场ba1ancetestfie1dofgniundwater在具有代表性的气候带和水文地质区域内,通过人工模拟试验和各种监测手段研究天然状态和人为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及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等,为地下水均衡计算提供有关参数。3. 1.3地下水监测网groundwatermonitoring
8、network为获取地F水位、水温、水量和水质等动态变化信息而建设的,由监测站点网络、实脸测试质量监控体系、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等构成的网络.32缩略语CGCS国家大地坐标系CPU中央处理器GNSS一全球导航I1星系统ITSM配置信息服务管理系统MAS-移动代理服务器Modem短信调制解调器Q。,服务质量VPX虚拟专网4总则4. 1目的任务通过地下水监测网运行与维护,获取水位、水温、水量和水质等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地下水超采、质量和污染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实现对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评价,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土资源管理、水资源利用
9、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及时服务,为水文地质调杳评价和地下水演化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42地下水监测网运行为获取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而对监测网进行周期性IE常运转的过程.43地下水监测网维护为r保隙地下水监测网运行而对监测网的构成体系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更换和升级的1:作过程。44基本要求44.1根据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专业研究的需求,每五年对监测网进行评估,调整优化4.4.2劝监测站点网络、实验,则试质所监控体系、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的状况,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巡查,发现问即及时开展现场检查处置。4.43定期对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及相关设施进行维护、升级更新,确保系统的
10、正常运行。4.4.4各级地下水监测机构应每年编制地下水监测报告,每五年编制地下水监测阶段总结报告。5数据采集与传输5.1 基本要求5.1.1 应定期对地卜水位、水温(自动监测点)、流量(泉水和地下暗河)和水质进行监测,并按照5.2.1、5.3.1,5.4,1,5.5.1的规定采集数据。5.1.2 水质监测点取样同时应对监测井进行检查维护,取样前对监测点设施、井深、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取样后对监测点设施和监测设备进行恢复。51.3水温监测宜与水位或流量监测同步进行.5.1.4地下暗河,自流井、泉流嵌监测宜与相关地下水位监测同步进行.5.2水位和水温5.2.1数据采集5.2.1.1人工监测点
11、每月采集水位和水温数据六次监测时间为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0.30日,2月份的最后一次监测为月末;对于交通条件不便地区可降低监测频次,每个月采集三次数据.监测时间为10日,20日,30日,2月份的最后一次监测为月末.5.2.1.2应在半年时间内对人工监测点的采集数据进行现场核查。5.2.1.3自动监测点每天采集水位和水温数据一次每日宜0:00进行。下列情况可加密为每小时一次或更高的采集频次,以当日0:00记录的水位信息代表当日水位信息:a)岩溶地下水可根据已有动态资料确定监测频次,b)地下水开采量大、水位动态变化大的地区;c)T程建设对地下水有明显影响的地区、岩溶塌陷易发区等重
12、点地区.5.2.1.4以下突发事件应根据需要加密水位和水温数据采集频次:a)暴雨、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b)对地下水和土壤可能产生影响的突发污染事件;c)与地震活动相关的地下水监测。5-2.1.5自动监测点的监测仪中存储的数据应在半年时间内采集存档.5.2.2数据传输5.2.2.1采用短信、网络、北斗通信等方式将采集的水位和水温监测信息自动传输到指定的信息中心站,根据监测频次进行实时传输5.2.2.2人工采集的数据应在次月IO日前汇交。5.3水质5.3.1数据采集5.3.1.1现场检测利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获取气温、水温、pH、电导率、辄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浊度等指标。根据需要可增加检测其他水质指
13、标。5.3.1.2自动监测利用自动监测设备获取电导率(可用于估算溶解性总固体、盐度)其他指标可根据现场检测结果.选取动态变化较大和特征指标进行监测。每天采集一次,采集时间宜以0:00为准。下列情况可加密水质自动监测频次:a)岩溶大泉和地下暗河,b)集中开采水源地;c)突发污染事件。5.3.1.3取样检测5.3.1.3.1应对全部专门监测井、泉和地下暗河监测点进行取样检测.53.1.3.2取样频次宜每年两次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水质稔定区可每年一次,宜枯水期取样;污染严重、水质动态变化较大地区,宜结合丰水期和枯水期每年四次或酌情增加频次。5.31.3,3制定取样计划明确监测项目.确定样品采集、保
14、存、送检和检测方法,宜遵循附录A的要求C样品采集、保存和送检方法具体要求宜按照附录A中表A.1的内容和格式。5.3.1.34对有监测设备的监测井取样时,应在抽水前将监测设备提出并妥善放置,取样后将监测设备放回原位并按照监测并记录对监测设备进行校测。5.3.1.3.5水质监测指标分为常规监酒指标、非常规监测指标和特殊监测指标.其指标名称和指标数见附录B中表R1,推荐分析方法、目标检出限见附录B中表B.2。非常规指标可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和水资源重要程度选取.特殊指标可根据需要选取。5.3.1.36根据区域放射性特征确定特殊指标的检测频次.有放射性背景的地区,应与非常规指标检测频次相同,非放
15、射性背景地区应降低检测腺次。5.3.1.3.7样品检测见附录A.6.检测质量控制见附录A.7.5.3.2数据传输5.3.2.1采用短信、网络、北斗通信等方式将采集的水质监测数据自动传输到指定的信息中心站,每天传输一次,根据需要可增加传输次数05.3.2.2常规水质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在六个月内汇交.5.4流量5,4.1数据采集5.41.1人监测点每个月采集流后数据六次,监测时间为每月5HJOH,15日、20日、25日、30日,2月份的最后一次监测为月末丰水期加密频次;根据监测条件可调整流证数据采集频次。5.41.2自动监测点每小时采集流量数据次。若每日各时段流S:变化较大可适当增加流量数据采集频次以当日Oioo记录的流量信息代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