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课时作业的有效设计和布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课时作业的有效设计和布置.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课时作业的有效设计和布置当前,有些中学教师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环节还存在盲目性,缺少针对性,布置了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作业,作业超标、超难的情况时有出现,降低了作业的育人功能和巩固作用,压缩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才能有效设计和布置课时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深刻领会教育评价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长沙市2021年中考的最大变化是由等级制改成了分数制,考试难度也在大幅下降,难题的比例也被严格控制,不再考偏题、怪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内容的考查,突出综合素质
2、评价在升学中的作用。这些变化是教育评价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并将形成长效机制来引领一线教育教学。所以,教师对评价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也应该有足够的认识,作业布置上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优化课时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二、作业设计要控制“三量”(-)控制好课时作业的总量课时作业对应着一节课的授课内容,起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如果作业的总量过多,不仅违背了 “双减”政策,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也违背了科学性原则。研究表明: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存在一定联系,而学习动机又受到学习任务多少的影响。当学习任务超过一定的量时学习动机开始下降,学习效果随之也会下降!从科学角
3、度出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教师应该严格控制课时作业总量。作业布置要适量,布置前教师试做预设作业,结合班级其他科目作业的总体情况,来确定总量的多少。各学科的作业总量不超过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该年级的作业总时长。(二)控制好单个知识点的作业量绝大多数情况下,一节课授课内容所涵盖的知识点不止一个。在设计作业时,教师既要考虑知识点的全覆盖,不留下巩固盲区,也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有相对多的巩固提升练习,不能在每个知识点上平均分配题量。学生通过完成课时作业能比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深化,提升学科素养。(三)控制好各个题型的占比量作业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
4、、判断题、解答题、综合应用题等等,各个题型的占比量要合理设置。如果选择题或者判断题过多,从作业反馈出的教学效果的客观性会有一定误差。如果填空题和综合应用题设置过多,作业整体难度较大,则会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这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学习,也不利于班级总体成绩的提高。题型、题量的设置大致可以参考当地中考题型、题量的标准。三、作业设计要体现“三性”(-)体现基础性“双减”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所以课时作业要充分体现基础性。班上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完成相当部分的课时作业,并且通过完成课时作业对当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能达到考试的基本
5、要求。作业的基础性原则是作业设计的核心,对班级整体的学习效果起到保障作用。(二)体现层次性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分重点班,所以任何一个行政班里都存在学生层次差异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意愿或许都存在很大差异。如何在作业设计和布置中尊重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尽可能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呢?这就要求课时作业的设计体现相应的层次性,控好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布置“总量不一,难度不一”的作业,并根据阶段质量检测的结果对学生的作业总量和难度进行调整。同时,教师可建立作业的弹性机制,在学习总量和学习难度上给学生一些自主的空间。有效实施分层作业能够真正起到减负增效、缓解作业焦虑的效果,将更多的自主时间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三)体现创新性在删减大量重复性、机械性书面作业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适量布置一些创新性的实践作业。例如,化学课作业“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来确定街边老王叫卖的金身佛像是不是纯金制成的”这类作业,学生需迁移运用课堂知识,选择适当可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探索。教师要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足够的探究空间和发散空间,以提升其创新思维和能力。总之,教师要站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高度,认真落实“双减”目标,设计和布置好学科作业,提升课时作业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