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诗歌鉴赏(1).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0905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诗歌鉴赏(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诗歌鉴赏(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诗歌鉴赏(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诗歌鉴赏(1).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诗歌鉴赏(一)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主旨: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刻画了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手法:-明月来相照”将明月当成自己的知心人,显示出诗人新颖独到的想象力。以声(动)衬静-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静”,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例: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运用了拟人修

2、辞,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展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2 .“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说说“独”字好在哪里?“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3 .请赏析一下“独坐幽簟里,弹琴复长啸”的艺术特色。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长啸,以动衬静,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二)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

3、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主旨: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手法:疑问-“谁家”与“暗”照应,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勾起游子思乡之苦。亭张-“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用典-“折柳”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例:1.“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喑”有断续、隐约之意,与“谁家”照应,表现笛声飘渺。2.“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

4、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H)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眷恋。手法:亭张-“双袖龙钟泪不干”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自己泪流满面的形象,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例:1.前两句的“龙钟”“泪不干”感情色彩浓重,

5、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人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2.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不用再写信了。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

6、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四)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译文: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主旨:本诗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劝喻人们珍惜时光,勤奋努力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鼓励人们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思想感情,也赞美春天的蓬勃生机。手法:-一二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争芳斗妍;三四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寥寥几笔描绘了暮春的勃勃生机。例

7、:1.赏析“斗”字的妙处。一个,斗,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2.暮春时节在古诗中常有凋零感伤的特点,但本诗的暮春却生机勃勃,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简析本诗是怎样描绘这一景象的?本诗描绘暮春之景,一反常态,不写暮春凋零,而写草木生机勃勃。二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争芳斗妍;三四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寥寥几笔描绘了暮春的勃勃生机。(五)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

8、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主旨:本诗吊古伤今,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凉和孤独的思想感情。手法:对比-通过“前”“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通过“天地悠悠”和“独”的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更衬托出诗人的孤单渺小。例:1.诗中的“古人”“来者”分别指谁?诗中的“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2. “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何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

9、愤;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六)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吉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览众山小。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升腾的层层云气,使心胸摇荡;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隐入了山林。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主旨: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手法:发网-“岱宗夫如何?”写初望秦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幕之情。下句则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

10、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象。若波-“割”字夸张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大,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高峻绵长的形象。用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虚实结合-全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六句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泰山的雄伟壮阔和神奇秀丽,是实写,最后两句是虚写由看而产生的愿望,间接地写出泰山的雄伟。例:1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泰山什么特点?表达诗人什么情感?突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峻的特点,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