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化解金融和社会风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165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化解金融和社会风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全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化解金融和社会风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全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化解金融和社会风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全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化解金融和社会风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化解金融和社会风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全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化解金融和社会风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区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一、基本情况非法集资是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痼疾,近年来呈现高发、蔓延、变异的态势。五年来,江宁区公安分局累计接到非法集资警情1500余人次,抓获犯罪嫌疑人64人;区法院共审理非法集资犯罪案件18件,涉案金额近40亿元。2017年以来,信访局共接待涉及非法集资的人民来访、来电17批次,349人次。今年1-10月份,全区非法集资立案数量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立案数量,仅次于五个城区,排名全市第六。这些案件和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破坏了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同时:随着中央打击非法集资、化解金融

2、风险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类隐患逐渐浮出水面,各类金融产品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爆雷”的风险进一步增大,给全区处非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二、主要做法今年以来,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全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妥善化解金融和社会风险,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在机制建设、风险排查、打击查处、宣传教育、推进专项整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当前我区金融和社会风险总体可控,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处非工作,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发改、法院、检察院、公安、市场等职能部门以及各街道、园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3、发改局,与区金融办合署,由常务副区长担任主任,各相关单位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加强全区处非工作的组织协调。先后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源头管控工作机制、舆情处置常态化工作机制、网格化排查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区委制定下发全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赢处置非法集资攻坚战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全区金融风险防控及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点等文件。在全区初步形成了 “集中指挥、上下联动,行业主管、属地负责,打防一体、堵疏结合”的工作格局。二是依法处置,压降存量。一方面,组织街道、园区和相关单位在全区范围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排查企业80000余家,对其中近600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34家列为风险企业、23家列入风险清

4、单。将排查非法集资等金融活动风险纳入全要素网格工作清单,依托网格开展日常线下排查,对发现的可疑线索第一时间上报。另一方面,对各类金融风险采取重点关注、约谈、核查、现场检查、整改、刑事立案等多种方式及时处置,协调有关单位加快侦办、抓捕、诉讼、审理、判决和执行各环节进度,形成打处非法集资的高压态势,最大程度挽回群众经济损失。今年1-10月份,刑事立案13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打处10人,审理案件9件。三是加强预防,遏制增量。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市场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各类活动100余场,制作致居民一封信等宣传资料60余万份,清理各类广告16000余条。各街道、园区切实履行属地责

5、任,组织街道社区干部、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和物业管理人员走村入户,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有关知识,增强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大力加强源头管控,严把市场准入关,对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含有敏感字样的企业,原则上不予登记,并要求窗口增加验证企业股东身份证原件和房产证原件,进一步加强审核力度。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将总体风险控制在较为安全的范围之内。但是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非法集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非法集资有变异、隐蔽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家打击非法集资的力度逐步加大,大量非法集资活动打着养老、健康、科技、文旅、农业等旗号,依规办理了工商执照

6、、税务登记,以经营公司的名义为其非法集资活动披上合法外衣。有些公司还属于是政府扶持的新兴行业,通过采取编造项目、宣传造势、募集资金、还本付息等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从事非法集资活动,在公司资金链断裂之前没有任何征兆,无论是专业监管人员还是社区网格员都对此类活动难以甄别。二是参与非法集资的群众对举报不支持、不主动。一方面,这些群众以老人、农民居多,手握大量现金,防范意识比较差,又缺乏有效投资渠道,容易受高利诱惑。对一些养老、健康产品不仅很难识破,还被传销手段“洗脑”,主动为其宣传。另一方面,很多人怀着侥幸心理,明知是陷阱,但总认为不会在自己身上“爆雷”,想要赚钱离场。这类人群往往有一定的文化素质

7、,容易发现问题,但是知情不报,加大了第一时间发现风险的难度。三是对非法集资的处置缺少有效手段,处置不当较易引发群体事件。非法集资活动在立案前主要是由金融办牵头,联合市场局开展调查,既不能采取强制措施,也不能进行行政处罚,造成工作比较被动。立案后,由于司法机关介入的滞后性,面临涉及群众多、时间跨度大、异地流窜等情况,增加了侦办的难度,涉案资金也容易被转移,导致资金追缴难,极易引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四是各部门间信息不够畅通。各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主管、监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导致信息不对称,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比如有的涉案人已经出现苗头问题,但是由于上报不及时、系统不联网,在办理工商登记、变

8、更时仍然不受限制。再比如,针对变异、隐蔽的非法集资活动,行业监管部门往往更为专业,但是相关部门间缺乏沟通,执法监管人员的主动性、敏感性不够强,导致很多问题不能第一时间被发现。五是互联网金融监管乏力。对以P2P网贷为主的互联网金融活动监管存在一定困难,国家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监管体系还没有跟上,监管责任不够明确,地方政府在履行监管职责时没有执法权,缺少有效抓手。区县一级的网信监管队伍整体力量还偏弱,各行业监管部门,特别是市场、金融部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还要加强。四、几点建议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必

9、须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的有关精神和具体部署,坚决打好处置非法集资这场硬仗。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充分认识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复杂形势,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坚决遏制增量风险和输入性风险。民政、卫生、农业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加强本行业执法监管,及时上报可疑信息。进一步落实街道、园区属地责任,发挥“全要素网格”功能,不间断开展风险排查。对新注册在我区的投资、理财、养老等性质的公司严把注册关,确需注册的要做好事前调查,按照“谁引进谁负责”的

10、原则,严格控制金融风险。加强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金融、公安、法院、行政审批、市场、信访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强化整体联动,减少排查盲点,防止相关人员利用制度漏洞逃避监管。2 .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扩大全民参与。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利用一切宣传媒介,采取案例剖析、有奖竞答等群众更能接受和记住的方式,为群众详细介绍非法集资活动的性质、种类、形式、危害性以及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会受到的法律处罚等相关知识。特别要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警示教育,切实提升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同时,要帮助群众了解更多合法的投资理财渠道,树立正确的理

11、财观念,以平常心态对待投资理财。网信、市场等部门要保持打击涉嫌非法集资广告的力度,通过一方面加强正面引导,一方面严控负面信息,努力在全区形成抵制和打击非法集资的浓厚氛围。3 .进一步前移工作重心,坚持打早打小。一方面要严控,发动群众力量,拓宽举报渠道,运用一切有效手段,常态化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让非法集资无处藏身。对发展明显过快、许诺高收益的公司重点现场检查,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当场约谈整改,不定期“回头看”,确保监管执法到位。扎实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工作,联合公安、交通、银行等部门加强监控,督促制定偿付方案,防止风险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要严打;坚持露头就打、从严从快、依法严惩,加强公检法衔接,集中精锐力量做好重点案件立案、侦查、诉讼、判决和执行,牢牢掌握案件侦办和处置工作的主动权。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分析研判机制,制定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和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 .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鉴别能力。“早发现、早处置”是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重要原则,随着非法集资活动日趋隐蔽,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部门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对执法监管人员,重点从法律知识、金融知识入手,提高排查、甄别、处置的能力。对基层工作人员、网格员,重点从案例教学、宣教方法入手,提高对非法集资活动的敏感性和口常开展宣教工作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