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中层人员的绩效指标应如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定中层人员的绩效指标应如何.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制定中层人员的绩效指标应如何绩效考核只是试点,还有完善修改的空间,但是,出了如题所述的一些严重错误,还是略显遗憾,让员工笑话公司的管理了。对本案,我有如下看法:1,梳理主要弊端就题主描述的情况来看,本案绩效考核中存在以下主要弊端:(1)由分管副总直接制定中层人员的考核,由分管副总制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所有考核事项,指标/权重/加扣分细则等,都由副总说了算,或者不去理踩做那么些分类就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考核,也不听听HR的建议或想法。也就是说,只管考核的开始,不去细究考核过程或结果的可能性,那么,过程和结果就难以控制了,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可控局面,也就不奇怪。但是,有的局面,就会让高管或公司
2、处于比较尴尬或被动的境地。(2)季度为周期虽然是对重点工作进行考核,是不是它们出业绩的周期一律都是以“季度为准呢,或者说一定是季度结束刚好有业绩吗?显然不太可能的,不管什么工作或项目,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或不同计划要求的时间表,有的十天,有的半月,有的两月,或者是其他时间,并不能保证刚好就是整月或一个季度。所以,考核周期采取季度的方式,一定会遇到许多尴尬的情况,有的业绩都已经出了N久了还没有考核,而有的根本没出业绩,季度结束又怎么考核呢。把自己整被动了吧。(3)权重问题一项或几项工作季度结束时没完成,就把考核分数扣没了,而其他工作完成不错,也救不了;即使没完成的工作,也不能说被考核者没有尽力。
3、其实啊,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权重问题,某项工作虽然重要,但不能占据全部权重吧,其他工作也要分摊一些权重啊;而且,重要的工作,即使没有完成,但总归是做了或多或少的部分工作吧,难道就全部抹杀掉了?显然是不合理的。2,成立绩效委虽然是对中层人员进行考核,但也是考核,不能随便就上马的,尤其是中层人员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间桥梁作用,他们的情绪/业绩/积极性等对公司影响非常大,不能不认真对待啊。就绩效考核来讲,我认为,还是按照正常正规流程来进行为好,本案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主要弊端外,想必还会有其他一些不足,为避免或减少类似不足的出现,成立绩效委是比较好的一个做法。有了绩效委,就可以随时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
4、到了考核周期结束后才来集中对付,这些问题,既可以绩效委主动深入调查而发现,也可以由各级人员反馈,还可以在其他会议或场合中体现出来。3,谈谈对策针对本案出现的一些弊端,前面也讲过一些解决办法,这里可以再补充说一下:考核方案的制定,一定要被考核人/考核人/HR都要参与,不能一杆笔/一张嘴说了算,否则,容易出现考虑不周的可能,届时再来后悔就来不及了。考核周期,可以按季度,但是,对于那些出业绩周期比较长的项目或工作,考核就不能只盯着结果或业绩来看,要将过程分解到计划中,也就是要看各个小计划的时间节点任务的完成情况,把计划分细点,即使落实到某一个周或天,都一定可以发现对应时间节点的工作完成程度,然后对应
5、质量/进度/费用等,结合权重/加扣分细则,自然就好考核了。一句话,想笼统或简单式的考核,不想把计划分细一点进行,最后麻烦的还是自己,折腾的是公司,让考核也难以实施和落地。权重嘛,这个就好讲一些,要按照工作重要程度,当然是指考核当个周期内各个工作的重要性,而不是一直认为某个工作重要而其他工作不重要,各工作之间的重要性是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变化的。4,摸拟演算考核办法/方案/细则等到底怎么样?合不合乎实际?任何人也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就“非常合理,在具体试点或实施前,我认为:可以拿出以前类似工作的进展/结果等情况来反复摸拟演算,只要拿出大家平时记录的工作笔记或计划检查完成情况等,就可以大致准确的演算出结
6、果,然后再与绩效工资/奖金等挂钩进行,就可以算出方案/方法等的合理性。多算几次,多算几个人,自然就容易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再完善相应的方面,不说特别合乎实际,但不能与实际情况相差太远,起到激励被考核者的作用。5,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也是一项普通的企业管理办法,虽然拿了以前的事实/数据来演算,但也不能保证方案/方法就能与现实或明天的情况相符,或者就能起到激励员工和奖勤罚懒的作用,毕竟工作嵌境/人员等都在不停的变化,实际情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面对新问题,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回避,不武断,多方倾听意见,总能找到合理合适的处理办法,任何管理,都是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之中前进和丰富的,如果不自我完善,只能被现实情况所无情淘汰,即使强压或勉强实施,员工口服心不服的话,又有什么意思呢,最终也不能激励员工/不能提升公司整体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