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报道:越来越卷的考研背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商报报道:越来越卷的考研背后.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北京商报报道:录取率或低于两成越来越卷的考研背后北京商报记者金朝力张哈2023.4.34月3日,今年考研录取率或不到两成登上了微博热搜,据媒体报道,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人,录取率不超过20%,报考人数逐渐增加,录取率反而降低,考研白热化愈演愈烈。有关专家表示,考研的白热化本质还是优质社会资源的稀缺、高校培育人才的数量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并不匹配等综合原因导致。未来需要推动产业升级、扩大资源总量,年轻人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要盲目追求学历。报考人数再创新高随着国家线的公布和各个高校复试安排通知的发布,今年的“考研大战”即将走到最后一关。和往年一样,报名人数、报录比、调剂名额等信息依然
2、是考生关注的焦点。据研招网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全国报考人数为474万人,历史创新高。然而录取人数的数量并未跟上报考人数的增加,能够“上岸”的终究是少数,虽然官方数据还并未揭晓,但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考研的录取率可能会低于两成。回溯过往的五年,虽然报考人数不断增长,但录取率却均高于今年预计的20%o在2017年,录取率达到了35.9%,随后的两年有所降低。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录取率重新回弹至32.7%,但并未维持很久,2023年和2023年录取率依旧持续降低。“相较于以往,今年考生的成绩有所降低,而国家线是基于历史标准进行划定的,这就导致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数量减少,因而录取率
3、会降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绩的降低和去年的疫情有一定的关系,一些考生的复习节奏可能受到了影响,或者在考试阶段身心状态欠佳。”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产业经济中心主任宋向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高等教育结构分析,20%左右的录取率是合理的。20%左右的毕业生继续深造,可以兼顾社会就业岗位的补足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今年的录取率依旧处于合理区间。还有一组数据也值得关注,虽然今年的报考人数很高,但增长率却是近年来最低的,仅为3.72%。对此,张成刚认为,474万的报考人数实际上已经达到上限,因为已经接近应
4、届本科生毕业的规模,再持续上涨的空间基本不大了。就业季变身“赶考季”“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个跳板,可以重新选择专业进行学习,这是我考研的动力。”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大四的学生冷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次她选报的专业是小学教育。和冷琳不同的是,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郭童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奋战考研,对于医学生来说,要想以后有个好工作,考研是必经之路。出发点或许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考研大军中的一份子,都过着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为了争取到“上岸”资格,他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不知道从何时起,就业季成摇身一变成为了“赶考季”,不考研的群体似乎成为了“另类”。张志刚表示,高质量就业岗
5、位减少是导致考研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中,岗位的增长速度和人才的增长速度并不匹配,因而会导致竞争的加剧。此外,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受限,也是导致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岗位减少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杭州余杭教育科学院研究所陶华坤看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考承担的社会筛查职能逐渐转移到了考研上,为了获得更加优质的社会资源,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加入其中,增加竞争的筹码。“部分单位招工唯学历论,提拔、涨薪都和学历挂钩,因此引发社会广泛的学历崇拜也是导致考研白热化的原因之一。”宋向清坦言。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考研的“卷”不仅仅体现在逐年上涨的考研人数上,也体现
6、在调剂名额的竞争上。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有不少本科“211”“985”毕业的学生为了拿到研究生文凭,会在第一志愿落榜的情况下选择调剂到一些不如其本科的院校,山东科技大学的王敬便是其中之一。她坦言,现在找工作还不如本科时好找。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张成刚表示,大部分毕业生做决策是为了自己将来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但也有人会把学历和收益这两件事相混淆,误以为仅仅一个研究生学历就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如学校的因素和专业的因素,因而导致了决策的盲目性。“对于一些研究生院校不如本科院校的这部分学生来说,企业方会对应聘者进行一定的考量,在本科学校不错的情况下为何读研的时候没有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去,是考试没发挥好还是其他原因,就可能会向劳动力市场传递错误的信号。”张成刚进一步分析称。宋向清指出,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知识不等于能力,研究生毕业只是知识多了,但能力并没有得到社会化历练,由于学校和社会是两个不同的系统,研究生毕业也需要一个社会适应期的问题,需要将知识和实践结合,不断历练。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自己的就业观?张成刚认为,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职业规划进行判断,对于一些比较看重实践类的学科而言,可以优先选择就业,积累经验,对于一些医学和理工科需要更系统的知识学习的专业来说,考研还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