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宪章.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18647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宪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宪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宪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宪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宪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宪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宪章.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北京宪章(吴良镭)在世纪交会,千年转折之际,我们来自世界IOO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师,聚首在东方的古都北京,举行国际建协成立半个世纪以来的第20次会。未来由现在开始缔造,现在从历史中走来,我们总结昨天的经验与教训,剖析今天的问题与机遇,以期21世纪里能够更为自觉地把我们的星球一一人类的家园营建得更加美好、宜人。与会者认为,新世纪的特点和我们的行动纲领是:变化的时代,纷繁的世界,共同的议题,协调的行动。一.认识时代1、20世纪:“大发展”和“大破坏”20世纪既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伟大而进步的时代,又是史无前例的患难与迷惘的时代。20世纪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建筑史:大规模的技术和艺术革新造就了丰富的

2、建筑设计作品,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医治战争创伤及重建中,建筑师的卓越作用意义深远。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许多建筑环境难尽人意;人类对自然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其自身的生存;始料未及的“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许多明天的城市正由今天的贫民所建造J100年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建筑学和建筑职业仍在发展的十字路口。2、21世纪:“大转折”时光轮转,众说纷纭,但认为我们处在永恒的变化中则是共识。令人瞩目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和技术发展、思想文化活跃等,都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在下一个世纪里,变化的进程将会更快,更加难以捉摸。在新的世纪里,全球化和多样化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并

3、且更加尖锐。如今,一方面,生产、金融、技术等方面的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全球意识成为发展中的一个共同取向;另一方面,地域差异客观存在,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大,地区冲突和全球经济动荡如阴云笼罩。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不看到,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致使多样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综合乃至整合作为新世纪的主题正在悄然兴起。对立通常引起人们的觉醒,作为建筑师,我们无法承担那些明显处于我们职业以外的任务,但是不能置奔腾汹涌的社会、文化变化的潮流于不顾。“每一代人都必须从当代角度重新阐述旧的观念”。我们需要激情、力量和勇气,直面现实,自觉思考21世纪建筑学的角色。二.面临挑战1、繁杂的问题 环

4、境祸患工业革命后,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今,生命支持资源一一空气、水和土地一一日益退化,环境祸患正在威胁人类,而我们的所作所为仍然与基本的共识相悖,人类正走在与自然相抵触的道路上。人类尚未揭开地球生态系统的谜底,生态危机却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暂为保管罢了。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和乡村交给下一代?在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过程中,人居环境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建筑师又如何作出自身贡献? 混乱的城市化人类为了生存得更加美好,聚居于城市,集中并弘扬了科学文化、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在20世纪

5、,大都市的光彩璀璨夺目;在未来的世纪里,城市居民的数量将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农村居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时代”,城市化是我们共同的趋向。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难题和困扰。在20世纪中叶,人口爆炸、农用土地被吞噬和退化、贫穷、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开始恶化。半个世纪过去了,问题却更为严峻。现行的城市化道路是否可行?“我们的城市能否存在?”城镇是由我们所构建的建筑物组成的,然而当我们试图对它们作些改变时,为何又如此无能为力?在城市住区影响我们的同时,我们又怎样应对城市住区问题?传统的建筑观念能否适应城市趋势? 技术“双刃剑”技术是一种解放的力量。人类经数千年的积累,终于使科技在近百年来释放了空前的能量

6、。科技发展、新材料、新结构和新设备的应用,创造了20世纪特有的建筑形式。如今,我们仍然还在利用技术的力量和潜能的进程中。技术的建设力量和破坏力量在同时增加。技术发展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进而向固有的价值观念挑战。如今技术已经把人类带到一个新的分叉点。人类如何才能安渡这个分叉点又怎样对待和利用技术? 建筑魂的失落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品化致使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

7、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由于建筑形式的精神意义植根于文化传统,建筑师如何因应这些存在于全球和地方各层次的变化?建筑创作受地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多大?如今,建筑学正面临众多纷繁复杂的问题,它们都相互关联、互为影响、难解难分,以上仅举其要,但也不难看出,建筑学需要再思考。2、共同的选择我们所面临的多方面的挑战,实际上,是社会、政治、经济过程在地区和全球层次上交织的反映。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辩证的考察。面对上述种种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1989年5月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今这一思想正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含义广泛,涉及到政

8、治、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美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建筑学的发展是综合利用多种要素以满足人类住区需要的完整现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以新的观念对待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这将带来又一个新的建筑运动,包括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艺术的创造等。为此,有必要对未来建筑学的体系加以系统的思考。三、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建筑师已经聚首讨论了许多话题,集中我们在20世纪里对建筑学的各种理解,可以发现,对建筑学有一个广义的、整合的定义是新世纪建筑学发展的关键。1、三个前提历史上,建筑学所包括的内容、建筑业的任务以及建筑师的职责总是随时代而拓展,不断变化。传统的建筑学已不足以解决当前的矛盾,2

9、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不能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强调综合,并在综合的前提下予以新的创造,是建筑学的核心观念。然而,20世纪建筑学技术、知识日益专业化,其将我们“共同的问题”分裂成个别单独论题的做法,使得建筑学的前景趋向狭窄和破碎。新世纪的建筑学的发展,除了继续深入各专业的分析研究外,有必要重新认识综合的价值,将各方面的碎片整合起来,从局部走向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目前,一方面人们提出了“人居环境”的概念,综合考虑建设问题;另一方面建筑师在建设中的作用却在不断被削弱。要保持建筑学在人居环境建设中主导专业的作用,就必须面向时代和社会,加以展扩,而不能抱残守缺,株守固有专业技能。这是建筑学的时代

10、任务,是维系自身生存的基础。2、基本理论的建构中国先哲云“一法得道,变法万千”,这说明设计的基本哲理(“道”)是共通的,形式的变化(“法”)是无穷的。近百年来,建筑学术上,特别是风格、流派纷呈,莫衷一是,可以说这是舍本逐末,为今之计,宜回归基本原理,作本质上的概括,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回归基本原理宜从关系建筑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不同侧面,例如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业务、教育、方法论行,分别探讨;以此为出发点,着眼于汇“时间一一空间一一人间”为一体,有意识地探索建筑若干方面的科学时空观:一一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建筑的人文时空观)一一“建筑

11、是地区的建筑”(建筑的地理时空观)“提高系统生产力,发挥建筑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建筑的技术经济时空观)“发扬文化自尊,重视文化建设”(建筑的文化时空观)“创造美好宜人的生活环境”(建筑的艺术时空观)广义建筑学学术建构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需要全球建筑师的共同努力,共同谱写时代的新篇章。3、三位一体:走向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的融合建筑学与更广阔的世界的辩证关系最终集中在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形式的创造上。“建筑学的任务就是综合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因素,为人的发展创造三维形式和合适的空间J广义建筑学,就其学科内涵来说,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的要点整合

12、为一。在现代发展中,规模和视野日益加大,建设周期一般缩短,这为建筑师视建筑、地景和城市规划为一体提出了更加切实的要求,也带来更大的机遇。这种三位一体使设计者有可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求问题的答案。4、循环体系:着眼于人居环境建造的建筑学新陈代谢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筑学着眼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就理所当然地把建设的物质对象看作是一个循环的体系,将生命周期作为设计要素之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不仅结合建筑的生产与使用阶段,还要基于:最小的耗材、少量的“灰色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最大限度的循环使用和随时对环境加以运营、整治。对城镇住区来说,宜将规划建设、新建筑的设计、历史环境的保护、一般建筑的维修与改建、

13、古旧建筑合理地重新使用、城市和地区的。整治、更新与重建以及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地下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等,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中。这是一个在时空因素作用下,建立对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建设体系,也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与城市建设中的体现。5、多层次的技术建构以及技术与人文相结合充分发挥技术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应有的促进作用,这将成为我们在新世纪的重要使命。第一,由于不同地区的客观建设条件千差万别,技术发展并不平衡,技术的文化背景不尽一致,21世纪将是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从理论上讲,重视高新技术的开拓在建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积极而有选择地把国际先进技术与国家或地区的实际相结合,推动此时此地技术

14、的进步,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建筑师能认识到人类面临的生态挑战,创造性地运用先进的技术,满足了建筑经济、实用和美观的要求,那么,这样的建筑物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从技术的复杂性来看,低技术、轻型技术、高技术各不相同,并且差别很大,因此每一个设计项目都必须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寻求具体的整合的途径,亦即要根据各地自身的建设条件,对多种技术加以综合利用、继承、改进和创新。在技术应用上,结合人文的、生态的、经济的、地区的观点等,进行不同程度的革新,推动新的建筑艺术的创造。目前不少理论与实践的创举已见端倪,可以预期,21世纪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第二,当今的文化包括了科学与技术,技术的发展必须考虑人的因素,正如阿

15、尔瓦?阿尔托所说:“只有把技术功能主义的内涵加以扩展,使其甚至覆盖心理领域,它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这是实现建筑人性化的唯一途径J6、文化多元:建立“全球一一地区建筑学”全球化和多元化是一体之两面,随着全球各文化一一包括物质的层面与精神的层面一一之间同质性的增加,对差异的坚持可能也会相对增加,建筑学问题和发展植根于本国、本区域的土壤,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为基础,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加以整合,最终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建筑学是地区的产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区建筑学只是地区历史的产物。恰恰相反

16、,地区建筑学更与地区的未来相连。我们职业的深远意义就在于运用专业知识,以创造性的设计联系历史和将来,使多种取向中并未成型的选择更接近地方社会。“不同国度和地区之间的经验交流,不应简单地认为是一种预备的解决方法的转让,而是激发地方想象力的一种手段J“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推动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J7、整体的环境艺术工业革命后,由于作为建设基础的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的结构与建筑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物质环境俨然从秩序走向混沌。我们应当乱中求序,从混沌中追求相对的整体的协调美和“秩序的真谛”。用传统的建筑概念或设计方式来考虑建筑群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已经不尽适合时宜。我们要用群体的观念、城市的观念看建筑:从单个建筑到建筑群的规划建设,到城市与乡村规划的结合、融合,以至区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