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经典的现代价值.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192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经典的现代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唐诗经典的现代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唐诗经典的现代价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诗经典的现代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经典的现代价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唐诗经典的现代价值演讲人:魏景波 演讲地点:陕西师范大学卓越讲坛 演讲时间:2021年6月河南巩义的杜甫故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魏景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兼任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陕西师范大学基地专家,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编教材四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若干。唐诗何以成为经典今天讲座的框架,首先是从唐诗何以成为经典开始。从数量上来看,有唐一代诗歌的汇编要从清代所编的全唐诗谈起,号称“御制”的清编全唐诗是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

2、6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诏在扬州设立全唐诗局,拣选了当时以彭定求为首的10位在籍翰林编选而成的。他们编修这部书非常仓促,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修成了,总共得诗48900余首,涉及2200多人。当然这个数字可能不是特别准确,日本学者平冈武夫重新进行统计,为49403首又1555句,作者2576人(不包括神仙鬼怪类)。自全唐诗诞生以来,随着地下文物的考古发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很多流传在海外的域外汉籍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在这些文物和这些流传的古籍里,学者们又发现了很多全唐诗未收录的唐诗,据陈尚君先生估计,唐诗(包含五代)存世数量约53000首,作者约3000人。这组数字,

3、远远地超过了从诗经以来到隋朝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全部诗歌的总和:唐以前的诗我们统称为先唐诗,存诗总量还不到10000首,涉及作者1000余人。我们所说的唐诗一般是指唐五代诗,一般把五代作为唐代的一个延续,也就是说唐诗的规模是唐前诗歌的5倍,唐代诗人的规模也是唐前诗人数量的3倍。在作者方面,上至帝王将相,下到三教九流,很多人都有诗作传世。唐代二十位帝王中有十五位的诗作传世,从政治上来讲最有名的就是唐太宗和唐玄宗,他们两位的诗也都写得非常好,玄宗有一首诗还入选了唐诗三百首,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写过帝京篇,描写大唐首都长安的巍峨气象。其余的中宗、宣宗、昭宗诗作也都还不错。其实,写诗几乎成为当时唐朝全民性的文

4、艺活动,各行各业都有诗作传世,甚至不乏无名氏的精彩诗作留了下来。1980年代在湖南长沙望城地区铜官窑古镇发掘出土的大唐元和年间瓷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首诗虽作者已不可考,但是如今流传仍旧很广。这首诗其实源自佛教的一首偈语:“身生智未生,智生身已老。身恨智生迟,智恨身生早。”它本是一首哲理诗,而唐朝底层民众把它改编成了一首爱情诗,并在唐代流传。再比如张说、张九龄等人,既是一代名相,也是文坛的领袖、著名诗人。因此,从作者的身份、诗作的数量和诗人的数量上来看,唐代诗歌都达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程度,堪称中国历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当然,数量仅仅是一个侧

5、面。全宋诗收录诗歌二十多万首,是全唐诗的四至五倍。清代诗歌就更多了,乾隆皇帝一人就写了四万多首诗。唐诗之所以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主要是因为它的艺术造诣登峰造极。那个伟大的时代不仅诞生了李、杜这样的享有世界声誉的诗人,而且还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名家,比如初唐四杰、王孟、高岑、晚唐的小李杜等。不仅如此,唐诗的风格也是非常多样的,既有像杜甫这样描写现实的伟大诗人,也有李白这样风格比较浪漫的诗人,同时还有一些深受禅宗思想濡染的诗人。而且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的发展,在唐代都达到一个全盛时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好诗,到唐代已经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的齐天太圣,大可不必动手。”我揣摩鲁迅先生

6、此话之意,大约是如今的我们如果想写诗抒发胸中之意的时候,不妨直接引用一首唐朝诗人的诗即可,不必亲自操刀了。我们说唐诗之所以经典,除了它本身成就辉煌、内涵丰富、体裁多样、内容完备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经典是要经过长时间检验的,而唐诗具有强大的时间穿透性。盘点古今中外文学史,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作家作品在其当时名气很大,但是随着岁月变迁,逐渐光华不再甚至湮没不闻;而另外一些经典作家作品,虽然可能在其时代难觅知音,却可以随着历史的发展,获得再度的阐释,最终赢得“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地位。北宋文学家苏轼曾有一篇书子美屏迹诗,他把杜甫的屏迹诗二首抄了一遍,然后自称:“此东坡居士之诗也。”有人问他:“此杜

7、子美屏迹诗也,居土安得窃之? ”苏轼回应说,诗虽然是杜甫写的,但是他看此诗“字字皆居土实录,是则居土诗也”,也就是说杜甫诗的每一个字都写到他心头了。所以苏轼说,此诗是杜甫诗,也是他苏轼的诗。“子美安得禁吾有哉? ”苏轼和杜甫这两位文坛巨匠,虽然相距300多年,但是他们能够通过诗歌这个媒介,进行“云端的对话”。从后世角度来看,似乎苏轼当年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匮乏,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经典诗歌在流传过程之中,能够让很多读者与作者进行隔空对话,发生心灵共鸣。经典在流传过程之中,会得到不断的阐释和接受,会融入很多时代因素,成为作者和读者的一个公共空间,作者在写的时候就会留下空白,等着读者去填充。读

8、者在读一首诗的时候,在某一个时间的节点,忽然之间豁然开朗,领悟到诗歌的真谛,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和作者发生了共鸣,这就是接受文学传播过程之中的时间穿越性。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片段,黛玉给香菱推荐“诗歌教科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也就是先把王维的诗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因为杜甫的七言律诗在盛唐以后是出类拔萃的,“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李白的七绝是黛玉给香菱指定的第三本教科书。黛玉认为,有了这三本“教科书”垫底,再往上追溯读陶渊明的诗,读庾信、鲍照的诗,就有基础了,再过一段时间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香菱就可以成为诗翁了

9、。这一段观点,不仅是曹雪芹的观点,也是清代的很多作家、学者共同的观点。所以宋元明清以来,无数的诗歌读者,包括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他们在进行评论的时候以唐诗为主要的评论对象。而他们在学习诗歌,就像书法临摹一样在临帖的时候,也是以唐诗为榜样。所以唐诗一千多年来,从唐代传到今天,是一代一代的读者不断努力,不断经典化的过程。唐诗在经典化的过程之中,不仅有时间的穿越性,而且有空间的跨越性,成为全人类、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很多外国读者接触过唐诗。唐代有众多来自域外的遣唐使来华学习,他们不仅学了唐朝的文化、法律,也带走了唐朝的诗歌。到了今天,欧美仍有很多汉学家研究唐诗、学习唐诗。下面我们来看唐诗的价值。首先

10、是唐诗的认识价值,我们读唐诗的时候,可以体会到唐代时代精神的再现。杜甫当年在西南漂泊的时候,写过一首追忆性的诗忆昔,杜甫是长在“开元世”的一个作家,他深情地回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盛唐不仅在经济上达到了繁荣昌盛,在政治、文化、军事、交通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盛世之光,所以我们通过唐诗可以回望唐朝。盛唐时期诗歌评论家殷瑶留下了一本诗歌选集一一河岳英灵集。河岳英灵集里面抄录了王湾的一首诗,原题是江南意,后来题目改成了次北固山下。中间有两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我认为,这两句诗特别能够概括盛唐的时代精神,诗人把旭日残夜、早春旧年、新旧事物交替,新事物欣欣向荣的气象,通过诗意的笔墨惟

11、妙惟肖地传达出来。当时的宰相张燕公张说就把这首诗题写在政事堂,也就是宰相的办公机关,他跟同僚属下说,这样的诗才是好诗,“每示能文,令为楷式”。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王湾对时代精神的描绘,其实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群体认同。明朝胡应麟的诗薮中评价时代精神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用了一个很有名的论断,他说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三句诗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紧接着话锋一转,”而盛、中、晚界限斩然”,虽然三首都是好诗,但是它们蕴含的时代精神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就总结说:“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这里的“文章”是指广义的文学作品,

12、它不是仅靠作家自身的能力就能左右的,它必然会打上时代烙印。所以我们读唐诗的时候,其实不仅是读单个作家的作品,也是在读一个时代的精神折射。唐代正处于古代中华文化的上升期,它的可塑性、包容性都在这个时期的诗歌中有所体现。其次,我们还可通过唐诗了解那些性格丰富多彩的唐代士人形象。比如说盛唐的三大诗人李白、王维与杜甫,李白和杜甫有过密切的交往,杜甫和王维也有密切的交往。李白号称“诗仙”,他受道家及道教思想影响较大,其诗歌里充满了虚构。杜甫号称“诗圣”,他的夫子自道是“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杜甫十三世祖杜预注释过左传,是晋朝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是杜甫心中的偶像,也是杜甫思想的源泉。而王维,名维字摩诘,

13、他的名和字连起来的“维摩诘”,是佛教中一位著名居士的名字。王维的诗歌充满了禅意,人称“诗佛”。唐代不同的作家,不同的诗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来选取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思想倾向,所以我们可以从唐诗中了解盛唐时代乃至整个唐朝三千多位诗人丰富具体、个性鲜明的形象。再次,我们还要谈一谈唐诗对长安的写照。我们陕西师范大学地处古都长安,长安是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最壮丽的都城,人口有一百万之多,是当时国际化的大都市。唐诗里有很多关于长安的诗篇。唐朝大多数诗人都来过长安。或是漫游或是进京赶考,他们千里迢迢来到长安,这里不仅是诗歌的创作中心,也是诗歌的传播中心,当时的文人之间进行

14、一些活动,比如诗歌传唱、诗歌沙龙、赛诗等活动。唐代诗人通常有读书、漫游、科举“人生三部曲”:早年苦读圣贤之书,弱冠之后漫游天下,结交天下豪杰;既有理论的积累也有社会的历练之后,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进入仕途。而这三部曲中的漫游和科举,都是以长安为中心的,所以“名动京师”是当时众多唐代诗人的奋斗目标,很多诗人都到过长安,并留下了描绘壮丽京城风光的著名诗篇。在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的春天,几位著名诗人王维、杜甫、岑参和贾至在大明宫上朝。贾至当时官拜中书舍人,是这四人里官阶最高的,所以他先写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其他三位同僚写有和作。这几首作品中,公认写得最好的是王维和岑参的。其中王维这首

15、诗的气势非常开阔,尤其是颔联部分,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唐军刚收复长安不久,大唐盛世的气魄还残留在高大巍峨的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旅”,大明宫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就通过王维的诗篇充分反映出来。再比如写长安大街景象的韩愈,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风格清新。还有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等,这些都是写长安的名篇。唐诗的情感价值诗歌本身是情感的结晶。唐诗里面蕴含丰富的情感价值,我们大体上总结了一下,其中有乡情、有亲情、有友情也有爱情,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情感。首先,我们从唐诗里面的亲情和乡情开始谈起。李白的名篇静夜思,大家都非常熟悉,我要讲的是李白静夜思的版本问题。李白诗集的最早宋刻本,静夜思是这样写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考察几个宋代的版本,此诗都写作“看月光”和“望山月”,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