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四川省广安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广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等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主要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两大类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第一章形势
2、分析第一节取得的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部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十三五”应急管理领域相关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改革重塑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相关部门和综合协调机构职能职责,市、县两级分别组建了应急管理部门。调整完善了广安市应急委员会、广安市减灾委员会,设立了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等专项指挥部,做到了分类处置。强化了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
3、初步形成了防抗救职责明确、紧密衔接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制定印发了广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推动建立了防范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会商研判、协同防控、救援处置等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了事前预警准备、事发监测监控、事中处置救援、事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管理。在已有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还没有理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充分实现各类应急管理机构之间、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的融合与有效联动。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增强。稳妥有力做好消防救援队伍新旧体制衔接并向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综合救援队伍转型,整合组建各类应
4、急救援队伍137支、5177人,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武警、民兵为突击力量,以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矿山救护、水上搜救、交通通信、医疗卫生、动物疫情等队伍为专业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制定实施了广安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3年),加强了救援基地建设和队伍装备配备,应急队伍遂行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能力明显提升。安全生产基础持续稳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建立。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达到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逐步建立。以危险化学品、
5、煤矿、非煤矿山、消防、建筑施工、道路运输等行业领域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煤炭去产能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不断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按照“对标上级不遗漏,专项整治全覆盖”的要求,完成排查隐患14431条,整改率99.94%。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检查1088户次。截至2023年底,全市连续15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按可比口径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期间全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66.7%、1%、77%,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地震、地质、水文、林业、气象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得到加强,建成预警信息转发平台6个,地震监
6、测台站2个,地质灾害监测仪267台,水文监测站个,林火视频监控系统1套,气象观测点8个。风险监测站网进一步完善,灾害早期识别、立体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明显提高。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抓总,多部门参与会商研判、联防联控、协同应对的灾害防范处置机制逐步建立。启动开展了广安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动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山洪灾害防治、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等一批重点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明显提高。建设市、县、乡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基本形成了“市、县、乡”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建成市级应急避难场所15处,县级避难场所42处,乡镇避难场所106处,学校应急避难场所720余处。
7、全市共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社区等32个,有效提升社区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开设防灾与应急电视节目和广安应急专栏,在全市中小学举办防震减灾知识大赛,广泛宣传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知识。每年定期举办应急管理培训班,开展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等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培训人数达4000人次。第二节面临的挑战广安市是全省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市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安全风险隐患较为突出,道路交通、建
8、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易发多发。安全基础仍较薄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够精准、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城镇群加快发展,不断增加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和高层建筑火灾防控难度大,居民住宅、公共服务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等安全风险急剧增大;产业园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安全管理亟待加强,城市火灾、燃气泄漏等时有发生,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17户,各类在用气瓶38万余只,易发生危化品泄漏、爆炸、污染。不断涌现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前沿新材料制造、生产资料共享等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风险与传统行业领域
9、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监管职责不够明确,安全风险隐患隐蔽性、突发性、耦合性更加突出。防灾减灾任务依然艰巨。我市地处川东北,市内地貌呈东高西低,华釜山以东属川东平行褶皱岭谷区,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江河数量多、流域范围广,大部分地区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部分地区为森林中火险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防御工程基础薄弱,风险监测防控能力亟需提升。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导致洪涝、高温干旱、地质灾害、低温雨雪冰冻、森林火灾等灾害的发生几率增大,更具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风险相互交织,其连锁效应、非线性叠加效应、放大效应进一步凸显,防范应对面临新的挑战。能力短板弱项较为明显。应急
10、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防抗救的职责边界尚需进一步厘清,多部门协同、多方面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县级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数量不足且专业人才比例较低,乡镇(街道)应急力量不足,基层基础仍较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信息化建设滞后,风险隐患监测预警的科技信息化水平不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覆盖面需进一步提升。全灾种、大应急格局未形成,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不够完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装备、基地不足,专业处置水平较低。应急装备和救灾物资储备的数量和种类有待增加,应急物资、通信、运输等保障不够有力,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应急准备与有效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的需要有较大差距。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
11、识还不够强,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依然较弱。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应急管理及灾害事故防范的社会关注度、参与度不高。第三节发展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阶段,是广安市坚定实施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的重要阶段,也是机构改革之后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应急管理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发展理念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到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赋予应急管理重要职责使命,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化应急
12、管理领域改革,开辟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新路径,开启了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新时代,开创了应急管理事业的新未来,应急管理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打牢坚实基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社会民生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增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推动了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将大幅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从“川东一隅”变成“川渝焦点”,为广安创造了重大机遇,将推动广安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加强风险
13、源头预防管控、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增强灾害事故抵御韧性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坚实基础。新发展战略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业态大量涌现并投入使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5G等高科技手段深度集成应用,促使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加快淘汰,将大幅提升风险管控、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和社会动员能力,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也将为提高重大灾害事故预测预警和防范处置能力发挥重要关键作用。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
14、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市委六届历次全会工作要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题,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着力夯基础、建机制、提能力、强治理,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二节基本原则党的领导,社会共治。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证。强化社会参与,群防群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建设高质量平安广安的合力
15、,推进城市运行安全综合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坚持“平安广安、和谐广安”的宗旨,突出广安特色,坚持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广安发展稳定大局,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广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聚焦核心体系、核心能力、核心流程,提出一批具有广安标志性的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实施富有前瞻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强化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防灾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统一;牢固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坚持源头防范、系统治理,加强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与
16、监测预警,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和消除隐患;推动全生命周期应急管理,做到防灾、减灾、救灾相统一,灾前、灾中、灾后相统筹。第三节主要目标到2025年,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全面加强。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维护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能力、灾后恢复重建能力明显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全面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到2035年,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全面加强,社会协同新格局全面形成,生命安全保护能力再上新台阶,形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安全生产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市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更加坚实,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