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旦角表演艺术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剧旦角表演艺术探讨.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川剧旦角表演艺术探讨【摘要】提起中国戏剧文化,川剧定然在其中享有一席之地。而川剧中的旦角更因其独特的程式表演特色、生动的艺术观赏价值而深入人心。本文主要探讨川剧中旦角的行当特色及表演风格,并从服化妆造、唱腔演绎、身姿韵味、情境表演四大方面来分析旦角的表演艺术。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川剧爱好者更好地认识和发掘川剧旦角表演艺术的魅力,也希望能够为川剧旦角表演艺术的发展略献薄力。【关键词】川剧;旦角;表演艺术;认识分析从历史脉络来看,川剧起于唐宋,成于明清,兴于民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中国古老又独特的一种艺术形态;从艺术风格来看,川剧表演恰当地结合了舞蹈、口技等艺术元素,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
2、性和内涵,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极好的视觉体验,而且还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价值角度来看,川剧表演传承了中国的核心文化价值,宣扬正向的价值观,进而引导观众的行为,是戏曲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传递文化价值的强有力手段。其中,旦角是川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当。因此,对川剧旦角表演艺术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相关研究,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川剧旦角表演艺术并更好地传承。一、川剧旦角的行当特色与表演风格在戏剧文化中,生角和旦角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俗语有云:“无旦不成班。”其中的“旦”就是戏剧中的旦角,也就是剧中的女性人物。根据所扮演女性的年龄、性格特征以及阶级身份的不同,川剧中的旦角可
3、以被分为十一大类:闺门旦、武旦、花旦、泼辣旦、鬼狐旦、水墨旦、青衣旦、摇旦、老旦、奴旦、正旦。囿于文本限制,本文不能一一展开,仅选择几个典型来分析其行当特色,并论述其表演艺术风格。(-)仙狐旦仙狐旦是川剧较为独特的旦行类别,专门用来演仙或者鬼神化身的人物。在表演风格上,仙狐旦既有花旦妩媚清丽的外表,又有武旦身形矫健的打功,有时也会有青衣旦的贞洁刚烈、温柔多情。在演绎的时候要抓住“媚(妩媚)”“飘(飘逸)”“轻(轻盈)”这几个核心特点。情探中的焦桂英就属于典型的鬼狐旦角色。焦桂英容貌清秀、性情温柔,于王魁落难之时施以援手,但反遭抛弃,于是愤而自我了结,最终魂魄化为厉鬼。成鬼之后,走姿轻盈飘渺、变
4、幻多端,每每出场都给观者以惊悚之感,但同时武功高强,决意反抗报复负心的王魁。除此之外,槐荫记中的七仙女以及煮海记中的三公主也都属于此类角色。(二)闺门旦闺门旦是待字闺中的妙龄女子,正值豆蔻年华,感情丰沛,心思细腻,青春貌美。因阶级地位、生活环境以及文化教养的不同,闺门旦既可以是官宦出身的大家闺秀,捆大头,画大妆,雍容华贵,比如柳荫记中的祝英台;也可以是普通百姓出身的小家碧玉,穿彩裤,执手巾,步伐轻快,如送京娘中的赵京娘。在川剧表演中,为了凸显闺门旦秀外慧中的性格特点,表演者出场常常是笑不露齿、行不动裙;双手贴腰、多姿轻盈;身段优美、幽娴贞静。而诸此种种要求演员下脚稳实、腰腹有劲,这离不开长年累
5、月的练习。(三)泼辣旦泼辣旦,角色性格正如其名,性情泼辣、言语犀利,一般为中年女性,也正因如此还有“泼妇”或“河东狮”的别称。正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帝王珠中的杜后、别宫出征中的都氏以及永巷宫中的吕后,她们精明能干,同时工于心计,凶狠蛮横,为人阴狠毒辣,往往使人敬而远之,在观众中并不讨喜。(四)青衣旦这一旦角行当在家庭环境方面多表现为出身贫寒,久处逆境,甚至饥寒交迫,饱受生活折磨,一般为青中年妇女,在装扮上多着青色(黑色)褶子衣,因而得名青衣旦。在川剧舞台表演中,青衣旦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大多都是贤妻良母的类型,吃苦耐劳、严肃正派;品德高尚、任劳任怨;淳朴善良、老成凝重。琵琶记中的赵五娘、锄美案
6、中的秦香莲以及白兔记中的李三娘都是典型的青衣旦角色,她们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往往辛劳奔波、一生受累。(五)摇旦在川剧表演中,摇旦这一角色最大的特点就是搞笑逗乐,主要以贵妇、媒婆等形象出现。她们出场时往往腰脚灵活、大摇大摆,或者双手上下晃动,左右旋转,整体表演比较夸张,十分顺应“摇”这一特点,而且她们往往语言诙谐幽默、风趣辛辣,给观者以轻快明朗的感觉,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拾玉镯中的刘媒婆这一角色就属于摇旦。在川剧人物形象中,摇旦这一角色很受观众所喜爱,她们能够使整个故事变得更加丰富。(六)花旦在川剧舞台上,花旦一般是性格比较明快活泼而且勇敢热情的年轻妇女或姑娘。不同于青衣旦的严肃凝重,花旦热情活泼
7、、聪明伶俐,同时还兼具骄人的美貌。也正因此。花旦在演出中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类角色。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红娘就是典型的花旦。虽然在故事刚开始的时候,红娘是以婢女的身份出现的,但并不妨碍她在整体故事情节中的分量,她不畏世俗眼光,勇敢地为主人公“牵线搭桥”,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很讨观众喜爱。(七)武旦武旦在川剧舞台上属于战场上善于行兵布阵、精通耍枪弄棒的英勇女性人物。她们是巾帼英雄,具有侠义心肠和豪迈气魄,但又不全脱女儿特征,武中带文、劲中带媚、刚柔相济。战洪州中的穆桂英便属于此类角色。武旦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非常重视武打的运用,表演动作要轻巧灵活,腿脚矫健,疾走如风,但由于表演难度较大,往往需要表演者经
8、过长时间的持续练习,非常考验表演者的专业功底。二、川剧旦角的妆造风采与艺术韵味(一)川剧旦角的造型演绎艺术川剧旦角的服化妆造是川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采韵味丰富了川剧的艺术表现力。旦角的造型演绎涵盖广泛,包括头饰妆容、衣着装扮等,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川剧角色的人物身份以及性格特征。相较于川剧中的其他角色,旦角的头饰和妆容最具细节。旦角的梳妆需要“吊眉”“包头”“贴片”,接着“带丝辫”“扎网巾”“系簪子”“戴发髻”“佩头面”1。其中,旦角的发髻、头面既是写意造型,又有现实主义的内核:侍女Y鬟多为偏髻,“抓髻”用于闺阁少女,“大头”用于已婚妇人;“钿翠”用于高贵妇人,“银泡”用于贫家妇女
9、2。旦角涂脂描眉,画眼勾脸,百变多姿,让观众眼花缭乱,极大增强了观赏效果。同时,多变的脸谱色彩、图案、花样都与角色的身份息息相关。例如,闺门旦正处妙龄,稍施粉黛、淡妆相宜;仙狐旦妩媚漂亮,浓墨重彩、更显姿色。服饰也是川剧表演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演员们在演出时身着绚丽多彩的服装,可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绪,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表演内容。特别是旦角水袖飘舞、变幻莫测,一静一动都流露着戏中人物的情绪:喜时挽花舞袖,乐时跳跃抛袖,哀时抽泣垂袖,怒时耸肩抓袖。(-)川剧旦角的唱腔表演艺术唱腔是川剧表演中必备的一种基本功法,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融合了昆腔、高腔、皮黄、梆子、灯调五大腔调3。这种唱
10、功的表现需要演员将剧本中的台词以抒情的方式演唱出来,要求表演者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并勤加练习和钻研,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川剧旦角的五大唱腔风格迥异。昆腔多由文人雅士作词,用词遣句典雅,有时会脱离底层生活,而且节奏缓慢,过于强调字正腔圆,如今已悄悄淡出了旦角表演;高腔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乐器伴奏,需要旦角凭借自己的声音进行发挥,曲调或高亢激越,或婉转抒情,有时还需要其他角色帮腔附和,也就是常言的“一唱众和”;皮黄是西皮、二黄这两类声腔的合称,西皮腔调明朗潇洒、激越简练、乐调流畅,可谓自成一体,再辅以二黄声腔,或深沉严肃,或委婉轻快,增强了旦角的舞台表现力,能够更好地表达旦角人物形象的内涵;梆子源自陕西
11、的秦腔,也叫弹戏,包括情绪完全不同的两类曲调4:一类唱腔活泼,伴奏活跃,旋律起伏大,富有表现力,常常用于表现欣喜之情;一类以贯穿的颤音为主,音调圆润深沉,常用于表现悲伤的情感;灯调在旦角表演中颇有特色,多为民歌小调、村坊小曲,乐曲短小、节奏鲜明,用于刻画人物心情,以乐抒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三)川剧旦角的身韵表演艺术川剧旦角表演的身韵之美体现在身姿、神态、动作、表情等方面。身韵之美的关键在于对角色身体姿势的把握,这就需要表演者熟练掌握角色的每一个肢体动作,这些动作需要经过精细训练才可以表现出怨恨、悲哀、恐惧、惊慌、憎恨等多种情感。以金山寺中白蛇的身体表演动作为例,蛇身来回摆动、曲折转弯、灵
12、动变化,这需要表演者有效运用肢体和面部表情,让观众感受到角色情绪的变化,增强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联系。此外,表演者还需要注意蛇身的抬高、放低、摆动、拉伸等,这些肢体动作的配合有助于加快剧情的节奏,增强视觉冲击力,将情绪氛围充分表现出来,让观众跟随角色的脚步更加深刻地理解剧情内容,从而完美地展示身韵之美。(四)川剧旦角的情境表演艺术川剧旦角的情境表演离不开舞台道具的加持,更离不开戏剧故事背后文化底蕴的润色。川剧旦角在演出时需要使用大量的道具。从技术上讲,道具是表演艺术的核心要素之一,不仅能够增强人物形象的灵活性,而且还能使川剧旦角的表演更加生动鲜明。首先,道具可以是特殊的饰品,比如袍子、钗子、腰带、
13、宝剑等,也可以是一些场景装饰品,比如廊架以及特殊物件,如宝珠箱等,还可以是富有戏剧色彩的小玩意,比如形色各异的扇子。这些丰富多彩的道具能够成为川剧旦角表演艺术的亮丽装饰。另外,灯光也是营造表演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演出的情节和场景上能够充分展现角色的特点,而且还可以提升演出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沉浸其中并拥有更好的观赏体验。川剧旦角情境表演之所以动人,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中凝聚了浓郁的历史精华,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凝练的台词、抒情的歌谣以及令人难忘的曲调,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5。以牡丹亭为例,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由谢景岩和赵芳一男一女共同演唱,谢景
14、岩以一种沉着、抒情、婉转的口吻,赵芳则充满了振奋、豪迈、激昂的情绪,共同凝练出一段美妙的双簧,既有细腻、悠扬的叙事,又有热情、激昂的抒情,令人赏心悦目。而在表演中,旦角的动作也很重要,旦角必须根据脚本的情节变化,运用面部表情、手势、步法、着装等来表现角色的特点,更要把话语中的思想、感情传递给观众。川剧旦角表演的动人之美正是由此而来,将语言、表情、动作等融会贯通,展现出一种统一的美感,令人赞叹不已。三、结语:川剧旦角表演艺术薪火传承综上所述,川剧旦角行当类别丰富多样、人物性格特色鲜明、服化造型别出心裁、身形唱腔别有韵味、情境塑造淋漓尽致,整体表演绘声绘色,无不彰显着川剧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川剧
15、旦角表演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瑰宝,在当代文化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川剧旦角表演艺术要想持续传承发展下去,需要更多的戏曲人才来争做接班人,还需要大众的殷切关注给予其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如此,川剧旦角表演艺术乃至川剧艺术才能蓬勃发展下去。参考文献:孟光.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课中川剧元素的融合探究D.四川音乐学院,2023.2曾宇.浅析川剧旦角的表演艺术J.戏剧之家,2023,(17):24-25.温珂.川剧旦角头饰造型技艺心得J.四川戏剧,2018,(07):86-88.刘文丽.试谈川剧旦角类别定义的掌握和认识J.四川戏剧,2017,(06):67-68+73.张媛媛.川剧中旦角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