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c证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c证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姓名:XXX单位:XXX学院邮政骗码:524000【摘要】我们都知道,在以往的教育中,学校、家长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高低、品德优劣,却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很少注意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慢慢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深入开展,探讨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怎样的有效的措施是教育者履行其职责,让中小学生健康地成长。【关键词】心理教育;意义;心理问题;对策家长望子成龙,这是人之常情。学校相互攀比优秀指标人数,给班级和教师下达优秀指标人数,为完成指标任务,导致教师加重学
2、生的学习负担,却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如今,人们深深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校对心理健康的呼声是非常高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被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深入开展。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良现象,必须寻求有效对策予以根本解决,才能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绩效。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 1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表现。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家和教育
3、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相当-部分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紧张,学习所造成的压力和“自我”方面造成的困难,这三方面联系在起造成许多并发症。如任性孤僻、焦虑、神经衰弱、学习不良、厌学、逃学、违纪等层出不穷,甚至青少年犯罪、自杀等恶性事件。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太弱是问题的个重要方面。对此,如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后果会不堪设想。要预防、减少和解决初中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 2对学生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1.2.1心理健康
4、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使个性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没有健康的心理,特别是在性格方面存在缺陷的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习不良的学生在病态人格、攻击性、撒谎、冲动性等测验中,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对智力发展和学习来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意志薄弱、厌学、自卑、粗心、神经衰弱等心理行为问题,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存在着交互作用,如果个人长期处于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焦虑、抑郁、恐惧等,往往会使人
5、产生各种身体疾病,如“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心理健康是学生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对他们来说,心理健康本身就是一种美,没有健康的心理,也谈不上外在美和内在美。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的培养,而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会在劳动中采取逃避的态度。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为其日后有效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一项基础工作。1. 2.2心理健康教育对发挥学生创造挖掘潜能具有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人才将是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相结合的人才,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学校家长必须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因为心理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具有基础与核心的作用
6、,是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唯一基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在学习、劳动中就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挖掘自身的巨大潜能,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水平,这对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今一些深入人心的教育口号,如开发智力、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塑造完美人格等都是对某些重要心理素质的概括。1.3对社会的重要。从社会的角度看,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检出率不仅很高,而且还在逐年增高。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大都是独生子女,竞争的日益加强,加上独生子女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容易使其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1994年我国学者黎修礼写
7、的篇文章精神病是21世纪之患中提到,1980年一1984年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对我国的几个地区抽样调查,发现15岁以上人口各类中度、重度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为12.96%,以此推算全国共有各类精神病人1395万。在这种情形下,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2. 1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缺乏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形成心理问题成因的正确认识。在当前,虽然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了认识,但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形成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调查研究
8、不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只流于形式,事实上,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成因是多方面的。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然而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心理状况造成的成因分析不透彻,调查不深入,导致心理教育取不到良好的教育。2. 2误用滥用心理测验,致使过分夸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身心发展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极易形成不健康的心态,这是个由少年期向青年初期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危险期。伴随其身心的快速发展,思维方式的变化、社会经验的丰富和升学竞
9、争压力的增大,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滋生各种心理问题,萌发心理疾患,这是客观存在的。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恰当运用心理测验是必要的,但有些学校却违反心理测验的准则。事实上,任何心理健康的检测有其局限性,加上中小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还处于不稳定变化之中,如果只用次测验就给学生定论,是极端错误的。鉴于上述原因而导致了过分夸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由于人们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有异,使用的检测工具不一,加之统计取样不当。评判者的主观随意性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得出了许多相互矛盾的统计结果,这不利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甚至形成消极影响,误导人们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评价。2. 3心理健康教育
10、从教人员选择的随意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教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理论素质和较出色的人际交往策略。从总体来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上是非专业人员兼任,学校对满足开课的需要,在选择从教人员时,随意性强,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随意安排几个,这些从教人员既不知晓知识,也不懂心理辅导策略与技巧。虽然有些学校开设心理课程教育,但是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视其为可有可无的事情。为了应付检查和学校形象,随意安排了不能上英语课的老师,机构的设置、组织规划、实施途径未做规范要求,如同虚设。2. 4不能正确处理学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
11、教育认识不足,定位不当,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去开展什么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正确区分学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界限。在具体的操作中,简单地以德育教师或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替代心理健康从教人员,把心理健康教育划归在德育管理机构,并在开展中套用德育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机械呆板,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而实质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人生观问题,其目标在于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行,在操作上强调道德灌输、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和品德评价等方法的运用。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其目标在于增强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2、,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在操作上避免简单机械灌输和理论教化,强调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法的运用。所以,学校应当正确处理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既不能用道德教育取代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而忽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2. 5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和知识化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社会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以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实施
13、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就心理辅导而言,有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和心理测量等。但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有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片面追求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向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名词、定义、概念,要求学生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这种用学科知识来操作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它不利于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反而加大学习负担,增加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问题具有偶发性、隐蔽性和缓显性等特点,不是靠知识的灌输、原理的阐释就能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是靠某门课程的开设可简单
14、达成,要靠课程教学、学科渗透和课外教育有机结合,靠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来形成合力,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的参与,才能真正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否则,强调学科化、知识化,只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空乏无力。3.对中小学生心理实施健康教育的对策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良倾向,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维护初中学生的健康心理,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3. 1真正落实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辅导系统,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学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还要一-落实课程的成效。除此之外,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系统,包括组织机构,从教人员的配备,实施的手
15、段和方法等,当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不至于产生苦闷和压抑的不良后果,而形成心理障碍。由于当代初中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缺少儿童伙伴,在家庭中又处于特殊的地位,家长为了孩子,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却忽视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产生了教育孩子的心理偏差,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这样,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就尤为重要和迫切了。它不但能使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得到愉快和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开展心理教育课程。3. 2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16、。在进行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培养和强化学生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认清常见的心理障碍种类和形式,如自卑、好高、逆反、封闭、虚荣、妒忌、冷漠、厌学、趋向、求刺激、性差异、早恋等心理,以便对症下药,及时疏导,其次寻求心理障碍防治的措施与途径,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3. 3.1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要条件。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根本的。家长不但要生活中关心爱护孩子,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家长要做不溺爱和娇宠孩子,而应尊重和理解孩子,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的孩子,有时还可以创设条件,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有着健康的心理。3. 3.2正确的学校教育是重要因素。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学生知识的掌握,健康心理的形成,绝大多数是在这时得到完成的。因此学校不能划分班级等差,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提倡疏导,忌用堵塞,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同时.,要把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